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日新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能掌握文章的意境,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增强学生的语文语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朗读时,更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学生课文的理解程度。
一、问题分析
(一)朗读时间有限
由于每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教师要讲解的内容比较多,能够安排朗读的时间就比较少,很多时候都不足5分钟,所以朗读过于形式化。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只能勉强将一片课文读完,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一边朗读一边思考,导致朗读效果不理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新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在讲解课文前教师先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一遍课文,在学生齐声朗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就开始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朗读效果可想而知,就犹如学生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教师在滔滔不绝的分析,而学生只能听着教师侃侃而谈,但却不明白教师说的是什么。
(二)朗读方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中,朗读的方式基本局限于齐声朗读、自由朗读,这样的朗读会让学生漫无目的,单一的朗读方式也会让学生感觉十分枯燥,难以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对学生而言,只要完成教师规定的朗读任务,能够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即可。而许多教师也认为让学生朗读,只是要帮助学生熟悉文章中的句子、段落,而不注重引导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有所收获。因此,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而没有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缺乏朗读指导
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是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讓学生预习课文,从而能够节约一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自觉的去预习,如果教师不在课堂上预留一点朗读时间,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即使是在课堂上实施朗读教学,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至于学生并不明确朗读分目的,更不明白朗读的意义。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版“中彩那天”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这一段进行朗读,但却没有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学生在读完之后仍然不明白两张彩票的不同能表达作者怎样的价值观。
二、策略分析
(一)增加朗读次数
为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的增加朗读的次数,使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抓住课文的重点,并能对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句和段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更加轻松。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最新版“翠鸟”的教学中,教师第一遍可让学生通读课文,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把握好正确的发音,在第一遍朗读中学生应抓住课文的重点。在教师对课文进行初步分析后,再提出问题“翠鸟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会为因为老渔翁的话而感到羞愧”,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要将答案找出来。最后,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给出问题答案,与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检验,再让学生朗读一遍课文对课文进行回顾。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适当增加朗读次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创设朗读情境
许多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场景都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如果学生凭空想象,就可能在理解课文时有所偏差。因此,教师可结合文章的内容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其作为朗读的背景,才可以对整个教学环境进行烘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新版“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小段视频,让学生对北京的春节有初步的了解,再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与北京春节有关的图片,可以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思考相关问题。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然后再带着过节的喜悦之情在朗读中去感受课文中的热闹,这样才能将文章所描绘的热闹场景展示出来。同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还可对年糕、年画、麦芽糖和江米糖等进行想象,在心中形成过年的热闹画面。
(三)开展合作朗读
为丰富朗读的形式,增加朗读的趣味性,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朗读部分的学习。将一篇课文分成几个部分,由几名学生分别朗读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是对话类的文章,教师则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朗读负担,还能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激发出来。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最新版“槐乡的孩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段落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学生完成一个段落的朗读任务,也可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朗读其中的一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新版“桂花雨”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则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一名学生读旁白部分,一名学生读母亲的话,以便学生系统性的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把握好文章的感情色彩,如将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对于提高朗读教学效率有着极大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新课改要求,为增加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适当的增加阅读次数,创设朗读情境,才能增强课堂朗读教学生动性。同时,通过合作朗读的方式激发出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从而改善朗读教学的效果,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静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34):164.
[2]陈珊妹.朗读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J].学周刊,2017,(1):110-111.
[3]宁先达.小学语文高效朗读训练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2):36-39.
[4]林加帅.探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J].科教文汇,2016,(3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