初探VR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2017-08-23 18:32赵嘉凌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纸质虚拟现实数字化

赵嘉凌

关键词:3D建模;真实感;可视化操作

摘要:文章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角度阐述了VR图书馆的概念,论述了VR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纸质图书馆及虚拟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并列举了VR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领域的几大重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7-0115-03

1VR图书馆的定义

VR图书馆即虚拟现实图书馆,图书馆界专家对其的界定包含三层含义:一是VR图书馆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集成了多学科的技术与研究成果;二是VR图书馆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平台展开工作的技术;三是VR图书馆是具有多维度空间、全方位感知特点的计算机操作性技术应用的一个方向[1]。

VR图书馆集成了多学科的技术与研究成果,读者或访问者作为主体可通过计算机VR技术对图书馆进行访问、浏览、漫游、检索、典藏、发布等活动,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技术对超时空模拟场景实施控制。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看,VR图书馆是高级感知传感信息方式,相对于以数字化信息为传播机制的数字化图书馆,VR图书馆是其衍生物。

2VR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纸质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2.1VR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

VR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两个字本身的含义是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但后缀加上“化”字以后便延伸出很多词汇,含义也会变。后缀加名词或形容词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数字化通信、数字化电视、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库、数字化平台等。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化”概念都包含计算机技术介入,用计算机处理、转变、转换的动词含义。为了满足输入计算机信号和网络传输的条件,开发了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计算机语言,即数字化语言,也就是“数字化”的内涵。

“数字化图书馆”,即数字化图书馆不仅仅是数字馆藏管理工具的集合,而应包括信息、数据及在整个创建、发布、利用、存储等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活动。吴慰慈、董焱等将“数字化图书馆”综合概括定义为: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实体性或虚拟性的信息机构或信息机构群。

数字化图书馆的本质特点是以电子文档形式为主体构成的可在网络等虚拟环境下运行的馆藏信息资源,海量的电子文档是数字化的物质基础。从物理学角度看,所谓数字化就是把信息用电磁介质按二进制编码的方法进行储存和处理,把纸质印刷载体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储存和识别处理的信息,即用“0”和“1”两个数字取代传统信息的原本物理形态(主要指纸质印刷品),用计算机把各种不同载体的信息预以集成或创建,并逐一录入保存,主要应用的技术有高分辨率数字扫描和色彩矫正、光学字符识别、信息压缩、信息转化等。换言之,数字化图书馆解决的是纸质信息向电子信息的转化问题以及典藏问题[2]。而VR图书馆主要解决的是浏览、检索过程中的三维可视化、智能化操作载体问题。在图书馆的采访、分类、编目、典藏、流通等基本工作流程环节中,VR图书馆起的是提取信息资源技术的作用,是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可视化人机互动的,并能够实时控制的导航性工具。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创建了信息的资源内涵,VR图书馆虚拟创建了信息资源的外延。数字化图书馆和VR图书馆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即图书馆存在的形态与图書馆存在的内容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具有独立属性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

2.2VR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

VR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1992年,美国人Gapen D.Kaye将虚拟图书馆定义为“是利用电子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虚拟图书馆的概念是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范围不局限于本馆物理实体内的馆藏信息资源,而是可以通过远程网络通信网链接跨地区、跨国度的全球信息资源体系,是网络信息体系构成的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虚拟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的不同之处在于,虚拟图书馆是依托网络信息资源的图书馆,没有图书馆建筑物理实体的质量和体量概念,没有传统的纸质馆藏。所谓虚拟空间指的是网络环境,虚拟图书馆没有纸质文献资料馆藏,不以实体图书馆舍为服务平台,不以纸质印刷品为载体,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主要依赖网络信息及远程通信技术来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是利用互联网创建的一个虚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库。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无墙图书馆”。

VR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是获取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的方法,虚拟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是更大范围的远程网络信息资源相互贯通的路径,即通过互联网连接、沟通、架构的分布式数字信息资源库。VR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都是帮助读者解决怎样获取信息资源途径的:VR图书馆提供的是以虚拟仿真智能化、可视化、实时交互技术为本质特征的信息资源提取平台;虚拟图书馆提供的是以分布式网络环境为本质特征的信息资源载体。二者是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VR图书馆的关系如图1所示。

2.3VR图书馆与纸质图书馆

纸质图书馆的原始形态是古代的藏书楼。传统的信息载体除纸质书籍、期刊外,还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古籍、字画、X光片等。藏书楼仅仅是建筑学概念上的馆舍,功能主要是遮风避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强调的是典藏与“记忆”功能。现代图书馆的馆舍功能从储藏、流通到发布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信息的传播功能得到重大提升,公众阅读与获取的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值。而VR图书馆技术形态的出现更强调图书馆资源被读者有效利用,它充分调动了人机互动、可视化操作中人的主宰作用和兴趣,发掘了人主动思维的潜能,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VR图书馆、纸质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图2显示,读者可从A、B、C三个方面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虚拟图书馆和VR图书馆的出现扩大了图书馆资源的受众面。

3VR图书馆的特征

VR图书馆的特征就是桌面型虚拟现实系统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VR图书馆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场景对象的窗口,参与者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场景的交互,满足自身需求。常见的桌面型虚拟现实有基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虚拟现实、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QuickTime VR、桌面三维虚拟现实、VRP、MUD等[3]。虚拟仿真软件可以实时提供多感官的交互体验,包括视、听、触感等,通过建立图书馆建筑模型数据库,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直观与便捷的操作方法。

3.1多重感官的感应

VR技术的多重感官感应指除视觉感应外,还包括触感、听感、力度感知、运动感知,甚至未来可能实现味觉和嗅觉的感知等各种交互感应。理论上,完整的VR技术应该具备人所具有的全部感知功能,但图书馆的功能需求主要集中在视觉和听觉感知方面。如:图书馆场馆的漫游设计能设计出用可视化的视觉检索提取信息资源的功能。从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角度看,VR图书馆在传递文献信息、馆藏信息、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主动传递与被动传递结合的突出特征,使阅读、浏览智能化[4]。

3.2临场感

临场感是用户身处模拟环境感受到现实的真实程度。理想状态的虚拟环境应使用户在计算机构建的3D空间如同身处现实世界,难辨真假,虚拟环境与现实相近度为90%以上。对图书馆建筑进行3D建模,利用VR技术逼真的场景模型构造能力,让读者在虚拟的图书馆里产生逼真的临场仿真效果,对于3D建模软件而言,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一个全新尝试。

3.3想象性

想象性是一種超越人类已有认知范畴,属于思想层面的设计,这也是VR技术最吸引人的地方。设计者不仅可以通过3D建模软件重现真实的世界,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夸大的形式,以拓宽用户的知识面和想象力为目的,构建一个真实世界不存在的或者无法在真实世界实现的虚拟的物体。

3.4交互性

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中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VR图书馆的交互性功能除了表现在读者阅览器的手势感应上,还表现在虚拟现实实时控制的场景漫游功能上。如:用户可以用手直接在阅览屏幕上方挥动进行翻页阅读,还可以利用鼠标上、下、左、右移动,实现在场景中的漫游行走,到达场景中的任意一个空间。

3.5层次性

VR图书馆在二次文献信息检索方面的开发潜力巨大。如:从图书馆场景环境到图书馆导航信息阅读系统,从信息阅读区域到具体的书库、书架甚至是书籍、期刊的内容。在虚拟现实的其他领域,深层次虚拟现实功能已经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而在VR图书馆领域,这一功能尚未开发,但只要图书馆在发展中有需求,其必定会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

3.6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指用户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将指令通过无线电波、计算机网络等传输媒介传送出去,享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数字图书馆的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的漫步、选书及阅读的每一次动作,都会产生一个直接的身体感知反应,漫游的方向、目标都是大脑直接反应的结果。漫游过程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要达到与用户真实的借阅感受完全一致的效果。

4结语

我国图书馆界普遍认为,未来图书馆的形态既不是传统纸质图书馆的“一家独大”,也不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后来居上”,而是纸质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VR图书馆的“联合体”[5]。而VR技术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未来复合型现代化图书馆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杏园,钱桦.虚拟现实及其演变发展[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6(2):14-17.

[2]阮海红.试论新闻视频数字图书馆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08(3):53-56.

[3]张占龙,罗辞,何为.虚拟现实技术概述[J].计算机仿真,2005(3):1-3.

[4]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1-64.

[5]苏建明,张续红,胡庆夕.展望虚拟现实技术[J].计算机仿真,2004(1):18-21.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纸质虚拟现实数字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