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雪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
“攻心弹”的研制
——一战中的报纸及传单与主要参战国的战时对敌宣传
张 雪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
一战是宣传的分水岭。在一战的一开始,各主要参战国还并未意识到战时宣传的重要性。随着战争的相持,各参战国尤其是以英国为代表积极进行对外宣传。从此,对外宣传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报纸是主要的宣传媒介,因而报纸成为一战的主要宣传阵地。在这个过程中,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宣传的技巧。一战后,人们开始思考宣传在一战中所处的角色以及地位。这一问题促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宣传与一战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思考如何从这一历史中汲取教训。
一战;报纸传单;宣传
1914年10月,温斯顿中校命士兵在欧洲西线战场上空投一种四开型的报纸,上面用德文写着:“西部前线的德军士兵们,你们大概不知道东部前线和巴尔干前线的情况,那么让我们把真相告诉你们吧!……”①其实,从一战爆发以来,空投传单这并不是第一次了。但内容十分简单、粗暴,属标语性质。比如,“德国迟早将被歼灭”等。而这次的《公告》,用客观严谨的措辞列出有关事实,增加了传单的信服力,提高了敌国民众的接受度。也正因为如此,温斯顿中校成为了传单宣传战术的发明者。
那么,在一战这个特定的时期下,宣传到底是什么?各国的宣传状况及内容是什么?宣传与一战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在一战中,宣传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宣传(propaganda)一词出现于1622年,格里高利十五世为传播天主教而组织了一个宣传团。这时该词还是一个褒义词。②在一战中,宣传得以运用。但在一战后,人们陆续发现了骗局,将该词加入了有意骗人的含义。在二战中,宣传的概念已经变形为了“心理战”。在二战后的社会中,宣传无处不在,但为了避免给人留下有意骗人的印象,一般用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来代替。
很多专业学者给出了有关宣传的不同定义。本文使用了最接近一战时期的定义,即拉斯韦尔在1926年和1934年给出的定义,以探察当时的宣传及宣传状况。1926年,拉斯韦尔将宣传归结为一种以符号来控制意见的特殊传播活动;到1934年,他将宣传归结为一种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③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三点:一是宣传主要是靠符号来传播,二是宣传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三是宣传在当时被视为是一种技巧。
说到宣传,首先要了解其载体。在19世纪,西欧廉价报纸开始兴起。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大众化报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④英国由北岩勋爵创办的《每日邮报》(1896年)、《每日快报》(1900年)和《每日镜报》(1903年)成为20世纪初大获成功的大众报纸。⑤而书籍的时效性差,并不适合战时宣传。一战期间,广播、电视、电影或未出现,或不成熟,或不普及。因此,报纸及传单便成为了一战时期宣传媒介的主力军。
强烈的目的性,使宣传不会完全成为事实报道。它会有意识地加入自己想要表达和传播的观点,企图影响目标人群的思想及行为。而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的,宣传者会使用一定的技巧,来获得目标人群的信任。宣传的这些特点在一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英美新闻界,人们时常以美国参议院海勒姆·约翰逊的一句话“当战争来临时,第一个伤亡者便是事实真相”来阐释一种理念:战时宣传与新闻检查的实施导致撒谎和隐瞒行为。⑥现在,我们主要来考察一下主要参战国的战时宣传状况。
在一战初期,参战各国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竟会持续四年之久,会打得如此的艰难,也没有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因此,一开始参战国的宣传属于开玩笑式的宣传。⑦并没有什么策略,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大都是一些没有任何根据的标语或相互的谩骂。
(一)德国的对敌宣传
有关德国在一战时期的宣传记载很少,在《不依靠武器的世界大战》一书中,没有“德国的宣传”这个章目。尼古拉中校曾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副参谋长鲁登道夫将军承认宣传的重要性,并命令我研究宣传战。但是,德国参谋部内部轻视宣传的空气很浓。结果进行不了有效的对敌宣传”。⑧从尼古拉中校的叙述中,可看到德国高层对于宣传的不重视。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德国没有进行过宣传。《阿登公报》是德国人专门为占领区的法国人创办的。⑨从《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技巧》所举的例子来看,德国主要是对协约国宣传进行否定,来为自己辩护。仅有的一次有力反击的宣传是揭露协约国瓜分世界的秘密条约。从仅有的德国宣传例子来看,德国总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无条件的漂白。
另外,德国宣传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特别细节化。比如,它将战争胜利的时间清楚的定为某一天。对于战时宣传来说,清楚地预言任何内容,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战争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当官方的预言不能实现或者时间延迟,人们的心理至少会出现波动,不利于其实现目标。
( 二 )法国的对敌宣传
法国战时有组织的进行宣传是从1915年4月开始的。但是他的宣传品并不是法国人自己创造的,多数是由逃亡的德国人创作。有关主题也主要是战争责任论。比如,1915年4月4日格雷·林格以“一个德国人”为名,发表《我在弹劾》。赫尔曼·费尔瑙于1916年发表《正因为我是一个德国人的缘故》等等。⑩这些文章都是以德国人的叙述为写作角度进行创作,给人以一种真实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报纸,它是由瑞士编写,法国大量印制的《自由新闻》。瑞士与德国的领土相邻,69℅的本国民众说德语,22℅的说法语。这为报纸的翻译及传播提供了便利。在有限的资料中显示,法国曾多次伪造《法兰克福日报》,为其进行宣传。
( 三 )英国的对敌宣传
最精彩的战时对外宣传的国家是英国。“真理是战争的第一个牺牲品”在英国的战时宣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大众化报纸的发展,人们逐渐见识到宣传的威力。战争指导者开始将报纸视为利器,报纸和战争的联系就更加紧密。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各交战国领导人的看法。鲁登道夫称:“言论即战场,言论得当,便奠定胜局;言论不当,则丢掉战争。”不仅是他,威廉二世、兴登堡、希特勒等德国高层均将宣传视为一战失败的原因。纳粹宣传家欧根·哈达莫夫斯基在《宣传与国家实力》一书中写道,“德国人民并非是在战场上被击垮的,它败就败在文字上”。劳合·乔治称,“如果人们知道真相,那么战争明天就会结束。但是他们其实并不知道——也不会知道。驻外记者不会报道真相,审查制度也不会容许真相被公之于众”。可见,这些战争的当事人都将宣传视为一战至关重要的因素。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一战中,将战争失利归结为敌方的突袭、间谍等并不少见,但事实并不尽然。那么,德国在归结一战失败的原因时,会不会加大宣传在一战中的分量?在英国,许多报刊经营者成为主管宣传的组织工作者,并有许多人在战时授予了官职,如北岩勋爵、巴肯上校等。这些人会不会夸大自身的作用?交战双方都会出现收买对方报纸的行为,企图通过收买对方的报纸来达到自己的宣传目的。比如,法国的《新闻报》、《红帽子报》等收取了德国大量钱财。这种做法的效果是不确定的,中介者们会不会扩大自己宣传的影响,以获得高额回报?
另外,在现代社会中,宣传的作用可以说无处不在,并发挥着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作用。但是,这种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一战时期的宣传,真的偏差不大吗?
那么,如果没有这些宣传,一战是否会持续长达4年之久?宣传在战争结束的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这令人深思。《兵不血刃的战争——心理战研究》一书,给出了心理战效果评估的7条指标,但我认为可操作性比较差。并且,心理战的效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易于衡量。
宣传与一般的传播方式不同,它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是思想对思想的说服。有一句话对宣传形容的很到位,“宣传者好像是陀螺的轴,自己老呆在安静的地方,只把对方抡起来。”一切取决于人类的判断。对于一战的战时宣传,我想以梯姆·奥布莱恩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注释】
①[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朴世俣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53页。
②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90页。
③展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第48页。
④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⑤张聪:《从英国媒体看国家软实力的兴衰》,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第118页。
⑥展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第51页。
⑦[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第38页。
⑧[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第48页。
⑨[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田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⑩[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第39-47页。
张雪(1992-),女,汉族,山西人,在校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古代中世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