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更好的自己,向往着更好的生活。技能交换通过与不同人的链接与交流,提供一个认知自己,认知世界的机会
用时间换服务,用技能交朋友。技能交换已经慢慢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
“交换”实在是一个古朴而温暖的词语。有些事物的价值,本就无法估量。而在一种没有估量的交换中,我们也许能获得某些纯粹的东西。
技能交换,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掌握的技能交换别人掌握的技能,各取所需,以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学习提升,这种方法学习,类似于教育学中的同伴教学(Peer Instruction),过程相对愉快,灵活性、自主性、针对性强,适合年轻的学习者。一方面是交朋友,一些年轻人,例如大学生或者到陌生城市打拼的年轻白领,通过这种方式结交不少新朋友,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在以前,不管你是雇一个设计师、请一个木匠还是报个西班牙语学习班,都要付钱才能享受这些服务。但是现在,你能想象可以用自己的时间来付帐吗?你给别人提供一小时的服务,相应地,你就可以享受一小时别人提供的服务。这恐怕就是技能交换开始流行的原因之一。
技能交换也给人提供了改变自己的机会。如果没有环境、资源和圈子的限制,想学什么就能学到什么,想认识哪个领域的达人就能去认识,你想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如果学习不像是苦行僧一般要强迫自己,而是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轻松愉快,像私人定制一样学自己需要的,你会期待怎样的成果?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更好的自己,向往着更好的生活。技能交换通过与不同人的链接与交流,提供一个认知自己,认知世界的机会。
技能交换过程中可以充电、交友、实践
技能交换因何而火?心理专家杨铮这样说:“现在职场甚至大学中需要的技能非常多,不甘心原地踏步的人一定需要不停学习,基础的如office系列的使用,高级的如iOS编程,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任务,需要快速学习去解决,也会遇到想突破现有的工作,但是苦于缺少某样技能,尤其是在大城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和职业成长期的白领对技能增长是很有需求的。”
另外,技能交换可以拓宽人们的交际圈,满足认识新朋友的需求。对于离开家乡求职求学的人来说,大多面临一个问题,原本的社交圈留在家乡或者散布全国,自己被局限于同学和同事的关系中,社交圈往往很窄,并且同质性很高,感情上难免有些孤独,业余生活也略显单调。大城市容易出现“剩男剩女”的原因部分由此导致。有些人人通过QQ群、微信群、豆瓣等进行线下活动认识了新朋友,技能交换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会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可以帮助找到同质性不是很高,又有着类似价值观和追求的人。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实践。在交流的过程中,在试图向别人阐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原本在学习中的不足,别人也能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新的视角。
尽管技能交换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限制,比如:进行技能交换的时间、精力的成本较高;试错和筛选对象成本太大;很多人难以很快接受线下和陌生人见面,担心安全隐患;难以进行长时间系统性的学习……但各种小范围内的技能交换线下聚会依然备受年轻人青睐。此外,各种以技能交换为目的的网络应用此起彼伏,人们可以通过APP联系到自己所需的技能。社交从线上到线下,从熟人到陌生人,从宽泛的娱乐到有更加细分的目的,这或许是一种趋势,是一种未来。
不用钱,用另外一种标准来衡量一项服务
在美国,有一款很受欢迎的上线应用TimeRepublik可以让你体验技能交换的功能,App的联合创始人之一Gabriele Donati说:“这款App里面基本上是不考虑金钱交易的。”
TimeRepublik测试版的用户之一是一位来自纽约的样式设计师,她本想要在App上找人帮忙建立一个自己的证券投资组合。而另一位用户是计划要结束修道生活的缅甸僧侣,他雇了这位设计师来帮自己在Skype创建一个新的面貌和身份。一方面,那位僧侣通过在意大利传授冥想课来给样式设计师付钱;另一方面,这位设计师用换来的一个小时雇了一位图标设计师来帮自己创建了个新标志。
这个平台上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服务,包括水管安装、遛狗、公司法律咨询等等,这些服务的衡量标准是所花费的时间,而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里的价格。Donati说:“我们是时候开始用其他标准来衡量一项服务了,不能只从简单的金钱交易角度来衡量。我认为人们现在也开始意识到,其实我们在忙碌的物质世界中丢失了某些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交流。”
他认为人际交流是社交网络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能够让人们互相帮助、互取所需、互相团结,建立起一些真正的人际关联。他说:“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创建一个虚拟的角色性格,发一些生活照。但其实,人们对于这样的生活已经有些厌倦了,因为这些所谓的社交并没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通常用户经过几次的技能服务交换之后就会逐渐熟络起来,成为生活中的朋友。
Donati说:“只要你建立起这种关系之后,就不用再刻意地去维持了,这就是它的优点所在。因为用户之间已经建立起那种很好的社区邻里关系了,他们会很自然地相互分享、相互帮助。”
同时,它还能够将那些素未谋面的人聚集到一起,带来不一样的交流或思想碰撞。举个例子,有位用户是来自旧金山的退休图像设计师,他为那些摩洛哥的青年创业家设计了公司的宣传单。Donati说:“以前没有这些技能交换、人际交流平台时,我们都是互不联系的,每个人都是陌生的个体,但是现在TimeRepublik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那些神奇的交换故事
设计师Lukas Sommer分享了他用自己的网站设计能力交换周游世界旅行的故事:“我決定用技能交易代替为了钱工作。即使我的确需要钱,至少我网站上陈列的所有项目还都是技能交易项目。这是一个实验,它来源于我对以前的生活方式和我感受到的过于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生活状态的降级。这让我感觉买的东西更少,通过交换获得的更多。如果你真的降低期望做好一份工作,收获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慷慨。”
他的技能交换包括:曾在莱顿大学的莱顿天文台工作一个月。“我收到了来自Universe Awareness 的邀请,那是一个发展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对科学更感兴趣的非盈利组织。这是很有趣的工作:和一群创造不可能的人一起工作,一起创造知识和开阔视野,研究我们的宇宙弄明白这一切的来源。”他也曾为新西兰的社区回收网络工作,在 Auckland 附近的一个岛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建了一个网站。
目前大部分技能交换网站本质上采用的“货币”都是时间,是服务。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来为技能交换提供更多可能性。城市越来越繁华,越来越多高楼大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屏幕,还可以到线下。
比如安莹,她是大学老师,业余爱好艺术,擅长手绘。她想学古筝,在技能网站上,她寻找到了一位弹古筝的姑娘想学绘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彼此约定时间线下见面,每个月会固定两天时间互相学习,体验不同的爱好带给的新鲜感,找回自我价值的存在感。
自由职业者伍语分享了自己的技能交换:“我的第一个技能交换对象是我在一个微信群里找到的,当时群里说需要找一个懂微信运营的人帮一个花店运营写文章,这是我感兴趣并且可以做到的,我很认真很用心地去做了,最后就得到了这份工作。”后来,她用自己微信运营经验成功交换,成为一家客栈的体验师,用文章换食宿。
技能交换有时是互相交换技能,有时也是在创造另外一种生活。重要的是,参加技能交换的人们,都想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都想对人生多一份体验。
忠于无用而自由的灵魂
出镜人物:朱雅婷
朱雅婷,人称小雅,现为东家·守艺人APP做内容运营。业余时间致力于组织周围的人做技能交换线下活动,已经坚持了多年。她有一个微信公共号:末末Silvia。会发布一些技能交换的相关帖。
《中华儿女》:小雅你好,简单介绍下你的个人经历好吗?
朱雅婷:我大学期间在温州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但因为我一直特别喜欢写作,所以在大二那年辅导员推荐我去当地的报社实习,撰写海外留学生专栏后,我打算毕业回到杭州,找当地的报社工作。毕业前夕,我花费了四个月去美国参加赴美带薪实习的项目,先是在游乐场工作,后来中间也去了西班牙餐厅和蛋糕房,最后一个月是旅行。回国之后我就真的去了报社工作,从《杭州日报》到《浙江日报》,在传统媒体实习了大半年,后来进入吴晓波的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工作。目前我在东家·守艺人APP做内容运营,负责撰写编辑手艺人的采访稿。
《中华儿女》:翻看你的微信号,发现关于技能交换的帖子很多,看得出来你是一直在用心做这一件事情。最初是怎样一个因由,让你有了做技能交换社交圈的想法?
朱雅婷:当初做技能交换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还在蓝狮子。有一天有一个同事告诉我她想学西班牙语,她自己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所以想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能交换一下。其实技能交换这个概念在国外非常流行,也和当下的共享经济很匹配。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把这个活动发在了豆瓣上,结果有特别多的人响应,便开始建立了QQ群。有了QQ群之后,就想着还是有一些当面分享的活动,彼此介绍自己的技能,一来可以社交,二来碰到合适的人也可以互相留意对方,约好一起学习。当时群里的活动比较随意,有登山的,有做菜的,有画3D立体画的,有分享思维导图的……基本两周一次活动,每次一个主题。后来图书馆的人找到了我,当时生活分馆正在建立。工作人员带我见了馆长,馆长告诉我说希望有很多草根或者普通人能来这边分享技能。于是,我才下定决心要好好做。
因为前期的积累,我和最初参加活动的人都比较熟,就把有意愿的人召集在一起。然后做一个系统的课程规划。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很庞大的想法,在做的过程中,别人也会给我意见,期待我能做一些事,所以我才有动力去坚持做技能交换,因为我觉得技能只能分享出去才能有更大的价值,而且能碰撞出很多好玩的事。年轻人聚在在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会让一个人产生发自内心的那种踏实的感觉,不会把生活搞得特别慌乱,缥缈。
《中华儿女》:你本人和网友进行过那些有趣的技能交换呢?能分享一下吗?在这些技能交换过程中,你是不是获得了预期的技能呢?在技能以外的收获有哪些呢?
朱雅婷:我跟一个学插画的女孩约定过一起交换技能。我要试试这个事情才能知道其中的困难。我们是用学吉他换学插画。第一次见面约在咖啡馆,我背着吉他去见她,为了能教她,我还提前做了功课,从基础的吉他的一些构成说起。不过最后其实我们是属于技能交换没有成功,但是成了互相欣赏的朋友。至于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每个技能背后都有很深刻的系统和逻辑。有的人会用但不一定会说,而且技能交换可能和两个人的时间都有关系。很多人在交换中可能会像我一样,试了一两次后就坚持不下去。不过群里也有成功的案例。还有一点很有趣,技能交换的第一个管理员是个男生。后来在我们的接触中他成了我先生。我们互相切磋厨艺,他会教我一些甜点,我可能会教他一些文案之类的。大概有这样的关系才有长期稳定的技能交换。更多的人愿意去吸收,学习知识,所以图书馆的分享课一直有非常多人报名。
《中华儿女》:你们不仅仅是网友之间的技能交换,还有一些线下活动?做这些线下活动时参与的人年龄分布有过大致注意吗?比较好奇参加技能交换活动的人(包括线上线下)的年龄层以及职业?你认为哪些群体的人更愿意参与分享技能交换?
朱雅婷:愿意分享的大多都是比较有理想和“公益心”的年轻人。有插画师,有调酒师,有花店老板,有旅行达人。他们的时间相对自由,分享欲望比较强。因为把线下活动的地点安排在图书馆,所以人的年龄层比较宽。我这边公众号多是年轻人报名,但图书馆中老年人也很多,他们的学习欲望很强,也常来听课。职业的话比较宽泛,从公务员到医生到IT到退休人员,各个年龄阶段,各个领域的人都会有。毕竟“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学习欲望,我们也不会在年龄设限。
《中华儿女》:做技能交换圈几年了,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哪里?
朱雅婷: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我认识了很多人。各行各业比较好玩的,有想法的。我們一起参与做一些有趣的事,比如说我们会去山野进行酒瓶创造活动,只要有想法,就能被执行。而且做公益能让别人受益的同时,满足自己的内心。我获得了几年图书馆的优秀志愿者,忽然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对社会有帮助的事吧。
《中华儿女》:我看你的一篇文章说,未来你会把技能交换往NGO的方向发展,以前你在组织活动时也会强调免费,如果有一天它真的成了你想象中的NGO,那么它会拥有哪些特质?哪些是它关注的方向?现在的它与你理想中的它还有哪些差距?
朱雅婷:其实现在已经是NGO的平台了,目前我们组织公益分享会的次数超过200次,今年是第四年。与图书馆合作,把想分享的人和想要学习的人聚合在一起,自己成为扮演桥梁的角色,享受过程。它的特质:免费好玩全民化。它的目的:通过技能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一些改变,通过不同技能的分享,为更多的人打开一扇窗户。它与我想象中的差距在于和商业的融合。长期局限于图书馆可能不够开阔,我希望能够更开阔。比如会有线下大规模好玩的技能交换会,能够结合商业,与很多人共同做一些有纪念意义和有影响力的事。
《中华儿女》:做技能交换这件事情,你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让你持续乐此不疲坚持下去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技能交换的吸引力何在?
朱雅婷: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忠于无用而自由的灵魂。有一些事并不是你一开始就想好要做,但当你开始做了之后就会有一份责任心想要做到底。不为盈利,只要能让很多人从中受益,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为大家留下一些美好生活的缩影就好,说不定还能促成一些有趣的合作。我已经因为这个项目认识现在的先生,所以我收获了太多。我会继续做下去,也是因为我自己有很多好玩的idea想要实现吧。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