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珍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融汇了音乐、唱腔、美术、舞蹈、灯光、音效等众多的艺术特色,其特有的虚拟化表演程式、夸张的表演及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唱腔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成为绽放在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这朵奇葩的美丽绽放,与二度创作的深耕细作密不可分。
一、导演的创作决定了戏曲舞台呈现的风格、样式,是二度创作的灵魂
通常情况下,一个比较完美的剧本如果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赢得观众的厚爱,导演构思的精妙是基础。这就要求导演要充分的理解、把握原剧本的精神。一个好的导演不仅仅是艺术家,也是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与社会学家,只有这样,才能把剧本所要传达给观众的理念以戏曲特有的创作规律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接受;观众在享受戏曲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并从戏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怎样才能使观众乐于接受一出戏的舞台呈现呢?这就要求导演创作的风格和样式必须要在遵循戏曲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别出心裁,要有时代的美感,符合一个时代观众的审美取向、审美需求。
导演构思有了,导演阐述也水到渠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其他二度创作人员在充分理解剧本的基础上与导演深度沟通,完成各自的创作,齐心协力来把剧本里的戏搬上舞台,呈现给观众。
二、舞美设计决定着一部戏的基调
一部戏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舞台美术。导演构思传达出来的舞台风格和样式,舞台设计首先要表达出来。舞台美术创作在表达历史质感、地域特征、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加工,以独特的风格、特有的形式、合理的色彩呈献给观众,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建造场景,引导观众走进故事,体会剧情。
舞美设计的大忌是形式大于内容。近年来,戏曲舞台设计刮来了一股歪风邪气,追求“大制作”,舞台上堆得满满当当,丢失了戏曲“一桌二椅”的特征,忘记了舞美应该给演员提供合理表演空间的作用。殊不知,这样豪华的舞美设计,不但浪费了财力、人力、物力,而且会喧宾夺主。观众看了一场戏,看的是满台的布景,弱化了演员的表演。
三、音乐设计决定了剧种特征,影响着观众赏戏的定力
戏曲之所以有别于话剧、影视,其最吸引人的还是剧种特有的优美旋律和动人唱腔,一个剧种是否有别于其它剧种,音乐是最有代表性的。戏曲音乐是经过上百年的历史积淀留存下来的宝贵遗产。著名导演黄在敏认为“音乐是戏曲的灵魂,对于戏曲来说它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容。”戏曲音乐理论家汪人元特别强调“戏曲成败曲一半”。唱腔音乐是戏曲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吸引观众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我们要重视戏曲音乐,就必须重视戏曲音乐创作。把音乐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并视为今天戏曲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来对待。古云“听戏”而非“看戏”,充分说明了戏曲音乐在一出戏中的重要性。戏曲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中,优秀的音乐创作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握着当代观众的听觉需求创作出来的。而有的音乐创作者把戏曲音乐创作成了似“戏”非“戏”、似“歌”非“歌”的东西,丢失了传统,丢失了剧种特色。许多失败的音乐设计告诉我们,“老腔老调”才是观众的最爱,在继承中创新才是王道。
四、服装设计和化妆造型要为刻画人物服务
虽然说,一部戏,观众更喜欢戏曲音乐和唱腔,但一部戏的服装和化妆造型不但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更能刻画人物、突出人物。
首先说化妆造型要贴合角色行当,体现人物性格,符合人物年龄,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其身份特征既夸张又真实,从而吸引观众入戏。化妆造型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性劳动,而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形象设计的科学,它包涵着美术、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据导演要求呈现剧本的风格艺术特色。历史感、悠远感、厚重感、质朴感、凄美感、空灵感等特质追求。
服装更是角色身份的象征,其地域性、民俗性、时代性、形式感和色彩感要真实地反映人物、突出人物;人物在不同的场景出场,更要有符合特定场景的特定服装。
五、灯光设计控制着舞台的气氛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灯光技术被应用在舞台上,给灯光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和创作可能。而不好的一面是,有的灯光设计过度地使用了这些灯具与技术,甚至有“炫技”的成分存在,严重影响了舞台的呈现效果。其实,灯光在戏曲舞台上的作用就是交代场景、烘托气氛、制造情势、塑造人物、刻画心理活动,从而起到突出人物的作用。因此,燈光设计不要玩“花活儿”,要在充分理解剧本精神、充分理解导演构思的基础上,完美、适度地设计灯光效果,创造合理的环境、制造合理的情势,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六、音响效果牵动着观众的心
当今时代,戏曲舞台的音响效果不仅仅是用来扩声的,还有制造音效、渲染气氛、交代场景、平衡乐队与人声的比例、平衡乐器之间的比例等作用。因此,音响设计师要对各种乐器的特性、各个演员的音质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要对不同场景所发生的不同故事在时间上充分熟悉,科学应用现代音响技术,调出美妙的音响效果,给观众以听觉上的享受。
七、演员的表演是一出戏成败的关键
戏曲表演向来追求“声情并茂莲出水,形神兼备鹤入云”的最高艺术境界。所谓形神兼备,其形是外显形式所表现的外部形象,而神则是内在真实情感所升华的精神力量。演员才是舞台上的主体,舞美、音乐、服装、化妆、灯光、音响等都是为演员服务的。作为一名演员,要在充分理解剧本、充分理解导演阐述的基础上,遵循戏曲的舞台呈现规律,合理利用戏曲特有的虚拟化与程式化特征,演绎人物。
艺术就是情感。艺术的传达,是情感和审美的直接表现。出情才能出戏。美学家李泽厚在《美学的对象范围》中提出:“情感不但是审美的动力,而且审美也最终呈现为一种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一个好的演员,演戏是“走心”的,是把戏曲程式和表演技巧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角色身上的。演员纵然是掌握了全部的戏曲身段、把子、演唱表演技巧,而没有考虑到角色的需要,过分地“炫技”,反而适得其反。演员的所有技巧都是为演绎人物、塑造角色服务的,其表演、唱腔要充分地贴合角色,这样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真正地做到“三位一体”。“表演艺术拼到最后,是文化的支撑”。我们的演员要在文化意识、文化自觉、文化高度上,把自己的生命与人物的生命呼应共鸣,浑然一体,一个新的生命才会跃然舞台,放射出生命之光。
总之,戏曲美就美在其综合艺术的魅力上,二度创作人员只有在导演的引领下,分工协作、共同创作的基础上,才能把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剧目呈献给观众,达到娱乐大众、教化观众的目的,让观众真正感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