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要:幽默在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动有趣的幽默话语不仅能缓解交流气氛,而且能使交流变得更加顺畅。本文从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以《围城》及其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把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将对翻译学科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并帮助英语学习者灵活翻译英语幽默话语,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英语幽默话语;关联理论;语境效果;处理能力
一、引言
本文運用关联理论分析幽默产生的机制及其翻译。根据格莱斯关于交际的对话原则,幽默是交际双方在表层的语义特征上违反了相关原则而造成的不协调和突兀感而产生,因此幽默的欣赏需要付出更多的推导努力。
二、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认知自然语言的一种理论。关联理论的形成建立于会话含义与语境关系的基础上,在语用学上将会话含义与语境关系称之为 “关联”。Sperber 和 Wilson 将关联定义为 “当 且仅当,一种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种语境效果时,这种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语境效果对于确定关联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并非唯一确定因素。
三、关联理论分析《围城》中幽默话语翻译
在Sperber和Wilson(1986/1995:29)看来,交际过程就是说话人通过某种刺激告知听话人某些信息,即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听话人则会通过推理努力获得意向。用关联理论的话来说,就是交际者会认为这个刺激对听话人是有关联的,而听话人也会认为这个刺激对自己有关联。即在同等情况下,处理一个设想正面语境效果越大,处理努力越小,明示刺激的关联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因此本文意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两个方面分析《围城》中幽默话语的翻译。
(一)语境效果
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第一轮的交际过程中,当译者试图理解原作者的意图,上下文可能帮助译者领会原文作者的大概意图,但译者必须理解上下文意。在第二轮的翻译过程中,当译者试图将自己的理解翻译成目的语时,还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语境。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在语言、文化、物理环境,甚至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对同一主题认知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在幽默翻译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语境。
例如:鸿渐道:“因为我不能干, 所以娶你这一位贤内助呀!”柔嘉眼瞟他道:“内助没有朋友好。” 鸿渐道:“啊哟,你又来了!朋友只好绝交。你既然不肯结婚,连内助也没有,真是‘赔了夫人又折朋。”(钱钟书,2004: 439)
“Since Im so incompetent, Im marrying a worthy wife like you!” She shot him a glance andsaid,“A wifes not as good as a friend.”“Ai yo! There you again. I might as well cut off my friends. Since you refuse to get married, I dont even have a wife. Its a true case of ‘Losing a wife, and having ones friendship destroyed”(Kelly and K.Mao,2003:289).
Annotation: Losing at both ends, from a story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Kelly and K.Mao,2003:372).
“赔了夫人又折兵”原是出自于《三国演义》,用来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然而此处钱钟书先生将“兵”换成了“朋”,既恰到好处地形容了方鸿渐此时的处境,又让人忍俊不禁。为了忠实原文,译者选择了将“赔了夫人又折朋”直译,此时译文读者虽能明了文意,却没有达到幽默效果,此时在处理努力为定值时,译者应增加语境效果,以达到最佳关联。由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中缺乏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认知,故译者选择了添加注释的方法,一方面使译文读者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使译文读者明白作者的意图,领会作者的幽默,以达到最佳关联。
(二)处理努力
最佳关联的本质是为了成功的沟通。它要求译者从原文中寻求最佳关联,并在翻译过程中保留。译者必须确保其译文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能使译文读者可以准确地领会到原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让译文读者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例如:他给高松年三百瓦脱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的太冒昧了。(钱钟书,2004 : 208Kao Sung-niens three-hundred-watt glare made Fang so uncomfortable that Fang began to feel as though not having received the letter was his own fault and that he had been too presumptuous in coming here (Kelly and K.Mao, 2003: 194).
“三百瓦脱”通常用来形容灯的炽热,这里钱钟书先生用“三百瓦脱”来形容高松年的眼光,不仅使读者明白方鸿渐被高松年的眼光看得不安,而且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也使人莞尔一笑。虽然“三百瓦脱的眼光”是用来形容目光犀利,但如若译者将其译为“sharp glare”,尽管译文读者也能通晓其意,但文章却全然失去了光彩。鉴于译文读者也能理解“三百瓦脱的眼光”的含义,因而此处语境效果一定。要达到最大关联,译者需使译文读者运用最小的处理努力就能理解原文的幽默效果,所以译者选择了将“三百瓦脱的眼光”直接译成“three-hundred-watt glare”,以达到最佳关联。
四、结语
关联理论作为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理解和传达意义的学问与翻译学研究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表达。只不过翻译学研究更注重书面语的表达和理解,而关联理论关心的是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因而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将对翻译学科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在幽默话语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译者,努力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全球文化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1986.
[2]Yus, F. Humor and the search for relevance [J]. Journal of Pramatics, 2003, (35):1295-1331.
[3]刘海林. 从顺应论看《围城》英译本的幽默翻译[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