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楠 李坤
聚焦主业 主动作为 做好市场化趋势下的夏粮收购信贷工作
文/李楠 李坤
2017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做好夏粮收购信贷工作对于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出台了夏粮收购信贷政策,强调要聚焦主业、主动作为、夯本固基、坚守底线,继续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体要求,积极采取“靠政策、靠政府、靠客户和控风险”的“三靠一控”的信贷策略,全力做好政策性和市场化收购信贷资金的供应和管理。理解和执行好今年的夏收信贷政策,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当前正值国家收储政策过渡转换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期、各类收购主体竞相发展期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重建平衡期,粮食收购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要强化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服务实体经济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理解和把握夏收信贷政策。
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农发行聚焦主业、提升站位。“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的根基是实体经济,金融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能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做好粮棉油信贷工作,始终是农发行不变的历史使命,是立行之本,发展之基,更是农发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着力点。支持夏粮收购是今年粮油信贷工作的第一场大考,各级农发行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提升站位,秉承家国情怀,以支持夏粮收购的工作成效,践行政策性银行的办行宗旨和责任担当。
顺应市场化改革要求农发行全行上下认清形势、主动作为。2014年以来,国家开始启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特别是2016年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为主要内容的玉米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清晰,明确要完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逐步实现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同时,对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价格弹性,使国家最低价收购更贴近市场价格。这就要求各级农发行在夏粮收购中,既执行好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又把握好市场化趋势,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做到执行政策和防控风险的有机统一。
应对夏收形势要求,各级行统筹协调、分类施策。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从夏粮主要品种市场形势看,小麦和早籼稻均供大于求,国内外价格倒挂局面尚未改变,“麦强粉弱”、“稻强米弱”依旧突出,粮油加工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粮油
信贷保收购和防风险的压力依然很大。针对复杂的形势,一方面要坚持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导,为夏粮收购托住底;另一方面要统筹做好预案区和非预案区、主产区和主销区、政策性和市场性收购工作,确保不因农发行工作原因出现“卖粮难”和区域性重大风险。
为了应对今年夏收的新形势,农发行提出了“靠政策、靠政府、靠客户和控风险”的“三靠一控”信贷策略。执行好信贷这项策略,就抓住了夏收信贷工作的“牛鼻子”。
一是紧紧依靠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解决夏粮主产区的收购问题。政策性收购贷款既是农发行履行政策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优质的信贷业务。虽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已经到了触顶回归的阶段,但仍然是解决夏粮收购信贷资金需求的最优选择。必须积极主动落实好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努力扩大政策性收购的市场份额。
二是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增加贷款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出资建立粮食担保公司、共同担保基金和信用保证基金等企业融资增信平台,促进政府参与市场性收购的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出台的地方调控政策,加工企业奖补政策等,解决好灾害引发的低质粮收购问题。
三是紧紧依靠优质客户,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客户是执行政策的载体,优质客户是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大力支持央企、省属国有及其控股的粮食骨干企业,行业排名靠前、经营效益好的民营粮食企业掌控粮源。要主动维护好现有客户,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新准入的市场性收购客户应符合优质客户标准;对不讲信誉、挤占挪用、扭亏无望的小弱散客户要适时退出。
四是控制好贷款风险。夏粮品种的市场性收购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把风险防控放在首位。要落实好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强化信贷风险监测,及时处置化解不良贷款,确保夏粮收购不发生大的信贷风险。
在预案区,坚持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导,市场性收购为有效补充。积极促成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及时足额保障最低收购价收购资金供应。按照“四个共同”的原则,配合中储粮公司和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委托收储库点的认定工作。加强对委托收储库点的资信审核,重点审核委托库点是否在农发行开户,核实《企业信用报告》真实性,重点关注企业近三年有无不良记录、资产抵押情况和对外担保情况,重点了解企业是否涉及民间融资、有无经济纠纷等问题。提前发放收购铺底资金,畅通资金结算渠道,确保做到“钱等粮”。对于国定、省定扶贫县的贷款,协调中储粮公司开辟对贫困人口售粮的绿色通道,及时做好资金供应,提升粮油信贷精准扶贫成效。在做好政策性收购的同时,按照以销定贷、优质优价的原则,通过推动产加销衔接,支持优质小麦收购;配合地方政府制定低质粮收购的应急预案,依托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做好资金供应,防止出现区域性卖粮难问题。
在非预案区和预案未启动区,重点用市场化收购来解决夏粮收购资金供应问题。顺应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探索支持市场化收购的新路径,争取在信贷投放总量、优质客户数量、信贷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新的提升。积极推进粮油信贷客户群建设,按照“保收购、调结构、成主导、重质量”的原则,加大对优质战略性客户的营销和支持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创新信贷服务,借鉴东北玉米收购信用保证基金的模式,研发信用保证金贷款产品,逐步建立小麦和稻谷市场性收购风险防控的新机制,为企业融资增信创造条件。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延伸产业链,以核心企业为依托,支持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促进产销衔接和全产业链发展。
防范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在夏粮收购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保收购和防风险的关系,一手抓资金投放,一手抓信贷风险防控,确保政策性信贷资金放得出、管得住、有效益。
一是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
坚持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发展自信,坚持“钱随粮走、库贷挂钩”的基本原则,强化对企业物资流和资金流的监管,积极推行“互联网+封闭管理”,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封闭管理的工作措施。
二是加强信贷全流程管理。要把好客户准入关,坚持“老板好、体质好、经营好、管理好、信誉好”的“五好标准”,防止企业带病准入 ;把好贷款发放关,坚持“理性收购、把握节奏、分段放行、小额勤调、加强监管”的原则,掌握好贷款投放节奏;把好资金支付关,重点加强辅助账户资金支付监管,防止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把好库存管理关,特别是加强委托收储库点管理,确保库存数量真实、质量完好;把好回笼收贷关,严格贷款“双结零”管理,对上年度夏粮贷款未按期结零的企业原则上不发放新的收购贷款。
三是加强市场化收购风险管理。市场化收购业务要做到“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落实一定比例真实有效合同。积极落实贷款担保措施,努力做到企业资产应抵尽抵,发放信用贷款原则上应落实一定比例的企业自有资金或风险准备金。加强大额贷款和风险贷款监测,发现风险隐患及时进行处置。强化粮食信贷队伍的作风建设,守住管理的风险底线,操作的合规底线,做人的道德底线,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