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
一、象形字的“象意”之辨
汉字的构造主要以“象形”进行功能性表达。象形字偏重对具体物象的描摹,如“日”“月”;指事字是用抽象的符号表达语义,如“上”“下”;假借字是依声假托,本无其字,以别字代替,如“令”“长”;形声字则是将假借的字作为声旁,再加上象形的偏旁,如“伶”“帐”;转注字则是将相同的一类事物根据含义归于一个部首,如“考”“老”;会意字则是以象形字组合指示语言含义,如“武”“信”。稍加分析可知,象形以外的汉字类型都是以象形字为形旁、声旁、意旁加以组合,构造成字。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质。
汉字的象形是一种有限的象形,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化描摹,这样描绘出的具体形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留给观者许多想象和理解的空间。如同原始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种器物的装饰图案,无论是蛙纹、鱼纹、回纹、云纹,还是雷纹,都是对具体物象的有限描摹;又如《易经》中的64个卦象,在视觉上,是通过六个爻的组合对天地万事万物的高度归纳,从而留给人们广阔的阐释空间,这也是中国历代易学流行的原因之一。汉字、装饰图案、卦象等都是对天地宇宙万物的有限仿摹,它们以简化的形式追摹自然的“生命规律”,体悟“道”的本体,这种相似虽在形式(象)上有不同程度的抽象化,但在精神内涵(意)的层面力求与自然、宇宙保持高度的一致。所以,汉字的象形最终达到“表意”的目的,“象形”和“表意”作为汉字的两大特质,在使用时常常是二者合一的状态。在这里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将这两种特质归到一起,称之为汉字的“象形表意”特质。
道家认为,至高的“道”是运行不迨的,天地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这一思想在老子提出“道”的概念之前就已存在,“道”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始发点。汉字取象的方式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如“东”字,象形即是太阳从一颗树背后升起,“飙”字是三条狗一同奔跑,“乳”字是一个母亲在给怀里的孩子喂奶,“疾”字是一个人腋下(或者是肋部)射来一支箭,都体现了一个个动态的场景。汉字书写逐渐发展成为独特的书法艺术,其抽象性更加明显,然而仍然在重“意”的准则下构建自身的审美标准——重视对动态意象的描画。卫夫人(卫铄)的《笔阵图》和蔡邕的《书论》也是取天地间动态的象论汉字书写艺术的精神。《笔阵图》:“‘一如千里阵云,‘丶如高峰坠石,‘丿如陆断犀象……”《书论》:“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所以,汉字的“象”是一种动态的象,如被推崇至高的“龙”的形象,其出入无端、变化万象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號。《笔阵图》和《笔论》所表达的思想,蕴含了与谢赫“气韵生动”相类似的观念。
汉字的“象形表意”特质与书法以象写意的法则相通,这也是“书画同源”的思想得以确立的原因之一。黄公望作《富春山居图》,以随意勾写的数个“乙”字表现水中的鸭子,而不刻意描摹鸭的形象,却很好地表达了自己淡然的心境;范宽作画喜欢在树叶的缝隙处根据树叶的笔画特点暗藏自己的款识;八大山人将款识“八大山人”组合成似“哭”似“笑”的字形。这些都说明了汉字在表意达意上与绘画有相似相通之处。汉字本身是以象表意,这与传统绘画“得意忘象”的思想相通。
若从汉字“象形表意”的层面理解汉字与传统绘画之间的互通性,而非仅仅从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审美层面来理解二者的互通性,将更有益与人们理解“书画同源”的含义。至此,人们可以从对汉字的“象形表意”和绘画的“得意忘象”的理解,将这个概念改写为“字画同源”,汉字和传统绘画在最本质的以象写意层面也是互通的。
二、印刷字体的“象意”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都靠手抄。至隋唐时期,笔墨纸砚的制造技术已趋成熟,书写工具和材料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较之前代,知识得到极大普及。再者,碑刻拓印的技术发展成熟,东晋时已能在枣木上刻较小的文字。由于这一系列技术的发展,中国于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技术。
印刷术虽发明于唐代,但并未在唐代得到广泛运用,士夫阶层仍然流行抄书。宋代由于统治阶层重视文化教育,以文治国,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文化得到普及和进步,对知识的需求增加,出版业也随之得到极大发展,自然也导致了印刷技术的发展。加之书法发展至唐代,所谓“唐代尚法”,楷书得到了规范,汉字的结构基本定型。宋代在文化和科技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对汉字的形式作出了创新,那就是印刷字体的极大发展。
宋代印版的字体,首选颜、柳、欧等诸家手迹,褚体和瘦精体较少。宋代刻工技艺较高,且注重原迹的细节,力求传递出原来字迹的神韵。也就是说,在印刷术得到普及的宋代大部分时期,印刷字体实际就是书法的书体。由于雕印精细制作精良,宋版书籍被以后历代看作是精品。明代初期,“宋本”就是“善本”的代名词。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印刷字体就就受到书法的影响。唐宋时期刻工精摹名家笔迹,元代不仅临摹书家笔迹,书籍编著者自己写版的风气也十分盛行,如书法家周伯琦著《六书正讹》就是自己写版。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清。民国时期,蔡元培为书刊题写封面、鲁迅设计书籍封面及字体,亦可看作古代作者自己写版这一传统的余响。
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图书需求量加大,印刷品一旦达到了批量生产,就不可能像原来那样一笔一画地精心刻写,甚至可以说,若过于拘泥原版,文字就会显得十分呆板。而稍微单纯一些,并留下刀刻的痕迹,反而显得遒劲有力,也更美观。宋版书的印刷字体到后来渐渐呈现横细竖粗、撇捺点等笔画渐渐几何化的趋势,而直到明代中期才真正形成今天意义上的宋体——明体,也就是“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的形式。
宋体字的形成,意味着汉字发展出了一条不同于书法的道路,它不同于表现作者自我体悟的流动的、活泼的形式,而是更朝着更抽象化、几何化、规格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新的字体是蕴含了独特美学本体论意义和理学内涵的汉字形式。这一新的形式,溯其渊源,乃是以唐楷书法的精细描摹为起点,逐步演变而来。书法家陈振濂认为,唐楷的颜体是“后世印刷宋体的真正渊祖”,而唐楷是历代书法发展的结果。所以,宋体仍然保留了很大程度的书法美学因素,如基本的构字法、笔画的粗细概括、结构对比以及对书法线条美的继承,只不过这是经过几何化抽象化之后的线条。这说明汉字印刷字体与书法有着非常明显的传承关系。
汉字印刷字体字自诞生起是朝着规格化、抽象化的方向发展的,其目的在于功能性。这可以看作汉字从最初图绘象形的、与绘画弥合不分的状态到开始各自分道发展后的一次飞跃,自此汉字的符号化、规范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而离书法灵动活泼的、与绘画运笔更相近的形式愈加区分开来。汉字印刷字体发展至后来的宋元、明清时期清秀俊逸的宋体、楷体,以及受西方哥特字体(Gothic)和日本活字技术的影响、结合中国变化篆书为粗直笔画而创造的黑体,其功能性特征可谓达至最高,以后的宋、黑都是在此基础上结合阅读在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和审美趣味而做出变化。
三、民国美术字中的绘画因素
印刷字体脱离书法,朝着更理性实用的方向发展,可看作其艺术性因素在逐渐减少。而民国时期,西方的科技与文化传入,新的艺术、设计思想和形式产生影响,书籍和各类宣传品的字体形式得到更新和丰富(见图1)。这些丰富的字体形式参考了以前的印刷字体、民间美术字和古代书籍插图中的图文结合的形式,也有参照西方的广告牌、海报等的字体设计形式而创作的新形式的字体。这些字体注重形式与主题的内容及内涵的结合(见图2、图3)。其本身则是大胆改变字体结构,从改变笔画、空间布局、整体形状和图文结合方式入手创作的新形式。
这些字体在当时和后来被称作美术字,近来有设计师、字体研究者张弥迪将民国时期称为美术字时代。不论是从“美术字”的名称还是实际的形式上,人们都能看到这一时期的字体形式重视绘画的因素、重视表达对象的内容含义的特点。字体表达对象的内涵,如同书法表达书写者的感悟,只是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处于市场商业的环境,是帮助对象表达,属于服务意识,后者是怡情遣兴的情致,是为自己表达,属于自我意识。但二者同是用汉字表达内涵,换言之,都是以同一本质的“象”——汉字,表达各自的“意”。
四、结语
鲁迅曾说,汉字是“不象形的象形字”,以鲁迅渊博的学识,此说有一定的依据,在当时极有说服力。但是,鲁迅提出这个观点是因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五四时期以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作为先进的代表,将西方的文化作为普世标准,知识分子出于对民族的担忧,认为中国若要融入世界民族的行列,必须改革自身的文化。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为若要改革民族的文化,就应改革这个文化的载体——文字。而汉字的结构复杂、形声意一体的内在结构与西方的表音文字差别太大。汉字的形声意一体的内在结构导致其书写和识别难度加大、同音的字太多,也就出现了历来书面文字(文言文)和日常使用的语言(白话)分野的状态。这也被认为是知识得不到普及、民智得不到开启的最大原因,所以才有后来的“汉字拉丁化”运动。今天看来,五四时期的“汉字拉丁化”运动是一种文化上的激进行为,正如新中国成立后以政治强力推行的简化字推行方案,以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间改变了汉字几千年积淀形成的外在形式,导致对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持续至今。客观地说,“不象形的象形字”并不是说规格化后的汉字不具有象形特征,而是这种最初的象形特征在发展中逐渐减少和内收,同时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也随着历史发展而有其他方式的呈现,如猜字谜,“两条狗聊天”,谜底是“狱”字,这是汉字象形表意特征的新表现。其他如帝王通过设立年号和改元的方式祈求国运昌盛、宗教绘制的难以辨识的字符增加神秘性、测字算命根据拆分文字卜问吉凶、民间吉祥文字图形等,都是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民国美术字是汉字“象形表意”特征的新体现。这一时期的字体形式明显加入绘画的因素,更加注重表达对象的内容和内涵,加之西方艺术和设计思想的影响,使得字体对内涵的表达更具体、更准确。
(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