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信息传播和交流模式的更迭。新媒体时代,微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各高校应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管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从容迎接微信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微信;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络成为人们通讯的主要手段,在手机媒体中,微信成为了最受当今大学生欢迎的手机媒体之一。微信的快速发展和其功能多样性已经构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部分,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迎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如何有充分利用微信的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效地应对微信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急需解决地重要课题。
一、微信的功能及特点
微信最大的特点是网络社交成本低。软件本身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费用为运营商所收取的上网流量费用,消耗流量较少,且在wifi环境下完全免费,因此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其次,微信开辟了多元化的沟通模式。微信不仅局限于手机的文字传输功能,还推出了了语音消息发送的新功能,在2014年10月,微信还推出了小视频功能,微信可以通过聊天界面和朋友圈发送小视频,随时随地分享眼前的世界。微信实现了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交流,帮助人们能够更加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此外,微信还具有强大的互动平台。微信朋友圈可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发表观点看法,好友可以在下面进行实时互动;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是微信独有的特色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关注者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内容。微友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自己感兴趣内容,在学习娱乐的同时,也能通过企业公众帐号更便捷地办理相关业务。
二、微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微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微信传播范围广泛,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微信没有时间地域上的限制,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实时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微信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使用者的隐私得到了保障,相较于日常师生的面对面交流,大学生更愿意在微信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教育者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师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良好的互动,有助于平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健全发展。微信所特有的“去权威性”,使学生以自己的主体视角去认知和理解教育者的实际活动和所表达的意义,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通过行动所体现出来。这时候,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者又都是受教育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微信也为大學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微信作为一种自媒体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微信的匿名性更是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不可控制性。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类不良因素的影响。微信的开放性使大学生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包含一些消极、错误的观点,对学生的原有的价值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微信的传播具有不可预测性。在教育主体运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受众,以及其所有受众的反映。信息在不断传播过程中,是否有更改或删减,都是教育者无法收集及得到结论的,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不确定性。
三、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完善公众平台的管理与运营
现如今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但都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各高校应致力于应组建专业团队,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精英等,为平台的有效运营提供保障。同时,要保证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多样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时推出一时事政治、校园快讯以及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内容,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扩大公众平台的影响力。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具有较强的运用微信的能力。教育者要认识到微信的优势,将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学校也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培训,使教育者更全面的了解手机微信的功能及运用,把握微信的优势和不足,做到彰显优点,避免不足。教育者要掌握主导权,对微信中大量的信息有识别和评论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提高其他领域的涉猎,掌握传播技巧和信息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接纳。
(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微信是一把双刃剑,为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有负面影响。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不良信息的时候能够识别并远离。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和使用微信。建立心理咨询平台,通过关注公众号,线上咨询问题,与老师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严莹.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J].中国报业,2013(10).
[3].刘际飞,吴惠.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着力点.思想教育研究[J].2015(12).
作者简介:李希(1988-),女,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已毕业),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