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注壶造型演化的渊源探研

2017-08-16 02:11耿孝臣
雕塑 2016年6期
关键词:陶瓷

耿孝臣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寿州窑注壶造型发展状况的调研,在分析寿州窑注壶艺术特征的同时,对其造型演进的因素进行梳理,进而对寿州窑注壶造型演化的过程进行探究,以期从中发掘寿州窑注壶造型演化的渊源。

关键字:寿州窑、注壶、造型、演化

艺术造型的發展变化,是和人类思想意识紧密相关的。因此,研究某种产品的造型和装饰,如果不是从哲学精神的高度去审视传统造型艺术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机制和内在原因,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传统造型艺术中那神奇的艺术形象所要阐释的真正含义。对于注壶陶瓷烧制艺术这个传统造型语言来说,也是如此。研究注壶造型艺术的过程,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可以对古代的文化历史空间有一个认同,从而进一步探寻当时人们所要表达的设计意识形态以及审美取向。不仅如此,探究古代工匠设计思维的渊源,对当下注壶造型艺术设计与制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寿州窑陶瓷的艺术特征

寿州窑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据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寿州瓷黄,茶色紫。”可见寿州窑当时已经声名显赫。在继承隋代技术与工艺的基础上,唐朝时期寿州窑开始烧制黄釉瓷器,历经百年传承,成为唐朝的著名窑口之一,同时也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寿州窑位于安徽淮南市,目前有上窑医院住院部、高窑、管嘴孜、东小湾、余家沟共5个窑址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曾经形成过面积巨大的窑场,早期的窑场则延续有几十里。寿州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烧制的陶瓷样式逐渐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产生了多样的品类以及丰富的造型样式,融合了包括茶、酒、祭祀等活动在内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的器型。由于各种外来因素与文化的不断交融、变迁,使得寿州窑陶瓷器具的局部造型需要不断进行着调整以与之相适应,从而形成了诸多的新造型。寿州窑陶瓷多是拉坯成型,胎体较厚,展性好,质地软,可塑性较强,便于塑形,且硬度较低,易于雕花与刻纹,这些条件使得寿州窑陶瓷具有可进行装饰和艺术加工的创意空间。其上的装饰手法有雕花、对印肌理、半浮雕绳纹和贴花等,并且在陶瓷表面使用“化妆土”,以提升其艺术品味。在烧制工艺上运用素烧成型的同时,使用匣钵烧制,大大提高了成品的品质和产量。烧造的产品种类有:高足盘、四系瓶、注子、碗、杯、瓦当、玩具等等。其中注子的造型是以前所不曾出现的新样式,对于寿州窑的陶瓷造型来说,创新变化都显得非常至关重要。

二、寿州窑注壶造型与功能演进分析

寿州窑的注子造型在唐早期才出现,中期起开始普及,早期的注子造型基本特征是短颈、鼓腹、短流、无壶把,或带壶把上端齐壶口(图1)。早期壶的造型并没有壶把、流等附件,外形与瓶的造型类似,新石器时代在原始先民的定居生活开始时,为了生活的方便,发明制作了各种形制的陶壶、陶瓶,用于储水、煮食、贮存等。当时的壶、瓶大多数体量较大,基本特征为深腹、敛口,其中有的敛口带系子,主要是用来盛酒或粮食。从寿州窑注子与四系瓶的造型对比分析来看,我们发现注子的整体造型完全依托于四系瓶的造型而存在,注子是广泛地借鉴了四系瓶器物的造型转化而来,虽然在模仿同品类造型,但并不是完全模仿,而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许多造型只是在比例与细节部分可能根据材料特性进行了修改,但都脱离不开其主体四系瓶的造型特征。寿州窑的注子的流和壶把都与其使用功能的动作相对应,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而逐渐成为固定的模式,成为壶类器造型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造型也应该都是源于四系瓶的系子。寿州窑的注子的壶把从目前所见来看,总体造型主要有圆体状环形、扁带状方形、扁带状环形等,且多为双体造型位于壶的口部或肩部,是与壶的肩部与口部主要的连接方式。壶的把与壶体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口腹相连、颈腹相连和腹腹相连,又分为偏上型和居中型等。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四系瓶的系子的加大形成壶把,与壶的主体因连接位置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整体造型形态,在图2中,此对比较为明显。壶把对面的系子则演化形成流,目前所见寿州窑注壶的流造型大致为圆直流而且较短。壶流短与其使用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流的位置往往低于本身壶口,不易溢出,方便注壶内液体倾倒,同时可以使注壶内所盛液体不易落入灰尘。寿州窑注壶造型在演化的过程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注壶腹造型以圆鼓腹的数量为最多,呈弧形向外凸出,造型丰满而优美,符合唐朝的审美标准。壶的壶口、壶把、壶流在于壶腹配合的过程中或追求统一,或追求对比,或追求多样的外观效果,可谓是多种变化的造型集合于一体,取得了丰富多样的整体效果。

寿州窑注子的造型变化应当不仅仅是一些表象样式的借鉴,里面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科技的进步使唐朝的酿酒和制茶工艺不断发展进步,随之而来的是饮酒、饮茶等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唐前期的壶主要用来贮存低度酒,直到唐朝酿酒工艺的提升,使酒的度数明显提高,大壶已经不适合酒的取用,而注子带有壶把和壶流,可以方便地提拿和注酒,且造型逐渐变小;唐朝后期兴起的“点茶”法,是先将茶壶中的水煮开,事先将茶末放入碗中,然后将沸水注入,其中茶壶多为陶瓷、金属质地,煮开之后,壶体会很烫,这时如果没有壶把和流,对其操作就极不方便,于是用于煮茶或煮水的注壶一般均采用提梁或横式柄,主要是为了防止烫手。从时间顺序上来看蒸馏酒比点茶出现的更早,那么可以说明注子流的设计形态出现要早于壶把的造型,早期注子只有流而无壶把(图3),这对于考古过程中的器型断代分类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不论是单纯的借鉴同类产品的造型,还是受生活方式的影响,注壶的造型的出现是为了人们提拿方便;流的设计则是为了便于倒水,所以造型设计更为人性化。这是艺术创造和社会发展等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唐朝以后的陶瓷造型有着引领作用。

三、高足家具的使用促使注壶造型演进

壶的造型特征为长颈、小口、鼓腹、平底或有圈足,从最初的造型的形态延续直至秦代,基本的造型没有多大的变化。汉代造型略有改变,盘口壶样式出现,在壶口颈造型的转折处出现棱形的线。鸡头壶的造型在两晋时期由盘口壶演变而来,出现了流和壶柄的构件,多数鸡头形的壶流并不具有流的实际功能。及至隋朝壶的造型略有变化,壶体都变得更为瘦长,高壶口细长颈。而到了唐代,古今壶制发生一个大的变革,出现了一种新的器型“注子”,又称“执壶”。寿州窑出产的注壶器型是这种新造型的典范并且成系列化(图4)。据出土的四系瓶造型与上文的分析,其造型的演化源于四系瓶。四系瓶的四耳造型,最初是功能性造型,用来穿绳利于提用方便。在西汉中期以前席地跪坐,西汉晚期至唐朝,生活方式为多种共存。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壶,也放在地上以绳提取用。从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可看出当时家具已经出现了高足座具和枰榻床。家具陈设的转变也改变了人的生活和居住方式,由低的席地向高座具转化,由分餐转向合餐的开始。高足座具及桌子产生以后,壶放置的位置相应也增高,其器型则多由矮而圆向高而长发展,加上壶把即可直接拿取而不必再用绳子穿耳去提拿了。家具的使用与居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壶的系与耳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作用,并逐渐产生变化,系耳造型加大的面积,构成壶把的造型相对更为合理,也方便了人们提拿。系与耳也演化出壶流,增强了壶出水的使用功能。注壶类器物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满足基本的实用性,构成了一切造物活动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推动陶瓷生活类器物造型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注壶的形态在造物发展史中,在造型上是由最初的简单到精致不断演变的过程,而在这个演进的脉络之中,实用性的因素是贯穿始终的成因。寿州窑出产的短流注子陶瓷器型,正是中国注壶造型的重要转折期,寿州窑的短流注子陶瓷器型,也奠定了后来中国注壶造型的基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里程碑。

四、结语

从寿州窑注壶的造型特征来看,注壶流的造型演变首先是源于其功能的需要,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的造型,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的注壶样式,因此功能性与高足家具的出现,是寿州窑注壶造型演变的部分成因。由上文分析我们可以断定,寿州窑注壶把的造型样式是由四系瓶的系子转换而来,而流的造型也同样是四系瓶的系子,所以寿州窑注壶的艺术造型特征与四系瓶密不可分。寿州窑陶瓷造型的发展与创新,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寿州窑独特的造型工艺、大胆创新的新式造型及色彩釉的变化应用,对于中国当代陶瓷造型的创新设计,具有同样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存在价值同时也是对中国“工匠精神”的一种肯定。

猜你喜欢
陶瓷
Jiangle ceramics 将乐古陶瓷
陶瓷首饰的材质应用
趣图
原位合成多元陶瓷增强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陶瓷罐摆一摆
平顶山市陶瓷行业提出向“陶瓷强市”起航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陶瓷艺术作品
熊青珍陶瓷设计作品
黄文胜周汉新朱建忠陶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