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个体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开始转化为具备先导性质的行业,来促进商品的制造、营销和整个市场的经济周转。现如今,这个行业通过电子商务媒介来对商品售价和定位产生影响。所以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虽然商贸流通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但却具有非常关键的引导效应。关注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引导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增长有重要意义。
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现状
业态即商业业态,是商贸流通业特有的概念,指商贸流通活动的具体形态。业态是一个很广的概念,零售、批发、配套都存在不同的业态形式。依据提供的商品类别、服务形式、店铺形式等角度进行划分,商业业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零售为例,随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商贸流通业零售业务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现在不仅仅存在集中的商业街、百货商场、社区商铺等传统业态模式,还存在多种网上零售模式,如淘宝店铺、微商等新型业态模式。总体来说,商贸流通业呈现出传统业态和新型业态共存的现状。不仅如此,各种商业模式相互交融,使传统业态和新型业态形成了不断融合的态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将传统业态与现代业态结合,促进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的实现,借助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推动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是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流通业业态结构比例失调
京东联合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指出,2016年网络零售交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10%,新型业态模式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就零售份额来看,目前传统业态模式仍占主导,但是传统业态模式结构失调问题明显。据统计,我国大型零售商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市场份额不足40%。大部分的食杂、百货、零售等店面存在分散、规模小等情况,布局也不合理,没有发挥集中效应。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零售店却没有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销售的产品没有较为突出的产品特点,地域性特征也不明显,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零售商圈没有覆盖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的群体,规划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二)缺乏商贸流通业业态结构的区域规划
因为我国目前没有商贸流通业业态结构区域规划的相应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关管理规定,所以给产品流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得其结构缺乏创新性与持续性。虽然我国不断支持发展区域商贸流通经济,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出现,但由于国家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使得这些企业的发展缺乏战略指导。这使得区域内的一般商贸流通企业无法获得大企业的技术外溢,无法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体来说,缺乏商贸流通业业态结构的区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内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结构完善。
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制约因素
(一)内在约束因素
零售业态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只模仿而不变革与创新。商贸流通业中占比一直比较高的就是零售业,但是该行业对于创新业态的引进却始终沿袭以往的模仿形式,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比如我国零售业态中出现的各种仓储中心和大型超市,仅仅模仿了国外的形式,但是自身经营和管理方式却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变革。因此,零售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引入的新兴业态不能很好地推动现行商贸流通业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商贸流通零售业业态结构不合理还体现在二元结构上,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城乡差异非常明显。一线城市的商贸流通业的配套更加完善,布局更加集中,而二、三线城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一线城市,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商贸流通企业往往将目光聚焦在一线城市,虽然近年来也更加关注二、三线城市,但是对于农村地区却不够重视。
商贸流通业中行业结构矛盾突出。该行业中涵盖的所有行业商品的质量以及种类相差较大,如表1所示。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形式也逐渐出现多元化、信息化,一些传统的流通行业表现出与现行流通手段的冲突。
(二)外在约束因素
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的社会零售总额增长趋缓。除了内因,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业态发展不平衡的外在约束因素主要是物流建设。虽然我国物流发展速度非常快,大部分地区已经构建了物流体系,物流网点的覆盖面也比较广,但城乡物流系统发展差异巨大。
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一)优化原则
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商贸的流通领域聚集了很多劳动力和资本,并且具备很复杂的运作系统和繁多的参与者,因为不同主体在商贸流通体系里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掌握的话语权也不一样,所以各个方面之间的优化就必须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假设用外部的条件来强行限制各个方面主体行为的话,必然是紊乱的。所以我国商贸流通业在进行优化的时候,必须要遵循自愿原则。
要遵循利益均衡的原则。在商贸流通体系里包含很多主体,众多主体之所以能连接在一起主要靠的是利益。对于任何一个行业主体来说,加入到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要想商贸流通业能够有效、健康的发展,就要处理好各个行业之间的利益均衡分配問题。所以要根据流通模式的变化,来搭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各个主体的利益接近平衡,从而达到优化我国商贸流通业体系的目的。
(二)优化路径
在经济转型的风潮中,将来的商贸流通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满足消费者各种各样的需求,怎样才能创造出兼具时尚和个性化的产品。所以可以把促进流通渠道创新作为商贸流通业优化路径的核心,同时要创新流通企业“线下+线上”的交易技术和流通技术。
加强区域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的战略规划建设。目前,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水平紧追一线城市,农村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农村居民对于消费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各区域都要重视区域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的战略规划建设,为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区域平衡发展提供战略方向。各区域要积极引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并注重发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业多业态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商贸流通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对区域特色街区进行整合,建立区别化的销售渠道。为了打造开放式的特色街区,一般会把区域内有特点的文化、形象特征与饮食、商品、旅游等方式结合在一起。零售类的企业在店铺形式上做进一步创新就形成了区域特色街区,可以分为美食特色街区、文化特色街区等等。区域特色街区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多态业的平衡发展,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扩展区域内消费的空间。
要加快构建区域内的品牌专卖店。在一致的经营理念下,由分散的门面来获得庞大的经济效益,这是连锁品牌专卖店的优势。要想满足民众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就要把连锁品牌专卖店与区域特色结合起来。一方面,为了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在选址的时候,连锁品牌专卖店要结合区域的商业环境因地制宜,尽量把地址选在人流量大的商业中心地带。另一方面,要使商品和消费者保持近距离的接触,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信心和满意度,就要做好连锁专卖店的推广工作。
要合理创新“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信息化在优化商贸流通业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加快商贸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要促进流通设施建设,优化“线上+线下”的经营管理模式。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物流体系。加强物流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保证物流配送服务能够跟上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求,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加强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物流系统的完善和优化,缩短城乡物流体系的差距,对于缩小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善的物流配套能够吸引更多的商贸流通企业,从而使商贸流通服务能够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促进商贸流通业多业态结构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