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7-08-16 07:56万里鹰万紫涵罗军明
大学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互联网

万里鹰 万紫涵 罗军明

[摘 要]我国创新课程教育已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有积极促进作用。对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依据大学人才培养应遵循“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从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现状出发,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基于研究性教学的“互联网+”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建设,取得实践成果的创新理念及考核方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创新课程;“互联网+”;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7-0157-02

自20世纪末以来,课程创新教育在国外高校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逐步发展为一种新的教育热潮。[1][2]而在我国,创新课程教育也已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有积极促进作用。本课程建设将创新教育理念与“互联网+”材料学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相融合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3]

一、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提出的背景

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是材料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从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现状出发,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与探索,特别是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对制备—表征—工艺和结构—性能—应用之间进行深层次逻辑关系的理解,因而课程需要引入研究性创新思维训练和“互联网+”手段,将抽象问题变为理论认知的创新能力。

首先,课程教学的内容不能拘泥于书本,应做相应的调整和扩充,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搜索纳米材料新研究动态,将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同步进行。

其次,课程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学过程采用“研究性教学法”、师生互动开展教与学活动,借助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建设师生互动的平台,让教师、学生之间有多方位的学术讨论和交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这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4]

鉴于以上论述,为了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提高材料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不言而喻。[5]

二、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建设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大学的人才培养应遵循“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6]我们的课程教学内容补充了Nature杂志刊登的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和新机理(2009年1月在Nature上发表),碳纳米管的制备新方法等知识(北京大学李彦教授课题组2014年6月在Nature上发表),引入Science杂志刊登的北京大学王中林教授研制世界上最小的纳米发电机(2013年1月在Science上发表)等研究成果。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研究性教学理念

研究性教学就是要加重教学中研究的分量,培养创新思维,将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引入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优点:①研究教学方法本身,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②通过研究性思维载体的训练,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7]

2.“互联网+”传统教学

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丰富的教学資源,师生互动交流等优势,但这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若没有教师的亲身教学活动,效果也未必理想。[8]

因此,“互联网+”传统教学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e?鄄Learning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9]

(三)课程考试机制改革

考试引入答辩方式,评价机制的改进体现在以下两点:

1.评价目标的改进,学生的考试评价,由原来的单一性的获取知识考核转向综合性运用知识能力的测评,突出对学生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的评价。

2.评价方法应多样化,比如利用科技论文撰写、学术课题答辩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三、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一)研究性教学,使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与科研相关的研究性教学内容比重达到30%~40%。

(二)“互联网+”传统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互联网+”传统教学融合了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把“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优势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改造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进行训练。

(三)编写一套纳米材料与技术的教学课件,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在熟悉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内容基础上,使用Drea?鄄mweaver+ASP动态网页、VBScript编程、JavaScript编程、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绘声绘影、配色软件等进行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资源整理、链接,并编辑网页。

在对实际教学的质量进行反馈和修改过程中,运用了信息化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实现教学资源能在电脑和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对教学资源库不断修订、完善,不断更新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网站,使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四)考核方法创新,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

采用专业知识考核与创新能力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PPT课题答辩成绩占50%,笔试成绩占40%。同时,制订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答辩考试新规则。每个学生答辩时间:8~10分钟。

1.具体操作如下:

(1)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PPT,答辩人播放PPT,陈述问题控制在5~6分钟,要求语言精简,中心突出。

(2)制订PPT答辩评分标准。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材料,查找、收集、加工新知识新材料,发现新问题;而后通过PPT的制作,条理清晰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PPT答辩后,随机抽取题目回答问题,题目主要来自课本基础知识或课堂研究性教学内容。

2.其中PPT评分标准如下:

(1)PPT制作(20分)

包括内容:PPT内容齐全,重点突出(4分);阐述问题有新意,有实际意义(4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4分);页面整洁,文字图表清晰(4分);查阅资料,引用文献,有一定创新(4分)。

(2)答辩质量(30分)

包括内容:答辩时衣着大方,举止端庄,严肃认真(6分);陈述课题时语言流畅、准确、严谨,音量适中(6分);回答问题时吐词清楚,答题准确,说服力强(6分);逻辑性强,灵活运用知识答辩,重点突出(6分);能够较好的控制好时间(6分)。

从PPT答辩“一对一”考试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同学能脱稿陈述PPT内容,并能很好回答问题,但很多学生不能灵活应用基本知识对PPT内容进行有效阐述。

新型考核手段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成与纳米材料课程主题相关的一个PPT,PPT的制作及答辩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能力的差异。有少部分学生的PPT不仅制作漂亮,而且又有难度和深度,体现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依据大学人才培养应遵循“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互联网+”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目标明确,平台功能设计规范;课件教学内容展示规范、深入浅出,兼容性能好,具有启发性;而且实践探索所得成果的教育方案采用研究性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考核方法的创新也可全面評价学生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 参 考 文 献 ]

[1] 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1):48-51.

[2] 卢琼,屈正庚.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6(8):261-262.

[3] 王建民,李明姝.发挥科研创新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育人功能[J].教育理论研究,2015(4):116-117.

[4] 王晖慧,朱洪.构建大学生科研活动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10-11.

[5] 刘建军.进一步重视科研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5(6):34-37.

[6] 张军华,李振春.传承与创新结合 教学与科研并举 立德与育人并重[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3-44.

[7] 徐明,李斌,朱俊武.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新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29-30.

[8] 王绘娟.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学实践探索,2016(8):165-166.

[9] 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5(12):167-171.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互联网
《数据库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注重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