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少工委 张 悦
“党建带队建”工作初探
□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少工委 张 悦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共青团领导的组织,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认真按照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要求,探索推进“党建带队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团、队组织意识有效衔接,形成党建带队建的和谐工作机制,带动少先队的思想教育、队伍建设、活动建设,把少先队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让少年儿童像花朵一样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1.以县为主,区域少先队实施“党团队一体化”
少先队大中小队组织都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而义务教育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润州区教育局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局党委定期研究团委、少先队工作,对少先队活动予以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出台《润州区学校工作考核方案》,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对各校的年终考核;定期组织各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参与团队工作培训。区教育系统党委、团委、少先队工作有效联动,推进各类制度创新,形成全区上下同心合力的工作格局。
2.建章立制,学校少先队管理“党团队一体化”
各校党支部负责管理指导学校团支部和少先队大队部工作,任命优秀党员担任大队辅导员,选聘优秀党员、团员担任中队辅导员。建立健全中队辅导员学习、管理、考评制度,支部书记定期带领全体中队辅导员参加学习。建立“党团队员结对”制度,组织全校所有党员教师、团员教师与每个中队一一结对,做少先队员的“导师”和“特邀辅导员”,让队员每天近距离接触党员老师,真切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
3.改革创新,学校中队管理“党团队一体化”
创新中队管理模式,建设“中队教育小组”。“中队教育小组”由党团员中队辅导员和学校领导、任课教师、中队干部、队员家长组成。建立“中队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民主决策制、“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三会制等工作制度。每学期,学校大队部针对“班队教育小组”的工作进行综合考察,考评结果是各类评优的重要依据。少先队活动不再是中队辅导员一个人的事,保障少先队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1.红领巾“娃娃党校”
2011年5月,润州教育局党委、局团委联合成立润州区红领巾“娃娃党校”总校,建成“小小党博会”主题展廊对外开放。全区各校少先队在此基础上逐步成立“娃娃党校”分校,党员教师担任娃娃党校辅导员,编写《葵花朵朵向阳开》爱党教育专项教材,做到有教材,有阵地,有制度。
2.“阳光娃”红色童谣
润州区建成国内首家专题童谣体验馆——“阳光娃”道德童谣体验馆,将爱党教育内容编写成红色童谣,让队员以“在童谣王国快乐漫游”的体验形式,在“童谣拼图馆”“童谣闯关馆”“童谣KTV”等活动阵地接受爱党教育。
3.“三分钟”党课
全体在职党员教师自行撰写“3分钟党课讲义”,用中队活动时间讲述党史故事,宣传党的辉煌业绩,弘扬党员先锋精神,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凝聚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的职能,坚定党员和少先队员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4.“领航之声”广播
利用各校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党员教师指导队员开展“领航之声”播报,让收听新闻的队员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事,了解党的政策和祖国发展成就。
5.红色课本剧展演
党员教师搜集红色故事的课本剧,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丰碑》《金色的鱼钩》等剧本,指导队员们参加排练,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引导队员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6.手拉手公益行
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党员大手拉队员小手”公益活动:与“身边老党员”手拉手,走进福利院、养老院、博物馆开展“点亮爱的灯火”“红五星大课堂”等活动;与“党员教师”手拉手,开展“文明交通”“ 给公车洗洗脸”等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党员”手拉手,慰问“身边好人”;与“党员家长”手拉手,请党员家长带领队员到校外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7.“红烛先锋”志愿服务
全区所有党员教师都加入“红烛先锋”志愿服务队,下设“个十百千”党员志愿联盟、“爱心驿站”等24个服务分队,对少先队员进行学业指导、心理疏导、游戏共享等服务,还与家庭困难队员结成帮扶对子,捐款、捐物等,开展“暖童”行动。
8.党员先锋寻访活动
党员教师带领队员开展“嵇直故居公益行”,寻访“镇江共产主义播火第一人”嵇直;进行“当代党员先锋大寻访”,走访“时代楷模”赵亚夫、党的十八大代表金燕老师;和老党员一起“寻访镇江的前世今生”,带着旧地图、旧影像资料走街串巷,听老党员讲述童年生活,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活动后将体会发表在学校党建网站、中队微博上。
9.“难忘的仪式”活动
带领队员走进淮安周恩来故居、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南京中山陵、镇江烈士陵园等地举行入队仪式,感受入队的光荣神圣明白自己是“预备队”“接班人”。邀请优秀党员榜样参加“党员、队员共升旗”升旗仪式、“雏鹰银章、金章”颁章仪式、“少先队离队仪式”等,出党旗、团旗、队旗,用党员榜样的力量引领队员成长。
10.“队知识口袋书”学习活动
组织党员教师为少先队员编写“少先队基础知识口袋书”,开展知识竞赛,进行少先队基本知识教育,促进队员了解少先队、热爱少先队,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1.区级层面
2010年以来,在区教育局党委的指导下,区教育局团委先后申报了省级课题《培养少先队员对党的朴素感情的实践与研究》和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国家级“十二五”少先队课题《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朴素感情的内容和有效方式研究》,下设红色基因教育、红色经典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领巾社团活动等若干子课题的研究,让少先队课题在各校全面开花,用科研助推少先队事业的腾飞。
2.校级层面
全区三分之一的学校在参与全区大课题的基础上又独立申报了自己的特色课题。如桃园中心小学“挖掘京剧艺术中的红色资源,培养对党的朴素感情的研究”、镇江实验学校“加强童谣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朱方路小学“围绕队的标志培养队员朴素感情”等。各校课题成果物化为少先队活动课校本教材,做到“一队一特色,一校一教材”。
1.细化对学校、党员教师的考评
将“党建带队建”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评,并与校长年度绩效奖金挂钩;纳入少先队年度工作考评,与大队辅导员评优评先挂钩;纳入中队教育小组考评,与先进中队的评比挂钩。
2.创新对少先队员的考评。
创造性实施“争章+积分”激励法,在“雏鹰争章”活动中的“考章”环节,把队员们在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志愿服务的时间都变成积分,对队员的点滴成长进步予以肯定和奖励,用评价的“风向标”引领校内外唱响“红领巾心向党”的主旋律。
镇江市润州区“党建带队建”工作,有效增强了党团队组织意识的衔接教育,增强了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使广大队员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懂得入队、入团、入党是人生的三件大事,在鲜艳的党旗、团旗、队旗的引领下健康茁壮成长。
(本栏责任编辑 元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