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流通、网络交易平台、统一市场理论

2017-08-22 16:18贾辰豪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周扬流通理论

2017年6月26日,《商业经济研究》第三届高端访谈在京成功举办。此次访谈主题为“流通基本理论三人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应届博士周扬、艾文卫,中国社会科学院应届博士夏宜君分别就各自的研究:空间中的流通和空间流通、网络平台与交易合约分析、非政府因素的统一市场建设研究等流通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讨论。

《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总编辑王永平、总编助理李晓红、编辑部副主任沈昱、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洪涛教授、副院长郭馨梅教授、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副主任李丽、副主任易芳、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张景云、中国财富出版社寇俊玲主编参加了高端访谈。王永平总编致辞并讲话,洪涛教授主持了访谈。

本刊对高端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刊载。

相关背景

洪涛:1946年计算机诞生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浪潮,如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人工智能等,流通产业也在由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型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流通基本理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也就是“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对传统流通经济理论带来的巨大冲击”:(1)对传统商学基本概念的冲击;(2)对边际成本和收益理论的冲击;(3)对传统需求和供给理论的冲击;(4)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的冲击;(5)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論的冲击;(6)对传统SCP理论的冲击;(7)对传统大规模生产的冲击;(8)对波特“钻石模型”的冲击;(9)对传统“金字塔”层级结构管理的冲击;(10)网络定律对传统定律的冲击;(11)对传统经营管理观的冲击;(12)对传统经济价值论的冲击;(13)对传统经济发展论的冲击;(14)对传统“结合论”的冲击:鼠标+水泥——“融合论”;(15)网络经济的10大法则等。2016年10月马云提出了“新零售”,2016-2017年共享经济理论相继推出及付诸实践,随后“平台经济理论”兴起,并被业界日益关注。当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在转型和升级,经济理论特别是以现代科技为推动力的一些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创新,新流通理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商品概念、新商品交易、新商品流通、新流通产业、新流通革命正在加快发展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周扬博士的论文题目《空间中的流通与空间理论—研究城市空间、电子商务空间与流通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夏宜君博士的论文题目《互联网平台及合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艾文卫博士的论文题目《流通产业运行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影响研究》。此次高端访谈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展开,并由参会的嘉宾教授给予相应评述。

空间中的流通和空间的流通

洪涛:三位博士将围绕主题“流通基本理论”,谈谈论文及其学术思想。我们旨在通过这种形式推新人、新理论,以促进流通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发展,引导研究发展方向。今天的高端访谈完全是从学术角度进行访谈。你们的理论能不能成立,是不是有它的科学性,通过你们的演讲,然后参会的嘉宾教授给予相应评述,也会进一步完善理论。今天的活动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来讲,都是一种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周扬博士:

周扬:我致力于将空间要素纳入以往的商品流通研究范式之中,研究空间与流通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空间中的流通和空间的流通。

在空间中的流通这一思维下,商品的真实流通是使用价值空间位置的转移,产品只有到达市场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这时候空间更多的表现为流通的束缚,空间的非均质化对流通组织而言形成了一道道枷锁,城乡二元、市场分割进一步阻碍了流通效率的提升。而在空间流通这一思维下,空间被资本所修复,当原有空间中的资本因为无偿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得原有空间隐约爆发出经济危机的态势时,资本并未坐以待毙,而是不断地利用规模经济进行空间扩展甚而进行空间自生产,从而扩大市场,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与商品类似,空间在生产出来以后,它也会通过市场上的流通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资本的增值冲动会使得它无法停止对空间的分割和占有。

洪涛: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这个题目主要讲一些什么内容?

周扬: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是因为已有的流通理论聚焦于商品的流通,没有考虑到空间因素。我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就在于把空间这个要素纳入其中,将空间与流通之间的互动关系概括为空间中的流通和空间流通。空间中的流通是把空间看作是外生存在的“容器”式的概念,这也是以往流通领域里面默认的概念。而空间流通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综合考虑了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和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启示,经济危机以来,中国过剩产能问题也是很严重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寄望于将过剩产能在其他国家中实现价值,但这有赖于中国政府利用现有的过剩产能在其他国家生产一个空间。此时,空间可以看作是类似于商品概念的产物。

洪涛:你论文中讲到流通行为是离不开空间的。空间既是流通行为的条件,又是流通行为的结果。这应该是讲的比较好的。同时,你在论文中提到,目前出现了交换价值的过度关注和对使用价值的关注不足现象,这种现象和空间有什么关系?

周扬:因为空间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会使得交换价值被凸显出来,比如说麦当劳会优先布局在全球相对繁华的地区和区域,借以实现资本在空间上的扩张。这一空间扩张的动力是交换价值的增加,相反,使用价值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因此,空间本身带来的权力变化使得交换价值会被过度关注。

洪涛:空间中的流通与空间的流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要这样来研究这个问题?请举个例子。

周扬:空间中的流通和空间流通是两个对于空间思维的展望问题。“空间中”这一提法是将空间视作绝对空间,从而流通也是内含于空间之中的。而空间流通是把空间本身当成一个产物,从而空间也是可以被生产和流通的。很直观的一个例子其实就是电子商务空间,比如京东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京东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空间。换言之,这一空间被生产出来了,这一空间带来的价值就是空间价值。

郭馨梅:这是一个虚拟空间。

周扬:对,是虚拟空间,或者用曼纽尔·卡斯特的话来说是流动空间的概念,表现为资本、信息、文化抑或是符号等方方面面的流动,甚至时间都是流动的,因为你可以不再是同时性的,不需要买家和卖家同时性地传递信息,买家可以今天给卖家发一个购物指令,而卖家可以隔天再下单送货。

郭馨梅:空间被生产出来,这个说法准确吗?

周扬:国外社会学的理论是有空间生产概念的,首先是在列斐伏尔的著作中进行阐述的,随后在新马克思地理学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不过,国内对于空间生产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所以使得论文的整体思想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洪涛:今天的活动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让人理解博士论文的内容,同时认识到这是一种理论的创新。现在提第三个问题,你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是哪些?

周扬: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三点:第一,对空间进行了明确定义,将其定义为行动者集合与关系集合的双重集合。第二,探讨了空间中的流通对空间流通的影响。空间中的流通对空间流通之所以会产生影响,是因为空间中的流通对空间的行动者集合和关系集合都有影响,空间中的流通业发展作为空间构成的行动者,并作为关系建立成本的间接影响者,推动着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空间的流通。第三,空間的流通在很大概率上会改变空间结构,而空间结构的改变将从三个层面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一是空间整体规模对流通业发展的状态依存影响,二是相邻空间的溢出影响,三是不同空间层级对流通业发展的尺度依赖影响。

洪涛:这个讲的比较好,把基本理论这些东西说出来,讨论的目的就达到了。第四个问题,这个理论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周扬:主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于进行政策制定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空间这两个维度的影响。绝对空间观有利于在制定政策时能够直观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但也不能对空间本体论带来的富有洞见的空间思想视而不见,因为其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空间与流通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另外,论文归纳的空间溢出效应、状态依存效应以及尺度依赖效应,也为政策制定时如何考虑空间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洪涛:我再提第五个问题,在分析空间中的流通和空间流通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哪些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是不是真正的帮助你做了一些研究?

周扬:因为牵扯到空间内生的问题,所以论文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族、多水平线性模型和机器学习分析工具箱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构建思路。多种实证分析方法的采用有其内在逻辑性,正如论文所介绍的那样,如何衡量空间流通及其对于空间中的流通的影响,是本篇论文力求突破的重点,

洪涛:刚才我们也讨论了城市空间。论文也提出了电子商务空间,刚才郭馨梅教授也提到了虚拟空间的出现,需要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实际上应该说是现实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个新的东西,新的虚拟空间出现。基本理论是怎么论述这个问题的?

周扬:电子商务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存在,所以它本身是没有一个切身的实体可以感受到的。所以我在进行分析的时候用了一个转化的方法,因为电子商务空间上的流通企业这一化身之外的“本体”可能在地域空间有其欧式几何坐标,因此,通过映射,我们能够间接地讨论流动空间中的流通活动的分布问题。

洪涛:如何理解题目中谈到的城市空间、电子商务空间与流通的互动?

周扬:空间中的流通业,在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中,其经济活动势必影响到空间结构变化,从而带来空间的流通。而反过来,空间的流通也通过空间结构的变化影响着空间中的流通,使得空间中的流通产业将空间因素纳入到它们的决策要素集之中。

李丽:这篇论文到底实际意义在哪,对政策制定有什么帮助?

周扬:本质上而言,在政策建立的时候用绝对空间的概念足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很直观地衡量空间与流通的发展关系,但是如果没有考虑到空间是作为一个产物来流通的话,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发展“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其实本身是在生产一个空间的,因此,在进行一个更为宏观的研究时,在空间尺度的不停转换中,空间流通这一思维有助于准确把握流通产业与空间的互动发展逻辑,从而更为准确地制定政策。

张景云:对于政策制定,具体的定位在微观的、中观的、还是宏观方面?这个问题还得再明确一下。

郭馨梅:这个理论研究,跟实际有很大差距。从研究总结中没有看到任何有关电子商务空间如何演化的政策建议,还是对于传统流通体系的空间构建和体系构建的问题,它和电子商务有什么样的关系?电子商务是要突破过去这种以谁为中心的,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周扬:我确实只是把电子商务作为一个能够实现这方面的工具,我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需要突破的方向,就是怎么实现电子商务空间的演化。你刚才提的建议也是我下一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就是怎么把电子商务空间再把它细分出来,把它的发展和演化再分析的更透彻一点。

郭馨梅:讲空间中的流通与空间流通,空间中的流通含义是什么?

周扬:主要还是对于空间理解的视角转化问题,因为空间本身在各个学科里面,绝对关系论和相对关系论一直在交锋,换言之,有没有必要在经济生活之中把相对关系论引入进去,因为目前来看,绝对空间观已经足够理解经济发展状态。

张景云: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是怎么理解?

周扬:绝对空间观是把空间作为一个容器式的存在,比如说一个装了水的杯子,水是在这个杯子里面的,所以杯子相当于一个绝对外在的空间。而相对关系论认为,如果没有任何实体就不存在空间,那么,一个杯子和另一个杯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构成了一个空间。不过,到底要不要在经济生活之中把相对空间概念引入进去,也是现在各个学科领域正在尝试的一件事情。新马克思地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国外得到了长足发展的,不过到现在国内学术领域对它的接受度也不是特别高。

张景云:研究空间的营造,不一定非要在电子商务领域才能产生出空间,现在商场的装修、体验店的改造,一个改变,整个的空间的创新就变了,那种空间也是被生产出来,是吧?

周扬:对,所以我刚才举的例子只是说电子商务空间更直观一点,但其实现实的地理空间也是存在空间生产的概念。

郭馨梅:空间理论更多的是营造空间和进行创造,可以说有生产空间,但是它和流通还是不太一样。

周扬:新马克思地理学话语体系里面为什么要提出空间生产的概念?主要是为了把资本角度引入进去。

张景云:你这个研究对空间流通是怎么界定的?

周扬:肯定和原有的商品流通有一些区别,空间流通不止把商品流通考虑进去,也要考虑空间价值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郭馨梅:空间价值怎么流通?

周扬: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例,中国如果在相邻国家进行投资生产,修建其基础设施,使得它的空间能够交通更加便利、成本更低、空间连接关系会更加紧密。中国对于相邻国家而言是生产了新的空间,但是最后这个空间的价值如何流通?作为投资,中国不会免费给其他国家生产空间,而是在随后一段时间,再通过BOT等方式把这个价值输送回来。

网络平台与交易合约

洪涛:夏宜君的论文是《网络互联网平台及合约分析》,还有一个副标题是以网游市场为例。她今天主要讲论文前面的理论,因为今天我们是以流通基本理论为主题,马克思讲一系列商品交易是流通。夏宜君分析的是网络平台与交易合约,网络交易很重要的内容是一个合约分析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夏宜君博士:

夏宜君:因为我是平台经济专业,所以我对交易和流通的理解就是这个平台是如何实现的?它是通过这个合约来实现的,如果跟流通理论相联系的话,这个流通理论就是在平台上如何实现信息的流通。在农业经济时代,信息流通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家书抵万金”,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到了工业时代,流通成本开始降低,而信息技术让整个流通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现在出现的互联网平台,它又让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平台到底出现了什么变化?这是我今天讲的一个重点。

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两点,从古典经济学来说,理论基础应该是规模经济和同质化。在新经济中又引入了范围经济,也就是差异化。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同质化是降低成本的,差异化是提高成本的,这二者结合才是我们现在的经济。在工业经济中我们主要讲的是规模经济,如何实现同质化?而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带来了范围经济,也就是差异化,这个范围经济中实现的差异化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它的信息之间的流通,能够实现范围的经济。这二者就是现在互联网平台的一个理论基础。

(一)平台理论

平台理论的核心理论是双边市场理论,双边市场是现在国际研究的一个前沿,它的原则就是如何设计市场,进行机制设计,来达到市场的繁荣。但是它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双边市场理论出现了科斯定理的失效,这个就是交易成本理论。现在共享经济产生了资产非排他性使用,这个资产是指信息技术的资本,它能够非排他性的使用,产生信息共享的效果,最终解决了双边市场所带来的科斯定理的失效。

第二个问题,双边市场又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网络外部性的问题,网络外部性对它更好的解释,刚才那位同学也说了,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刚才他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空间角度来讲,如果我们从同质化、差异化角度来讲,我们之前认为网络是一个同质化网络,所有的人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同质化的,因此把它进行简单的分析。在双边市场中,双边市场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生产者和生产者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和消费者也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性就带来了网络理论。

基于平台理论,我总结了一个合约理论,也就是说现在平台上一共有两类合约:第一类,支撑双边市场机制的交易合约,它通过激励和风险的调解来解决平台建立的问题,就是平台初期建立的时候要制定一个基础性交易合约,它使服务变成同质化。所有的服务都一致性,它就是一个基础。随着平台上大家关系的复杂又产生了关系合约,这种关系合约是为了解决网络外部性,它体现的是服务的差异化。这种同质化和差异化在平台中同时存在,形成了双重的合约模式,我们现在较为成熟的平台中都有这样的模式出现。

对于平台发展趋势来说,首先双边市场机制设计带来的交易合约促使平台建立,然后聚拢了用户,形成了市场。随着市场形成之后有了新的问题,市场成熟之后用户之间的差异化又催生了关系合约。这两个合约是平台两个阶段产生的,带有不同的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到互联网平台是一个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行业。因此信息技术的革新对它有一个颠覆作用,一旦出现技术颠覆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哪怕这个平台是非常成熟的,如果它不根据技术进行调整,也有可能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二)平台经济

接下来定义平台经济,我定义平台经济主要是指它的信息服务,它是一个载体组合,提供了大量分散而零碎的合约。它的特点是:第一,提供服务而不提供产品,在平台上不提供产品,只提供服务。另外,它分担的是用户的技术和信息成本,也就是用户所谓的交易成本。第二,信息产品的价值,这种信息产品的价值不是售卖的产品,而是信息平台的价值,是越分享越高。这是信息与资本的不同,资本是越切分越小。第三,平台都会制定比较低价的机制,并且成熟的平台的交易合约,它的分利体现在每一笔交易之中,并且它的分利偏向的是平台少而用户多,也就是说用户占据主导,生产者占据主导。比如淘宝平台,交易主导者是谁?交易主导者是店铺主人,而不是平台。第四,双重合约模式。它有两类合约,一类是基础的交易合约,另一类是它的增值服务,就是关系合约。

(三)平台发展阶段

每一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问题出现,第一阶段是平台出现问题,它解决的是同质化问题,也就是机制设计问题,它的核心是如何形成一个稠密的市场,这个稠密的市场包括大量的用户,用户不仅包括消费者,也要包括生产者,这样它才能形成一个双边市场。双边市场一定是两边用户都同时增多,因此它才能够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它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标准化来无差异的吸引用户,它建立的门槛越低,能吸引的用户就越多。第二個阶段,它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成熟、拥有大量用户的平台,此时就会出现新的问题,就要解决差异化问题。

(四)同质化产品和差异化竞争

现在用户越多就会出现市场堵塞,市场堵塞其中有两方面:一方面,市场中所有生产者都生产同样的产品,这时生产同样的产品最终就是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企业差异化竞争。平台上所有生产者其实生产的是差异化的产品,对于平台来说,如果依然把平台上所有生产者都认为生产同样的产品,推给消费者的信息依然是所有店铺都是一模一样的,那这时就会造成市场堵塞,这个堵塞是交易的堵塞,或者说是信息的堵塞。同质化带来的问题,就是信息同质化带来的问题,因此要把同质化转为差异化,社会网络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解决方式就是对市场中的生产者进行差异化管理,乃至于对消费者也可以进行差异化管理。这个差异化管理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来管理。

(贾辰豪 整理)

猜你喜欢
周扬流通理论
Parity–time symmetric acoustic system constructed by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s with active external circuits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Generalized ionospheric dispers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wideband satellite-ground-link radio systems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