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琴
精神分析是由弗洛伊德创建、荣格等人发展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其理论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与欲望。本文以此方法为理论基点,来解读电影《杀生》中人物的欲望、人格和公共无意识等问题。
精神分析批评发展至今日趋完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也可以用其来解释,在弗洛伊德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不少文艺批评家用他的理论对电影作品进行解释、批评,形成了对精神分析美学的进一步探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包括四个基本原理:人格动力学理论、释梦理论、性本能理论以及无意识学说。本文以力比多、人格结构和公众场域无意识的植入为线索来解读《杀生》中的精神分析法。
一、力比多与寡妇
“力比多”是性本能和心理能量。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称为“力比多”,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上,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
在传统社会,女人大多被认为是一种附属品,“女人如衣服”,表明女性在当时的社会毫无地位。在封建社会,女人更是要遵守三从四德、伦理纲常,无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婚姻上都会遭受不平的待遇。余男饰演的哑女马寡妇因为所谓的不守妇道,被长寿村所有的妇女围攻。她的这个角色被设定成一个哑女,则隐喻出中国女性在传统社会根本无法正常表达欲望,本我被抑制。当然,马寡妇不会就这么认命,她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本性欲望的释放。弗洛伊德说:“生命的叫喊是从和爱欲的斗争中发出的,毋庸置疑,快乐原则在同力比多——即把这种障碍引入生命过程的一种力量——的斗争中是作为一种指南来为本我服务的。”也就是说,人本我中的潜意识的欲望是支配人的自我行动的动力源泉。马寡妇与牛结实结合之前充其量只把牛结实当作男性,只是性别上的不同而已,甚至还会像大众一样把他当作无赖、疯子。性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恐惧,尤其是与牛结实这样的人,更是不屑。但当她被牛结实强暴而初尝禁果时,她的本我欲望被唤醒,不再抗争和挣扎。相反,她很享受这种原始欲望带来的快感。此时欲望的快感占据了所有,道德标准、公众意识全抛在了脑后,从此她的力比多被唤醒。马寡妇得知村民和牛医生要将牛结实“永远消失”的时候,爱上了牛结实的她宁可牺牲自己和孩子也要保全牛结实的性命。最后,牛结实原始的本我——“父爱”被激发,在公众意识的影响下死去。
二、牛结实的人格结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根据人格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人格结构的基础,自我及超我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的。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电影中的主人公牛结实就是本我作用的典型人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偷邻居的东西、可以毫无顾忌地在水井里洗澡,甚至为了满足原始的性欲和马寡妇乱伦。这些都是他内心本我的真实写照,为了享受其中的快乐,他可以做到熟视无睹。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了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牛结实可以为所欲为,偷东西、搞破坏,但仅限于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当他知道自己有孩子时他非常高兴,而后当他得知村民们要杀他的孩子时,他开始慌了,以前专横跋扈的牛结实第一次感到害怕。虽然他想像以前一样为所欲为,但为了孩子他妥协了,他知道自己输了,为了孩子他只能这么做。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牛结实是长寿村的“混不吝”,他把给动物的催情粉投到河里,村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饮用了河水,最后大家都尽情地释放了自己。本能的欲望没能得到超我的抑制,才导致电影中那一幕的发生。
电影中,牛结实的人格结构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牛结实大部分处于自我、本我的矛盾中,这三大结构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他的人格分裂,这也是长寿村的大多数村民认为他是疯子的原因。牛结实本来生活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与寡妇乱伦、偷邻居的东西、把动物吃的催情粉给村民吃,他的种种做法都是他内心的本我,而这些恰恰都违背了道德准则。父爱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一种道德准则,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应得到父爱。在影片中,牛结实也是孩子的父亲,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他选择了尊重道德准则,最后在超我的监督下,克服了本我的欲望,为了孩子妥协。
三、公众场域无意识与舆论杀人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划分很清楚,但他把无意识局限在了个体无意识上,并且他的无意识都是非理性的,这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决裂。而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两个部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是个人经历的沉积,集体无意识是整个家族、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沉积。在心理中,意识只占很小一部分;在无意识中,个人无意识也只占很小一部分。无意识对意识有很大的影响,集体无意识对个人无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个人无意识由情结构成,集体无意识由原型构成。长寿村在封闭的地方,他们的文化、道德准则都是以传统为标准,他们的公共意识也是建立在传统标准之上。其实,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欲望,这是人性的基本面,也是本我的体现。长寿村的村民生活在公众意识的监督之下,抑制了自己的潜意识,体现了超我对自我的约束。牛结实是长寿村的独一无二,也是个体无意识的代表,他以个体的无意识去影响了集体的无意识,让村民的群体潜意识得到了释放。村民们都有性欲,只是碍于传统文化的束缚,才艰难地将其抑制在潜意识里,而牛结实只是稍微地破坏了这个公共意识,就让村民的群体潜意识在不经意间释放出来。
公众场域无意识的植入问题体现为村民用舆论杀死了牛结实。牛医生是公众场域的代表,他和村民一起设计了牛结实的死亡。牛医生让村民去对牛结实说:“你的脸色不好,是不是生病了。”每个人都这样去做,说的人多了,牛结实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生病了。这就是公众场域无意识的植入,让牛结实心生幻境,每天提心吊胆,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真的生病了。长此以往,他内心崩溃、抑郁成疾,最终走向了死亡。整部影片显现出一种诡异的色彩。人们常说“境由心生”,环境的好坏由心情决定,心情好环境就优美,心情不好环境就很糟糕。然而,影片中牛医生家中的匾额上却书写着“心由境生”四个字,寓意影片由此发展。村民集体创造一个牛结实生病的幻境,最后他精神崩溃,抑郁而终。从每个人的潜意识来说,都需要站队,都需要一定的圈子来获得一种自我认同和安全感。一旦个人被孤立于公众意识而独存,往往便造就哀莫大于心死的悲剧结局。由此,舆论的力量也直接左右了他的命运,公众的口水成为了“道德法律”,成为了宣判他死刑的催化剂。只有当这些生命逝去之后,或许才能有点滴的声音从舆论的夹缝里透露出来,谨慎地还原“恶魔”原初的人性面目。
总之,精神分析理论在电影《杀生》中的运用比较广泛,电影也因此有一种压抑而灰色的格调。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