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下)

2017-08-23 10:23
音乐爱好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提琴家唱片小提琴

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

1945- ,美国

历史上恐怕没有一个音乐家可以像伊扎克·帕尔曼那样使小提琴演奏看起来那么随心所欲。十三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帕尔曼在美国电视台埃德·沙利文(Ed Sullivan)的节目《明星大篷车》(Caravan of Stars)中初次登台,动人地演奏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他成熟期的演奏特质在那时已经初露端倪——自由的拉弓风格,十分大的左手无需换把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演奏,那极富感染力且华丽的音色和他欢快的台风传达给大家一种温暖和热情。

帕尔曼面对镜头时就像面对录音室的麦克风一样轻松自然。他在演奏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作品时表现出的才华横溢,从他对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和埃尔加作品的诠释中也可见一斑。帕尔曼最重要的天赋就是能够将被认定为第二流、第三流甚至是第四流的创作演奏成大师级的作品。帕尔曼的返场曲目和他演奏的哈恰图良、卡斯特诺沃-泰德斯科(Castelnuovo-Tedesco)、科恩戈尔德(Korngold)、维尼亚夫斯基、戈尔德马克(Goldmark)的协奏曲都极具个人风格,举世无双。

推荐唱片:

《小提琴返场曲》(Violin Encores),EMI 476 9572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

1920-2001,美国

作为二十世纪小提琴家的代表人物,艾萨克·斯特恩因他深邃的音乐见解和精湛的技巧受到尊重。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斯特恩在演奏中表现出的音乐张力更是独一无二的。从拉罗(Lalo)和西贝柳斯到布鲁赫和柴科夫斯基,尤其是在与尤金·奥曼迪(Eugene Ormandy)以及他具有辉煌成就的费城交响乐团合作时,斯特恩的音乐就变得鲜活起来,振奋人心。他每首乐曲的演奏都充满了叙事性,带着孩童般的敬畏和惊奇,娓娓道来。

斯特恩也是一位出色的室内乐演奏家,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他和雷纳·罗斯(Leonard Rose)、尤金·伊斯托明(Eugene Istomin)组成的传奇式的钢琴三重奏,以及晚年与杰米·拉雷多(Jaime Laredo)、马友友、艾克斯(Emmanuel Ax)组成的钢琴四重奏,那堪称史上最伟大的四重奏之一。最重要的是,斯特恩出生在波兰,年少时期雖移居美国,但没有放弃家乡的教育事业。“我有责任将我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教授给下一代,”他说,“它不仅让我感到年轻,也提醒着我来自哪里。”

推荐唱片:

《小提琴之魂》(The Soul of the Violin),Sony 88697 573872

吉内特·内芙(Ginette Neveu)

1919-1949,法国

内芙能够出色地将饱满的张力与精确的音准熔于一炉,她演奏的音色优美,极富感染力。她录制的肖松交响诗和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是她最优秀、最受推崇的作品。

内芙出生于巴黎,是风琴演奏家、作曲家夏尔-玛丽·维多尔(Charles-Marie Widor)的侄孙女,分别接受过乔治·埃内斯库、娜迪亚·布朗热和卡尔·弗莱什的指导。内芙年仅七岁时就首次登台演出,十五岁时获得了维尼亚夫斯基音乐大赛的冠军,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却屈居第二。从那以后,内芙四处巡演,虽然她的音乐事业因“二战”的爆发而暂时中断,但紧接着她身为钢琴家的哥哥经常为她伴奏。

内芙在年仅三十岁时不幸被一场空难夺去了生命,世界乐坛从此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据说当她的遗体被找到时,她还紧紧地将她的小提琴抱在怀里。

推荐唱片:

《录音室作品全集》(The Complete Studio Recordings),Documents 600057

约瑟夫·西盖蒂(Joseph Szigeti)

1892-1973,匈牙利

天赋惊人的西盖蒂在布达佩斯接受了伟大的教育家尤金·胡拜(Jen? Hubay)的指导,成为一代伟大的匈牙利小提琴家。他的技巧娴熟,音乐造诣深厚,极具人格魅力,这些都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留了下来。1939年,他因为战争从欧洲逃亡去了美国,自1960年直至逝世,他都在瑞士从事音乐教育。

和作曲家费卢西奥·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一起的学习为他后来的演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和贝拉·巴托克的亲密友情在瑞士疗养院这个看似难以置信的地方开始了,当时西盖蒂因为肺结核的康复疗养入院,而巴托克是一位肺炎患者。他们俩录制了巴托克为小提琴和钢琴而写的作品。在漫长的音乐生涯中,西盖蒂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录音作品,同时他也广泛教学,在1969年出版了他极具影响力的论著《西盖蒂论小提琴)》(Szigeti on the Violin)。

西盖蒂被内森·米尔斯坦评价为“一位伟大且具有修养的音乐家”,耶胡迪·梅纽因认为,如果说埃内斯库是自然造物,那西盖蒂就是纤细小巧、敏感又精美流行的一件陶瓷。

推荐唱片:

巴托克《反差和狂想曲第一号》(Contrasts and Rhapsody No. 1),贝拉·巴托克演奏钢琴,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演奏单簧管,Naxos 8.111343

基东·克莱默(Gidon Kremer)

1947- ,德国

也许有人会说克莱默和苏联后来的许多小提琴家没什么不同。但是有几位小提琴家可以在演奏像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和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这样的曲目时,不仅表现得游刃有余,而且能够在力避虚饰的前提下赋予作品以新的活力?这得益于克莱默自身的努力和他的老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克莱默选择奥伊斯特拉赫是因为他觉得后者是一位有着完美技巧以及深厚音乐素养的小提琴家。他的老师拉出的音色,在克莱默的所有演奏中都留下了痕迹。1969年,克莱默赢得了帕格尼尼音乐大赛的冠军,紧接着1970年在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中夺冠。克莱默的才能和精湛技巧不容置疑,但是他并不受苏联当局的待见,因为他坚持演奏他喜欢的作品,包括政府禁止的施尼特凯的作品。虽然他苏联公民的身份得以保留,但苏联当局禁止了他的演出活动。于是克莱默实际上被放逐到了德国,成为具有一半拉脱维亚血统、一半德国犹太人血统的移民。后来,克莱默成立了波罗的海弦乐团(Kremerata Baltica),演出来自这片海域和苏联作曲家的作品。

推荐唱片:

西尔维斯特洛夫(Silvestrov)的《后记》(Post Scriptum)、《奉献》(Dedication),瓦迪姆·萨哈罗夫(Vadim Sakharov)演奏钢琴,罗曼·考夫曼(Roman Kofman)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Apex 2564 69896-3

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1903-1992,美国

米尔斯坦在名声和财富面前都不为所动。他的生活好像仅有小提琴足矣,小提琴是他的终身伴侣,也是他一生未停止过追求的挑战和技艺。如果他没有认识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话,他不会留在俄罗斯那么久。他曾幽默地说:“霍洛维茨请我去喝杯茶,我一待就是三年。”

在俄罗斯取得成功后,他和霍洛维茨便去了北美,后者那炫技的钢琴技巧像流星雨一样洒落进观众的心里,但米尔斯坦更多的是用他熟练的技巧,给观众带来一种精致文雅的感受和充满修养的情调。不久后,杰出的大提琴家格雷格·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和他们一起组成了名叫“百万美元”(Million-dollar)的钢琴三重奏,它甚至可以与海菲茨、鲁宾斯坦和费尔曼组成的三重奏比肩。“二战”之后,米尔斯坦在伦敦定居,继续他高水准的演奏事业,直到八十三岁病倒后才不得不退休。

米尔斯坦因他独一无二的音色而被称道,这都是取决于他接近完美的演奏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他通过运用长弓,施加较小的压力,来达到他想要的音色效果,再加上他左手温和的摁弦方式,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确而不是力度,这些都产生出了音准的严谨和音色的干净。

推荐唱片:

《米尔斯坦的最佳作品》(The Very Best of Milstein),EMI 094 7972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

1916-1999,美国

梅纽因出生在美国,他的家庭是来自白俄罗斯的犹太移民,小时候曾因在音乐上的天才表现而名噪一时。他是少数可以被认为是标杆性人物的小提琴家之一。

无论是1932年作曲家埃尔加本人亲自指挥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是与斯特凡·格拉佩里(Stéphane Grappelli)一起演奏的爵士樂,或者是与拉维·香卡的合作,梅纽因的演奏总是具有开创性。他参与了许多世界性首演,包括巴托克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沃尔顿的小提琴奏鸣曲等。1962年,他筹建了梅纽因音乐学校,旨在为年轻有才气的音乐家提供一流的教育。这个学校陆续培养了一些重要的弦乐演奏家和钢琴家,包括奈吉尔·肯尼迪、谭梅文(Melvyn Tan)、塔斯敏·利特尔(Tasmin Little)和阿丽娜·伊贝拉纪莫娃(Alina Ibragimova)。他还为年轻的小提琴家创办了梅纽因国际音乐大赛。在音乐事业的后期,他逐渐转向指挥,但是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认可。

梅纽因的老师包括了一些大师级人物,比如阿道夫·布希(Adolf Busch)和他仰慕的乔治·埃内斯库。梅纽因的演奏风格优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灵性,但许多听众认为他最好的录音作品是他年轻时候的唱片,因为听起来更加自然,没有很强的学究气。

推荐唱片:

《布鲁赫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华特·苏斯肯德(Walter Susskind)和埃弗列姆·库尔茨(Efrem Kurtz)指挥爱乐乐团,EMI 965 9262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1962,奥地利

1875年出生在维也纳的克莱斯勒与众不同。他的音色完美,代表了维也纳的浪漫主义风格。在维也纳和巴黎学习期间,德利布(Delibes)、布鲁克纳、东特(Dont)和马斯内都曾是他的老师。他在与尼基什(Nikisch)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后开始声名鹊起,二十世纪初在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巡演。“一战”时他参军并受了伤,1938年从维也纳逃往了巴黎,紧接着因为“二战”的爆发,他搬去了美国。后来他主要生活在纽约。

克莱斯勒的风格在他创作和演奏的小提琴和钢琴小品中有所体现,他经常将自己创作的作品称为“巴洛克作曲家创作”。《爱之忧伤》《爱之欢愉》和《美丽的罗斯玛琳》现在仍然是许多独奏家喜欢的返场曲目。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克莱斯勒主要是一个沙龙小提琴家的话,那多少是一个误解。他录制了一些大型奏鸣曲的珍贵唱片,而他的二重奏搭档钢琴家不是别人,正是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克莱斯勒就像一直处在黄金年龄的小提琴家一样,演奏很少有错误。他在颤音、滑音和韵律上都有非常强的表现力,辨识度很高,而且总能抓住音乐最内在的情感。他的琴音之甜美与动人心弦,至今无人能超越。

推荐唱片:

《克莱斯勒:原创作品与改编作品》(Kreisler: Original Compositions & Arrangements),EMI 476 8402

亚沙·海菲茨(Jascha Heifetz)

1901-1987,美国

海菲茨出生于俄罗斯,三岁开始学琴,七岁首次登上舞台,1917年在美国首次公演。这便是海菲茨看似平平无奇的星途,但冥冥中也决定了他将成为一名空前的音乐大师的命运。海菲茨与生俱来的音乐细胞让他觉得他的记忆里似乎没有不会弹琴的阶段,仿佛一生下就已经与小提琴联系在了一起。海菲茨师从传奇的教育家莱奥波德·奥尔(Leopold Auer),但与其说这是小提琴教学,不如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音乐灌输。其中的关键是海菲茨严格的练习日程,晚年时他说过:“如果我一天没练琴,自己能听出来;两天没练琴,评论家能听出来;三天没练琴,听众就能听出来!”

海菲茨美国的首次登台是在卡内基音乐厅,听众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不仅仅是因为海菲茨的演奏技巧独一无二,而且他让听众认识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演奏方式。当时的流行趋势是拉出一种具有深度和良好共鸣的圆润浑厚的音色,但是海菲茨精致的技巧专注于拉出一种透明清澈的音色。他运弓快速利落,没有多余的动作,左手精准地配合右手的运弓。他标志性的面无表情和高速的演奏,有时会让人陷入神志恍惚的状态。他曾说,音乐中不存在最高点,永远都有更高点等待攀登。

海菲茨十分推崇巴赫和贝多芬。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他认为那个时期的作品已经包含了所有的情感,你只需要演奏出每个音符,它就能够自我表达出来。海菲茨对当代作品表现出拒绝的态度,他曾半开玩笑地说道:“我会因为两个原因演奏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一方面是想鼓励他们多写曲子,另一方面是想让自己记住贝多芬是多么伟大。”尽管如此,海菲茨演出并录制的卡斯特诺沃-泰德斯科、沃尔顿、科恩戈尔德的小提琴协奏曲,也让海菲茨发挥出了他最高的水准。

推荐唱片:

沃尔顿、卡斯特诺沃-泰德斯科的小提琴协奏曲等,沃尔顿指挥爱乐乐团,Naxos 8.111367

大衛·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1908-1974,乌克兰

奥伊斯特拉赫第一次梦想成为小提琴家是在三岁半时收到了一个小提琴的玩具。他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热衷小提琴、业余时拉一拉的人,他引导奥伊斯特拉赫进入音乐的世界。奥伊斯特拉赫五岁起开始跟随他唯一正式的老师彼得·斯托里亚尔斯基(Pyotr Stolyarsky)学习小提琴。斯托里亚尔斯基虽然是一个平庸的演奏家,只能勉强演奏克鲁采(Kreutzer)和马扎斯(Mazas)简单的练习曲;但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教出了像内森·米尔斯坦和伊丽莎白·吉列尔斯(Elizaveta Gilels)那样杰出的小提琴家。斯托里亚尔斯基督促他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早餐前和睡前都练一会儿琴,这个习惯奥伊斯特拉赫终生都坚持了下来。

奥伊斯特拉赫在敖德萨音乐学院继续跟随斯托里亚尔斯基学习。随后,他被伟大的指挥家尼科莱·马尔科(Nikolai Malko)发现,后者邀请他前往列宁格勒与知名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不久后,奥伊斯特拉赫在莫斯科定居并结婚生子,他的儿子叫伊戈尔,后来与他一样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提琴家。

奥伊斯特拉赫谦逊易相处的性格和许多愤世嫉俗、焦躁刻薄的苏联音乐家不同。他在音乐界交友甚广,1934年他开始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结交了小提琴家艾布拉姆·杨波斯基(Abram Yampolsky)和列夫·塞特林(Lev Tseitlin),还有钢琴家海因里希·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和弗拉基米尔·索弗朗尼茨基(Vladimir Sofronitsky),他们都被奥伊斯特拉赫的音乐见解和才能深深打动。他在1935年波兰维尼亚夫斯基音乐大赛获得二等奖(那场比赛的冠军是内芙),接着1937年在伊萨伊音乐大赛中夺冠,这使他一跃成为了苏联顶尖的小提琴家。他与苏联一流的作曲家们合作,甚至参与并推动了一些伟大作品的诞生,比如肖斯塔科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和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奏鸣曲等。

奥伊斯特拉赫演奏的每个音清晰明确,处理得干净利落,在大作品中也表现得技艺非凡。他高超的运弓技巧能够拉出如歌般的连音,这使他的演奏流畅完整,近无瑕疵。奥伊斯特拉赫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他音乐的深刻,正如他在演奏巴托克《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或者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时的表现,他对声音的控制也有着非常出色的把握,总是能完美地表达出乐曲的意境。比如为了表现德彪西奏鸣曲中的那种朦胧感,他会非常轻柔缓慢地进入开篇,将弓靠近指板演奏,产生一种空灵又清晰的音色,然后慢慢情绪激昂,音色饱满地结束整部作品。他从来不放任他的舞台表现,对他钦慕不已的朋友耶胡迪·梅纽因说,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都考虑周详,他会精确到作品的每个音符和每段乐句。无论奥伊斯特拉赫演奏巴赫、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还是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他的诠释都极具特色,让听众完全沉浸于他的音乐世界中。

推荐唱片: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Op. 100),里赫特演奏钢琴,Orfeo C 489 981 B

猜你喜欢
小提琴家唱片小提琴
提琴被调包了
大自然的唱片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视角
坏唱片
生命的最强音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身随乐动 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