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17-08-18 19:09戴蓓佳
财会学习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上市公司

戴蓓佳

摘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要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已得到逐步完善,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其次分析当下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提出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总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会计;公司治理

耸人听闻的安然事件后,美国率先发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恢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但扰乱资本市场的例子仍然触目皆是。在国内,绿大地舞弊、银广厦骗局、皖江物流造假等,激发了公众对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的质疑,造成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问题主要是政治、法律、经济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导致的,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影响因素都要通过内外部公司治理结构来发挥作用。

一、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秩序的有效运行,上市公司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将自身财务状况等信息资料向证券交易所和监管机构提交,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公众投资者公告。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其充分性、及时性和真实性。

公司治理又称作公司治理结构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狭义的公司治理是一种关于所有者和公司以及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权益分配和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正式或非正式、内部或外部的政策和制度来协调企业与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目前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又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内部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方形成的管理制约结构,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探讨。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现阶段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还是会在很多地方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上交所最近几年在对企业年报审核中发现,同行业企业在相同领域中的竞争中,财务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全部披露会使得企业处于不利处境。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公开时,往往不能真实有效地将对自己企业有优势的消息在合规合理的范畴内对社会公开,公开数量过多和吹捧于己有利的信息;然而在面对于自己不利的消息时却往往不会过多解释甚至避之不谈,这是对公司投资者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些信息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对企业发展状况产生误导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企业不能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企业的正常营运过程中:对企业股票价格有影响的事件不会及时地公布;对于上市企业股票价格的不利舆论消息,不能及时地降低谣言的影响,也未能及时向公众解释;不能及时对企业股票的价格出现的非正常变动做出合理解释。会计信息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其披露的时间,延迟披露会致使市场主体错失占据竞争的优势。研究发现国内的大多数的上市企业都能按时完成会计信息的定期披露工作,但仍存在重大事件不及时披露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投资者权益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会计信息披露最重要的要求是真实可靠。某些公司管理者当局为谋求自身利益,对真实信息故意歪解隐瞒,主要表现为:操纵利润,使用不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粉饰经营业绩;隐瞒资金去向,将这些资金用在公共义务上,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发布误导性消息,表述时模棱两可存在歧义,进行虚假的盈利预测,使广大的投资者不能正确做出判断,最终蒙受损失。2017年3月24日辉山乳业股价暴跌85%,1小时内市值蒸发322亿港元的消息骇人听闻,调查表明,辉山乳业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降低投资者信心,对资本市场的持续成长造成了巨大影响。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一)深化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股权结构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股权过分集中的现象,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往往是国有股,因此只有积极推行国有股减持,使得国有股和法人股在数量上悬殊合理,保证了股权的多元化的同时还能让其产生制衡的效果,才能避免公司被关键人控制的情况发生,为企业相关部门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帮助。优化企业股权结构,除了推进国有股减持的实施,还需积极引入新的投资主体,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我们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适当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国内机构投资者,使得更多人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评价、约束、监督;另外,应当建立员工持股会,鼓励管理层持股,提升员工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使得公司经营管理更加井然有序,会计信息披露更加透明高效。

(二)完善董事会结构,强化董事会职能

1.遏制“内部人控制”现象

股权过于集中,任选机制不合理,使得企业董事会结构存在缺陷,构成“关键人控制”情形。董事长、总经理岗位合并的现象在企业中仍有出现,有些企业中两个岗位即使分离,也只是名义上的,对参与公司治理的各方力量的有效制衡,有利于规模结构更为合理的董事会的建立。本文建议完善董事会成员人选机制的制衡机制,绝不能出现一人担当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情况,对独立董事选举的范围将采取更为严厉的监控,保证董事会的约束作用,以期得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第一,独立董事的推选方式应防止受到董事会、大股东的左右。我们可以向国外学习,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按常理来说不会对独立董事的选举产生任何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目标相一致。同时,充分考虑中小股东的利益,避免造成股权失衡造成权力分配不均的情况,从根本上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第二,增加其在董事会中的席位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通过研究美国的情况我们很容易发现:基本上在所有的企业里,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超过60%,而我国远远达不到这个比重。所以国内上市企业要充分的结合自身情况,根据需要调整独立董事的数量,合理的将控制权分配给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第三,建立合理的激勵约束机制。独立董事的薪酬如何确定仍然是个难题,既不能使其数量太少甚至没有,又不能过高使得独立董事无法在企业中独立的行使职权。因此,在制定其薪酬水平时要兼顾两方面的因素,编订计划和决策不能让董事会一者完全负责,这样才确保权利制衡和相关机构的独立性。同时,为了维护独立董事的弱势地位,政府也应该完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使其“大胆发声”,找到新的均衡点。在独立董事约束机制方面,国内经常采用的方式是证监会行政处罚,但本文认为由于上市公司数量庞大,过度干预有越权之嫌,投资者拥有更加有效的获取民事补偿的方法,从而形成由股东、 社会公众、监事会、证监会共同约束的新格局,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三)完善监事会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监事会并未带来人们所理想的效果,同制定的初衷还留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建议应该给予其更多的职权,能够让它充分的实现对股东大会的责任,并独立的处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地位之上,当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有违规行为时,监事会有权制止该行为的发生并究查其责任,切实保障其监督权得到实施。另外,设置独立监事能更好地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引进英美等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或借鉴日本的外部监察人制度,增加外部监事,从而形成新的监督约束机制。同时提高监事会成员整体素质,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有能力从复杂的会计行为中发现问题和疑点,尽快向股东大会和社会公众汇报有效信息,加强了制约的效果,达到高质量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叶建玲.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2(6):154.

[2]党丽萍.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307-308.

[3]王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06):186-187.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