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云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21120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内容,主要介绍和分析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两个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学生学习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知道染色体在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科学史素材,体现了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认知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推进过程,而这也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生物科学史优化为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对经典实验过程的深入剖析,领悟实验的思路和方法,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1 知识目标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分析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完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知识构建。
2.2 能力目标 通过对科学家探索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类比推理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识实验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3.1 创设情境,激趣设疑,引入课题 展示某明星父子照片,请学生思考:父子间的相貌为何如此相像?由此引出“遗传”这个概念,并进一步拓展到“遗传物质”是什么?
教师指出: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与生物性状的遗传有着密切关系。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和话题,引发思考,激发探究的兴趣。
3.2 回顾对照实验,分析“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学生阅读“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内容,思考并讨论:①第一、二组实验说明了什么?②二、三组实验说明了什么?③一、三、四组实验又能说明什么?
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很容易解决前两个问题:第一、二组实验说明R型菌没有毒性,而S型菌则具有毒性;二、三组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也不具有毒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将R型活菌转变为S型活菌。教师适时点出,转化因子应该就是遗传物质,并带领学生对“对照试验”的相关问题进行复习巩固,如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由此提高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
设计意图:在历史经典实验相关问题的探讨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3 领悟实验思路,设计“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S型菌中含有DNA、蛋白质等多种大分子物质,到底谁才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呢?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在合作探究中,领悟到设计该实验最关键的思路: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艾弗里实验的过程,并“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原来,科学家和我们的思路是一样的!我们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索!教师及时作出肯定评价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艾弗里为何还用S型菌的DNA与DNA酶混合后再与R型菌混合培养?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后得出结论。
教师提出当时一些科学家所认为的“瑕疵”:由于实验技术的限制,艾弗里提取的DNA分子中还含有0.02%的蛋白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转化因子的探索设计,领会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深刻体会到科学家缜密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3.4 讨论相关资料,探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有没有DNA与蛋白质天然分离的生物呢?学生很快反应过来:病毒。教师提供以下素材:
资料1:T2噬菌体的结构 噬菌体无细胞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图略)。噬菌体非常微小,一个细菌细胞的大小是噬菌体的几千甚至上万倍。
资料2 T2噬菌体的生活史 T2噬菌体,专门寄生于大肠杆菌。据1952年之前的文献推测,噬菌体的侵染,开始于噬菌体对细菌的吸附(图略),然后自身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菌,在细菌内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结束于被侵染细菌的裂解和子代噬菌体的释放(图略)。T2噬菌体的侵染到裂解释放大约需15~30 min。
资料3: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 科学研究表明: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且仅蛋白质分子中含硫,磷几乎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学生阅读资料后,教师提出疑问:噬菌体是将什么物质注入大肠杆菌中的?你认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小组代表汇报后,归纳出三种可能情况:DNA注入,蛋白质在细胞外;蛋白质注入,DNA在细胞外;DNA和蛋白质都注入。
教师紧接着出示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①如何“追踪”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看它们是否注入大肠杆菌?②选用何种元素对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进行标记?能否同时标记?③多长时间后进行放射性检测较为适宜?④怎样使大肠杆菌和其他结构分开,以便于检测?
学生在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并及时给予适当点拨。而后,学生对该实验可能的情况进行分析、合理预测,并完成表格(表1)。
表1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可能方式及放射性检测结果预测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困惑于实际实验结果到底是哪一种。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介绍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师生共同将“我们”预测的结果与“科学家”真实的实验结果对比,得出结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将DNA注入细菌,将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胞外。所以,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为使学生进一步直观体验噬菌体侵染的具体过程,教师可播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画,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细节:科学家的实验中放射性不是简单的“有无”而是“强弱”之分,这是怎么回事呢?师生共同分析玻璃棒搅拌是否充分、培养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认同实验现象的理想情况与实验的真实情况有时会存在细微的差别。
设计意图:将科学史料作为探究素材,在问题串引领下,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进而得出结论,由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品质。
3.5 同化顺应,总结本课,形成概念 教师展示正常烟草和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的烟草图片,并告知学生:烟草花叶病毒中不含DNA,它的化学成分只有RNA和蛋白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其遗传物质是什么,并尝试自主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能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思路即可。最后,师生共同对科学家们所做的探究实验进行归纳、整理(表2):
表2 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师生共同总结: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抛出新的发现与现有结论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并再次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思路的重要性。
本节课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为线索,将生物科学史料转化为探究素材,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使学生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必须基于实证。同时,使学生理解艾弗里与赫尔希等科学家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即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分别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尤其是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教学中,笔者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通过相关科学史料的适当补充,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再以问题为学习的“脚手架”,鼓励学生一步步推理出实验的大致过程以及合理的实验预期,并与科学家的实验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科学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