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铺路:土鸡变“凤凰”

2017-08-16 06:22游青赵林欣
中国扶贫 2017年16期
关键词:华蓥市商务局黄桷

游青+赵林欣

“符云平,赶紧抓20只土鸡,准备发货。”4月10日一大早,四川省华蓥市庆华镇黄桷村村民符云平,就接到村里电商服务站打来的电话。

老汉符云平家的土鸡,在网上售价40元一斤,这笔生意做下来,最少能收入3200元,老汉脸上乐开了花。

光棍村“嫁”来了大学生

黄桷村是华蓥市一个地处偏远的穷山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1户252人,贫困发生率达17.6%。

“没有青山碧水,都是水淹区;没有俊男美女,都是庄稼汉。哥哥妹妹柴两捆,扁担一挑两头轻”。这首民谣“扁担亲”,是黄桷村贫穷的真实写照。“一个村的单身汉坐到一起,可以摆几桌了。”这是华蓥市农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爽刚到黄桷村时,最直观的印象。

周爽是一名“80后”,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在都市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黄桷村这片贫瘠土地掩藏的巨大潜力后,辞职来到黄桷村创业,搞起了养殖业。

“沙质化土地,不适合种植,却比較适合养殖。”周爽说,考虑到当地村民一直以来就有养殖土鸡的习惯,于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周爽一期投入400多万元,成立了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新建了标准化的养殖场,带领贫困村民发展土鸡养殖。

目前,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6户。2016年,仅农户养殖土鸡就达8.2万只,预计2017年整个合作社年产量将达26万只。

电商铺路,土鸡销量翻番

2016年以来,华蓥市把发展农村电商、助销农畜产品作为精准扶贫工程来抓,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农户解决制约脱贫致富的销路问题,确保农民增收。

周爽也积极参加了华蓥市商务局举办的电商知识和技能培训。村里的互联网平台建立起来后,周爽第一个把自己饲养的土鸡信息放上网。包括介绍土鸡品种、品质、体重、价格,以及饲养的环境条件,并实地拍摄多张照片进行展示。

“我们村的土鸡坚持散放和粮食喂养,都要经历十个月的生长成熟期,各项标准达到最‘土,让鸡肉真正做到鲜、香、糯。”周爽说,黄桷村的土鸡“上网”后,再经过当地政府的推广认证,各地订单也接踵而至。

尝到电子商务的甜头后,周爽没有忘记村里的贫困乡亲。“现在农村留守的闲散劳动力,以老人和妇女为主,虽然很多人不懂什么叫电子商务,但是没关系,只要会养鸡就行。”周爽介绍,他与周边多个养殖户签订合同,按照合作社制定的养殖标准饲养,销路不愁,售价不低,农户自然积极性高涨。

符云平就是入社的贫困户之一。之前,符云平一年散养土鸡20来只,全年销售额也就2500元左右。加入合作社之后,他系统学习了养殖技术,扩大了养殖规模,如今养殖数量已经达到了300来只。更加令符云平高兴的是,以前的土鸡都是自己拿到当地集市上卖,最高卖20元一斤。如今网上销售,最高可卖到40元一斤。

如今,黄桷村的土鸡已经飞出“山窝窝”,飞上了北上广的餐桌。今年一季度,黄桷村合作社网上销售额已经超过40万元。

越土越吃香,土鸡变“凤凰”

近期,周爽开始尝试农家土鸡自孵方式。他说,通过母鸡自孵小鸡,虽然一次只能孵化20来枚鸡蛋,产量不高,但经过验证,自然孵化出的小鸡成熟之后,比人工孵化的鸡,肉质更加鲜美,口感更佳。

“今年我们在这一块应该有2、3万只的产量。质量第一,宁缺毋滥。”周爽说,黄桷村好的土特产很多,土鸡、土蜂蜜、土鲫鱼……“越土的东西,在网上越是吃香。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农村电商只会越做越红火。”黄桷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段巧灵说,如今,连村里的蔬菜也被华蓥市不少酒店、食堂订购一空。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华蓥市商务局还专门派了物流车辆到村里拉蔬菜,以解决黄桷村销售的后顾之忧。

华蓥市商务局局长李晓川介绍说,在电商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市大力推动贫困村特色产品进入市场,不断完善电商销售和物流体系,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切实把贫困群众手上的“土鸡”,变成致富的“凤凰”。

据悉,今年,四川省商务厅将着重建设15个省级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支持示范县在公共服务、配套政策、网货供应、物流配送、质量标准、产品溯源、综合服务、人才培养等体系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电商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积累电商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

猜你喜欢
华蓥市商务局黄桷
市区联动,打造丝绸产业新窗口
温州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司和运行处处长孔令文发言
最熟悉的陌生者
华蓥市:为新建“两新”党组织发放“党建大礼包”
94岁“黄桷兰婆婆”收到百元假钞直接烧掉
清末商部成立与直省商务局之扩展
重庆黄桷坪长江大桥选址确定
坚守在非公企业关工岗位上的“鲁奶奶”:记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商务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鲁德沛
黄桷湾立交二期工程跨内环桥梁方案
秋收之后忙抢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