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红色文化育人平台的搭建及实践研究

2017-08-17 22:16肖绮鸣
卷宗 2017年19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肖绮鸣

摘 要:本文以开展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探索研究,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提出新时期的红色文化要丰富表现形式与內容,以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与艺术元素的共性和内在联系;同时,结合艺术专业特色及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赋予红色文化艺术特色时代感,只有符合时代节拍、推陈出新,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新的生命力,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艺术专业特色;红色文化;高校思政教育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的文化,它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与实践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与实践,根据每一时期的不同特点不断地选择、吸收、融合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它包括革命历史遗存的遗物、遗址、纪念性建筑、纪念地等物质表现形式,及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等精神表现形式。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研究多以理论型研究为主,例如核心价值、意义、作用等,或多以局部地区,如陕西、陕北、甘肃、江西等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纪念地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为主,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红色艺术教育在影视、歌曲、著作、旅游等相关教育方式都有专门的实践研究,但相对美术类作品则比较匮乏。为了能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途径方法,充实其理论研究成果,构建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红色文化育人平台,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显示十分必要和紧迫。

1 红文化在教育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红色文化内容的脱离实际和具有泛主题倾向,把红色文化简单定位于革命文化或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观念的陈旧和教育方式使红色文化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多以宣讲、参观、纪念等教育方式是传统思想教育范式的弊端。同时,要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思想冲击与变化,以及对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迫切要求我们对红色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创新。

1、红色文化主题相对局限,红色文化资源在局部地区比较丰富,但其以外区域的这方面资源相对较少,加上传统思想教育枯燥的学习方式,使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涵一知半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同时,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宣传,狭小的主题范围空间,陈旧又过于单一的学习方式让人高校学生及青少年群体难以接受。

2、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创新的传播模式,部分学生及青少年甚至认为红色文化过时,只适用于过去的一定时间范围,没有传承和了解的必要;还有的人把红色文化简单的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与价值。

3、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主题传播出现庸俗和歪曲的问题。为了带动旅游及消费,一些传播者不尊重历史,以野史、艳史吸引人们注意,或是为了商业目的夸大、恶搞红色文化的精神和内容,哗众取宠,使高校学生及青少年群体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有所偏差,是对历史的亵渎。

4、艺术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面反映积极的思想情感,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作品,对社会和人民产生正能量。艺术类学生是未来从事艺术工作、创作艺术作品的主要后备军,受其专业思想的影响,使得艺术类学生具有一定特殊性。从实际和本质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对策进行改进和创新。

形成以上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红色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定位没有把握准确所致,因而在实践层面上必然出现不足与缺陷。建设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红色文化育人平台,把红色文化内容及精神内涵渗入在高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 构建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红色文化育人平台的意义和作用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时曾说过:“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 [1]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结合艺术的表现方式可以发挥感召、教育和引导的功能,其传播范围、影响作用、渗透能力,使我们必须重而视之。艺术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与积极的思想情感,正面反映生活本质,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优秀作品,对社会和人民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艺术类学生作为未来文艺工作的重要传播人,加强其综合素质及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实现文化育人。结合文艺传播功能与特点,根据红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遇到的问题,研究构建具有艺术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并继续开拓创作思路,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材料,结合艺术专业特色及各种美术表现形式,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2、可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针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征,以专题教育方式结合其所学专业技能,通过教育活动设计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同时,还能增强同学们理想信念,塑造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氛围。

3、发挥教师党员的带头作用,实现党员师生的协同。随着不同时期的变化发展,教师党员需时刻体现先进性意识、示范性意识,做好先锋模范作用。以红色文化教育为契机,加强师生思想交流与专探讨,双促进、双发展,最终实现“自我创新与蜕变”。

3 建设育人平台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以及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高校艺术类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该群体喜闻乐见的模式传播红色文化。运用各种手段努力创新文化活动方式,以增强其感染力,为高校的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1、发掘适合艺术类学生的红色文化资源,选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结合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和利用重大事件,使红色文化的内容与同学们的心理情感相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例如,以文化衫及周边产品设计、漫画制作、外出学习考察、革命基地写生、速写、书画、书法展现等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进行设计或创作,能促使同学们主动去了解这些创作元素的背景情况,挖掘符合命题要求的素材和资源。

2、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增强视听效果和感染力;结合现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对原有的红色文化内容进行重新的演绎和诠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积极改进、探索、发挥红色文化的影响及有效渠道,增加其趣味性与感染力。

3、师生建立红色文化宣传、学习阵营。以革命根据地、纪念地、雕塑作品等实物宣传为手段,结合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和线下实体活动联动,扩散宣传力与影响力。例如,開展宣传教育活动、文化沙龙聚会、专业比赛、教育展览等,然后再通过博客、微博、QQ、微信,进行宣传与推广。同时,还可将党章党规、党的基本知识和想政治教育重点学习材料、红色文化宣传材料及时上传,提供便利有效的学习党建知识的途径,让资源互补共享,加强横向联系,提高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效率,开辟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新阵地。

4、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示范、尽责。面对新时期历史特点,如何使高校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革命精神,或是伟大人物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作风,对于高校校园来说,需要教师党员以自身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热情与爱心服务学生,以丰富的学识教育来指导学生党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是活动成效的质量保障。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力求将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文化教育相结合,以专业教育为载体、以文化教育为重点、以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对高校艺术类综合素质培养,使其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 创新与实践成效

1、以思想教育、美术教育等先进思想指导实践,结合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和利用重大事件,用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学习活动促进高校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推动学生学习与自我学习,有利于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使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价值,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创新。

2、校园文化艺术工作管理机制创新,通过多样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生动与吸引,更易于宣传、推广、交流,从而扩大红色文化的学习范围和影响力度,有利于形成了全员参与、互动式学习管理模式。

3、深入推进党组织活动创新,开展具有艺术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为加强师生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平台,不断拓宽党员教育思路。只有符合时代节拍、推陈出新,才能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保证党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新的生命力,红色文化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为艺术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精神支持。所以,必须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方式,结合各地区、各高校的特色地域与突出特点,以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红色文化育人平台的建设方法为借鉴,开展红色文化的特色教育、教学,强化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领会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品质与质量。

引用文献

[1]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09-13/doc-ifxhupik6790674.shtml《习近平谈文艺:弘扬7种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

2、王志强、黄凡,《赣南苏区红色艺术的价值探索》,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8月第35卷第4期;

3、黄小娃、吴宏敏,《苏区红色文化下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五期。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