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萨克斯与巴赫

2017-08-23 04:54张侃胤
音乐爱好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萨克斯管舞曲演奏家

张侃胤

萨克斯管问世于十九世纪中期,比J.S.巴赫所在的年代晚了一个世纪,在时间上没有交集,所以巴赫并没有为萨克斯管创作过任何作品。但是巴赫的作品却对萨克斯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作品虽然为改编移植,但在古典萨克斯管演奏曲目中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至今日,巴赫的作品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伟大的萨克斯管演奏家都会演奏巴赫的作品,尤其是《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更是体现个人技术水平和音乐修养的试金石。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萨克斯管上的“演变”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创作于1717至1723年,是他在科腾时期创作的。这时的巴赫已经人到中年,在音乐创作中开始挣脱宗教音乐的束缚,更多地渗入了人的情感,更加深入地去描绘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这六首组曲使用了大量民间音乐的素材,世俗的意味浓厚,是一部表达内心思想的作品。不仅如此,巴赫还开创性地使用当时仅仅是低音伴奏的大提琴作为无伴奏的独奏乐器,将复调技术运用其中,极大地挖掘了大提琴的潜力,给予演奏者更广阔的表现自我的空间。

萨克斯管是一件发明很晚的乐器,早在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其诞生之初,还没有作曲家专门为萨克斯管创作作品。为了大力推广这件乐器,萨克斯管演奏家就开始大量采用改编作品。萨克斯管那无与伦比的音色立刻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一大批评论家、作曲家都给予了这件乐器极高的评价,它也因为其音色丰富的表现力和延展性,对移植作品的演释能力相当强。当时巴黎歌剧院的萨克斯管独奏家路易-阿道夫·马耶尔(Louis-Adolphe Mayeur,1837-1894)移植了一大批作品,其中有部分沿用至今。直到十九世纪后期,专门为萨克斯管创作的作品才开始大量涌现,但是移植改编的经典作品仍然层出不穷,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崔特·克纳斯顿将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完整地移植到了萨克斯管上,于1995年出版。

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原作基本以单音旋律为主,并且前五首的音域范围大多在两个半八度以内,因此特别适合改编成萨克斯管演奏。第六号组曲的音域较广,为三个半八度,因此会有超高音的出现,但是改编者做了适度的调整,使得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喜好有所选择。为了更好地适合萨克斯管的音域范围,改编的版本在调性上做了一定的调整:第一组曲从G大调移至F大调;第二组曲从d小调移至c小调;第三组曲从C大调移至降B大调;第四组曲从降E大调移至D大调;第五组曲由于要求大提琴向下调低A弦一个大二度至G以获得一种更加暗淡的高音区音色,从而导致整个音域缩减了一个大二度,因此萨克斯管依然能保持原来的c小调不变;第六组曲从D大调移至C大调。(所有后一个调性都是指萨克斯管谱面上的调,使用不同种类的萨克斯管来演奏听上去调性会有所不同。)这套改编版本的谱面标注非常详细,包括发音方式、呼吸点的确定、音量表情都相当具体详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改编者克纳斯顿表示他的标注只是给演奏者提供建议和参考,鼓励演奏者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审美。

拉里·蒂尔在1963年出版的《萨克斯管演奏艺术》中总结的“萨克斯管学习、演奏材料精选目录”中,巴赫作品在各个程度均有所涉及,但由于这套《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萨克斯管移植版是在1995年出版的,因此没有被收录到这个精选目录中。现在这套作品的移植版本已经被众多萨克斯管演奏家所演奏,如日本的须川展也(NobuyaSugawa)、法国的大卫·文森特(David Vincent)等均在这部作品上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后者在来华举办的独奏会上就以《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作为开场曲目,这部作品的分量可想而知。

萨克斯管诠释《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结构基于标准的巴洛克组曲,由四首欧洲古老舞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以及基格舞曲——配以一首插入舞曲(如小步舞曲、布列舞曲或加沃特舞曲,通常成对出现),再加上前奏曲组成。所有的舞曲都是二部曲式,但是没有一首是用来给舞蹈配乐的,因为这些舞蹈和舞曲在当时已经过时了,它们是作为器乐作品欣赏之用。

音乐是充满生命力的,如果要演奏出可以打动人的音乐,除了良好的基本功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之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演奏家的艺术修养。巴赫的音乐简约但不简单,可以说是非常的单纯质朴,但是要把这简单的音符变成极具魅力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这需要演奏者对音乐有着深入透彻的理解。我国老一辈弦乐艺术家韩里先生曾经精辟地概括了巴赫的弦乐艺术风格:在充实的审美内涵和完美的结构中,经过强有力的思辨过程引人进入理想境界的乐观精神,这是巴赫弦乐艺术风格的根本特征。

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时就非常重视“直觉感受”,不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他在大提琴组曲的教学中常常告诫学生,不要机械地托音符,而要表达巴赫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大提琴演奏家米沙·麦斯基说:“对于这部作品,我感觉人们总是把巴赫当作一个圣人。当然,巴赫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圣贤之一,但我相信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还不仅仅如此,十八世纪的人们也像其他时代的人们一样拥有许多感情,巴赫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者。”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用不同的调性写成,每一种调性都有其独特的含义:G大调是明亮的色彩;d小调是悲伤而强烈的;C大调是灿烂的;降E大调是庄严的;c小调是一种暗而强烈的颜色;D大调预示着辉煌,如一束阳光般炫目耀眼。这是对音乐的一种想象,也是演奏时需要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观念,在它的引导下,可以比较正确地把握每一首组曲的基调。这可以理解为巴赫其实是借用音乐来投射对现实的写照、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表达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情感。六首中的第一首是明亮的,前奏曲已经预示了其基调,因此在演奏时必须是富有朝气、生机盎然的。虽然每一段舞曲的风格不同,但是总体要表现出青春洋溢的基调。

当然,每一位演奏家对作品的诠释和对音乐的理解表达不可能千篇一律,会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不可离开对作品本身所传递的精神的理解,也就是说个性也好,创新也罢,都是基于一定的立足点的,这是艺术的规律,也是能被大家所认可的前提。艺术修养的提升要靠长年的积累,要把它当成一生的追求,就拿这套组曲来说,卡萨尔斯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研究这套作品,史塔克先后录制了五个版本。通过练习和演奏巴赫的这套组曲,了解这部作品一定的背景知识,再加上聆听不同演奏家对这部作品的演释,对于提升艺术修养具有很大的益处。更为重要的是,演奏者自身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这样在演奏其他作品时,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举一反三,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

猜你喜欢
萨克斯管舞曲演奏家
形态与层次在多声部写作中的运用——以我的萨克斯管四重奏《八段锦》为例
演奏家
冬的舞曲
瑶族舞曲
萨克斯管在民乐队中的运用
我国萨克斯管未来的发展思索
烂漫舞曲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萨克斯管的舞台灵活性和表现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