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赣苏区群众打击敌人的一种特殊方式

2017-08-22 09:00陈海荣
现代交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威力苏区武装

陈海荣

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地雷战是闽浙赣苏区首创,苏区最早的地雷是由古老的挨丝炮改装而来。使用地雷可以有效地杀伤敌人,地雷成为闽浙赣苏区打击敌人的利器,闽浙赣苏区群众用地雷战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地雷战受到苏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闽浙赣苏区 地雷战 利器 苏区群众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85-02

闽浙赣苏区是在方志敏同志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闽浙赣苏区群众武装使用地雷打击进攻苏区的敌人。为更好地保卫闽浙赣苏区,苏区党和政府积极发动群众自制地雷,用地雷武装群众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闽浙赣苏区的地雷战给各苏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一、闽浙赣苏区地雷战的由来

闽北苏区的挨丝炮威力不是很大,每次爆炸只能打到一两个人,有时候甚至连一个人都打不到。一直以来挨丝炮是用来对付山林中的野兽,为充分利用挨丝炮打击敌人,苏区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找到一种将挨丝炮改装为地雷的方法,便是将挨丝炮改造成为一种炸弹式样的挨丝地雷,挨丝地雷威力比挨丝炮威力要大很多,威力小的可等于手榴弹、迫击炮弹,威力大的如同飞机炸弹。

在反动军阀军队进攻之下,群众武装处于绝对弱势环境下,为能够与敌人周旋,群众武装转入山上打游击。为能够打击军阀军队,苏区群众想到了一个很妙的办法:在上山的道路上埋设地雷,当敌人走在路上触发地雷就会爆炸,地雷爆炸能够大面积杀伤敌人。“1930年12月,敌人以一个团的兵力进攻赣东北弋阳苏区,赣东北红十军与地方武装采取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10多天,最后把疲劳不堪的敵军引入埋有挨丝地雷的七星尖,共歼敌300余人,生俘敌团长。”[1]虽然,当时闽浙赣苏区群众武装力量较小,地雷的使用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为了打破敌人的五次‘围剿,上万的工农群众被动员上火线。他们组织起工农游击队,他们没有快枪,只有以地雷为杀敌的武器。”[2]在战争中,地雷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苏区群众多次使用地雷将敌人炸得东躲西藏,抱头鼠窜。闽浙赣苏区群众武装自制地雷、使用地雷并以地雷战打击进攻苏区的敌人,很快就得到了苏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闽浙赣苏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使用地雷打击敌人,首创地雷战。在地雷的使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地雷战在各苏区的传播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二、地雷战的群众基础

自从闽浙赣苏区人民发现地雷是一种打击敌人的利器后,在党组织的带动下,形成了轰轰烈烈的造雷运动。1930年省苏维埃政府在原枪械修理所的基础之上,创建了兵工厂。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人们靠手工生产地雷,每日产量就多达五六百颗,其他各县、乡也纷纷效仿办起了一些地雷厂。在这些地雷厂的影响下,苏区百姓也纷纷加入制作地雷的行列。百姓制作的大部分都是土雷,没有兵工厂制作的地雷威力大,但至少可以杀伤敌人。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地雷在战争中的作用,培养更多能够制作地雷的人才,“1932年6月,省委指示赤少总队部必须立即选出人来制造各种土地雷,并训练出大批人才。”[3]省苏维埃政府抽调一些革命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制造地雷的技术以及地雷的使用方法。

闽浙赣苏区逐渐健全了地雷组织,1932年成立了地雷部,地雷部的人都需要学习生产地雷的方法以及使用地雷的技术。在各乡还组织了地雷队,地雷队的组织十分严密,一旦得到敌人要进攻的消息,各乡地雷队便立即将地雷有计划、有布置地安放在敌人进攻的要道上,打击敌人行军纵队。因地雷的打击,敌人的尖兵和前卫常常会受到很大的伤亡,在苏区行军每天最多能走二三十里。为了破坏苏区群众武装,敌人的参谋部曾经花费了不少的心血,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敌人采用的方法是让普通士兵在尖兵的前面持长竹竿敲打地面而行,或者是驱使牛马走在尖兵前面,其目的就是想让地雷先爆炸,地雷被竹竿敲着或是牛马踩着就会爆炸,地雷爆炸之后敌士兵就可以安全通过。敌第四师攻打弋阳县时,为了破坏苏区的地雷及工事,常常使用一两个连工兵做前卫,工兵专门用来对付苏区地雷。苏区群众积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研究藏地雷的技术和隐蔽地雷的方法,地雷的埋没都非常之巧妙,连敌人的工兵也无可奈何。

三、地雷战打击敌人的作用与效果

(1)丰富了苏区的武器装备。在弋阳和横峰起义后不久,赣东北苏区成立了一支由20余人组成的革命武装,当时有枪30余支,此时是人手一把枪。到1930年7月红军数量就发展到3万余人,各县、乡都发展了游击队和赤卫队等地方武装,装备落后,拥有的步枪极少,绝大部分都是土枪、鸟铳、松树炮、梭镖、大刀之类的武器,即使在主力红军部队,同样是“人”远远超过“枪”的数量,枪比子弹数量多,远远达不到一人一枪。[4]自制地雷增加了武器的种类、丰富了苏区群众武器装备。地雷的威力远比一般的武器要大,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还使人民战争的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2)有效地打击了进攻苏区的敌人,对苏区起到保护作用。当苏区军民得知敌人要来进攻的消息,群众武装就在敌人将要进攻的道路上埋设地雷并挖陷阱等方式来阻滞敌人。地方武装游击队可以趁机骚扰并使敌疲困,红军主力部队则找敌人的弱点进行袭击,不断给予敌人歼灭性打击,以粉碎敌人对苏区的进攻。[5]“在离上饶城十里的罗桥,是敌人经常驻兵的一个据点,罗桥村内有一个操坪是白军经常出操的地方,有一次上饶五区的群众,夜晚静悄悄地跑到这个操坪安放了几个地雷,清早起来,这些白军都跑到操坪出操,炸倒几十个出操的白军。经过这一次打击之后,罗桥村内的白军几乎一个多月不敢到操坪上出操,当然更不敢出据点一步来抢劫苏区的群众了。”[6]

(3)用来截断敌人的交通。苏区革命群众武装地雷队在敌人交通线上积极活动,一个月内敌人交通队的死伤,总数在一两百以上。进驻万年汪家的五三队,开始时焚掠抢劫,异常猖狂,受到地雷的打击以后,便再不敢出来抢劫。不仅在德兴、万年如此,在其他地方的据点间的交通也常常被苏区群众埋设的地雷所截断。

中央苏区党和政府对闽浙赣苏区的地雷战有着很高的评价,发表在《青年实话》上的《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光荣斗争》这篇文章中,介绍了闽浙赣苏区如何开展地雷战打击敌人。文章记载,“有一次,上饶四区群众将挨丝炮埋在路上,把丝牵了半里路,绑在标语上面,等到敌人来扯那张标语时,就轰的一声死进攻苏区的十几个敌人,打伤几十人。”[7]苏区群众埋藏地雷之巧妙,技术之精良,使敌人很难揣测,捉摸不定。进攻闽浙赣苏区的敌军异常恐慌和害怕,听见地雷的声音,就会惊慌失措。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都是闽浙赣苏区群众发挥聪明才智的结果。

四、结语

闽浙赣苏区革命群众使用地雷打击敌人,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地雷战,使敌人不敢贸然进攻苏区。使用地雷及采取地雷战杀敌的经验在各苏区得到传播及推广,为使红军使用地雷打击敌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闽浙赣苏区的地雷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谱写了革命战争的宏伟篇章。

参考文献:

[1]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地雷战[J].中国党史通讯,1991(1).

[2]方志敏.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3.

[3]江西省档案馆等.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63.

[4]汤勤福.关于赣东北兵工厂的几个问题[J].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

[5]方志敏.回忆闽浙皖赣苏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34.

[6]洪易.地雷——闽浙赣苏区群众打击敌人的利器[N].红星,1933-01-14.

[7]东亮.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光荣斗争[N].青年实话(第二卷),1933-05-1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威力苏区武装
爱红妆更爱武装
上淘宝女军迷也能武装自己
广东5年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在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 的致辞(摘录)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
强震的威力
小镜子,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