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赋章
江苏省泰州市粮食局:“四个结合”推进大走访大落实
文/卞赋章
江苏省泰州市粮食局把大走访与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干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粮食工作相结合,力求善做善成,得到群众肯定。
在泰州市组织的“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和江苏省粮食局开展的“百库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泰州市粮食局把大走访作为锻造机关干部作风的一次检验、整改的机会,要求真正做到民情在一线掌握,作风在一线转变。
突出领导带头。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每人走访了20个农户、1个基层粮库、1个加工企业、1个种粮大户,切实把上级的部署要求、政策支持、关怀温暖带到基层去,把基层和群众的意见、企业的呼声需求、解决矛盾问题的意见建议带回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密切联系群众。大走访不走形式,直面问题。为深入了解基层镇村组织、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在粮食收购和烘干设施建设方面的诉求,泰州市粮食局分别在靖江市、姜堰区、高港区召开镇村干部、涉农相关部门、部分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参加的问题会诊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级干部、农户的意见和建议,答疑解惑,现场会办提出的问题,做到了解问题在一线、研究措施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严格工作纪律。走访过程中,走访人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十项规定,轻车简从,自带干粮,不在走访对象和走访村、企业就餐,不干扰基层工作,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以良好的纪律保障大走访活动健康推进。
引导机关干部把大走访作为农家课堂,加强学习锻炼,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着力提升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沟通群众的能力。做好预习,大走访开始前,组织走访人员培训,帮助机关干部了解所走访对象基本情况,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传授经验,有针对性地提高机关干部与群众沟通的能力,使走访人员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同时,每次走访结束后,开展走访情况交流,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通过走访锻炼,机关干部沟通群众的能力得到提升。
锻炼分析研判问题的能力。大走访活动既要发现和摸清问题,又要分析和梳理问题。在前期走访过程中,粮食局机关干部共收集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13 3个,通过综合分析,逐项梳理,分清共性、个性问题,理顺问题解决主体关系,研究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升机关干部分析研判问题的能力。
锻炼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大走访大落实的关键,引导机关干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通过会商会、会诊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形成解决问题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坚持时间节点倒逼、责任落实倒逼,承办人员多次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和建议,反复完善整改措施,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切实可靠的解决措施,并迅速抓好工作推进,促使机关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泰州市粮食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搞花架子,不做无用功,摸实情全面见底,查问题查深查透,补短板补准补实,全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走访过程中种粮大户反映的“卖粮难”问题,泰州市粮食局本着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的态度,着力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全市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规范(试行)》,从检验、作价、结算、投诉等八个方面进一步规范粮食收购行为,做到收购工作有标准可依、有规矩可循。在全市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中开展“粮食收购规范化库点创建”活动,专题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序时进度,要求2017年全市所有政策性粮食收购企业必须全部达标,对年底考核验收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措施。二是抓好粮食订单落实。在全面调查粮食规模种植情况基础上,大力推进小麦订单落实,目前泰州市国有粮食企业已与种植大户签订小麦订单60多万亩,占全市规模种植面积的60%。三是抓好宣传监督。在所有政策性粮食收购企业入口的醒目位置,建成统一设计的粮食收购公示宣传栏,将粮食收购的政策法规、质量标准、作价办法、服务承诺和举报电话,全部向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国家粮食政策执行到位,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针对群众反映的“粮食烘干能力分布不均”问题,泰州市粮食局积极回应基层诉求,为民解忧。一是协调编制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烘干)建设规划。会同泰州市委农工办、农委、财政局,开展《2017-2020年区域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烘干)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力争用四年时间,实现区域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二是协调建设粮食烘干中心。帮助靖江市新桥镇种粮大户,协调解决粮食烘干中心用地规划等问题。加快推进靖江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日处理850吨烘干设施的建设,确保今年夏粮收购前投入使用,基本解决靖江东部乡镇种粮大户粮食烘干问题。三是协调推动为农服务综合体均衡布点。结合高港区为农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规划,主动协调该区商务局、农委和胡庄镇,加快推进粮食烘干设施配套建设。高港区确定今年在胡庄镇规划建设1~2个为农服务综合体,建成后可基本满足当地粮食烘干需求。
针对其他涉及粮食工作的个性问题,主动介入,出谋划策,积极促成问题解决。兴化市戴窑镇锯家村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拟投资建设粮食仓容设施问题,泰州市粮食局通过充分调研、多方协调,最终形成由一家米业公司租用该村土地,投资新建5千吨仓容的解决方案,既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也解决了米业公司用地不足的问题。
泰州市粮食局坚持两手抓、两促进,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升粮食工作水平。
1.做好夏粮收购各项准备。通过建、修、销、调、租等途径,全市国有企业夏粮收购期间可投入仓容60多万吨,确保守住农民有粮卖得出的底线。提前备好收购场地、计量器具、检化验仪器等,及早组织开展质检、收购结算、保管等一线人员的业务培训。主动加强与农发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多渠道筹集收购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兑付农民售粮款。全市粮食主管部门通过现代与传统方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组织人员深入乡镇、田头,广泛宣传粮食收购政策,介绍当前市场行情、解答农民疑惑。
2.推进“粮安工程”建设。
加强粮食品牌建设,积极实施“泰州好粮油行动计划”,不断放大兴化大米、姜堰大米、引江河大米、苏三零面粉、五得利面粉、益众油脂等粮油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打造十分钟“放心粮油”消费圈,由点拓面、扩大覆盖,优化建设更加安全、便捷的粮油消费环境,保障群众放心消费。积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项目,打造国家级粮食监测网点,提升粮食质量监测能力,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区域粮食质量安全。筹建江苏省粮食交易市场泰州分中心和兴化市大米交易市场分部,形成南有南方小麦交易市场,促进形成北有兴化大米交易市场分部,中有泰州粮食综合交易分中心的市场交易格局。
3.强化粮食市场监管。实施市场监管提升工程,构建“监测、检验、监管”三张网,构建执法规范、响应及时、应对有力的粮食市场监管体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着力推进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和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建设,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提升粮油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4.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通过推进粮食烘干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市已拥有粮食烘干机1558台套,装机容量2.23万吨,烘干处理能力达到单季粮食产量的62%。国有粮食企业烘干服务中心以优质服务、优惠价格,为农民提供烘干服务,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提升全社会粮食烘干服务能力,帮助农民解决晒粮难问题。推进粮食产后服务综合体建设,开展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五代”业务,为种粮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