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同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铁岭市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分析
许 同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引言
通过对铁岭市45个景区地理集中指数、最近邻指数以及规模度指数的计算,分析出铁岭市景区的空间结构。以铁岭市为区域背景,即选取辽宁省北部中等城市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在国内国际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多以经济较发达,旅游资源种类较多且名声在外的大城市为主,忽略了对如铁岭市一样的中等城市的旅游发展研究,以致于其在发展中造成一系列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情况下还未能大幅度的拉动经济的增长。由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铁岭市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有助于拉动铁岭市经济的增长。
铁岭市地处辽宁省北部,位于东经123°27′-125°06′,北纬41°59′-43°23′,属于辽东半岛浅层腹地。铁岭市有2个辖区:银州区、清河区;2个县级市:调兵山市、开原市;3个县: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1个经济开发区。铁岭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关东名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观的工业存量,雄厚的能源基础,以及众多的古今名人和名胜景观,成为发展旅游业的理想的旅游胜地。其目前下属各个县市的旅游资源情况为银州区13个、清河区3个、铁岭县7个、昌图县3个、西丰县4个、开原市9个、调兵山市6个,合计45个已开发的旅游景区。
纵观国内外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进程,国外对于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相对于国内来说较早,其国外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Christaller.W就注意到了旅游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其休息者在旅游休闲活动时的向外扩展性[1]。Britton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建立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旅游核心地区会使其旅游边缘地区产生依赖性[2]。史密斯[3]和日本经济学博士除野信道[4]归纳了空间结构和数学方法的使用,用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由此以形成旅游景区空间原则。Jafari在研究旅游系统模型时指出应当将影响旅游地域发展的相关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或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其用系统的思维来使其复杂问题简单化[5]。前苏联学者Pearce Douglas[6]和Gunn Clare A[7]地域旅游休憩地系统的概念来定义描述旅游空间结构,并运用此结构模型对一个地区旅游空间结构进行规划研究。我国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起源于旅游地理的区划方面的研究。其近30年来,我国学者针对不同的区域范围进行了旅游资源地区的空间结构研究。张林源和刘朝阳[8]、阎守邕[9]等学者在空间区划的理论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孙大文和吴必虎[10]、学者则从全国性旅游区划研究角度对旅游区空间规划进行初步研究,黄泰[11]、韩杰和秦关民、保继刚则分别从地理大区的行政规划和省级行政区的旅游规划两个角度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同时在其旅游空间形态方面也有很大的研究,如卞显红对旅游空间布局形态影响变化进行了分析,王铮则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在采用数学方法和理论模型对旅游景区进行空间研究方面许多学者也做了研究,吴必虎提出了理论休憩带模型(ReBAM)理论,魏伟和陈金华提出以浙江省为例用数学方法研究其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袁俊以武汉市圈国家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宋福临则分析了江苏省旅游景区的发展和等级结构演变特征,其中应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数学方法。
以上国内外学者关于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现状及开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开始对空间结构理论进行研究,在80年代国内开始对其逐步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到了旅游资源分布的描述及其规划、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以及区域关系的研究,同时采用数学方法对其类型和结构进行聚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目前国内外所研究对象大多为省级以上单位,对省级以下地级市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盲点,由此,本文在对铁岭市传统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并不适应铁岭市的长期发展,尤其不适应在新的旅游环境下快节奏的生活下对旅游景点的参观需求,由此本文通过最近临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区域规模指数对其铁岭市下属县区旅游景点进行空间小尺度研究,弥补了目前对小尺度地区研究的不足。
(一)铁岭市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
在地理学中,空间格局是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与配置。在本文对铁岭市45个旅游景点研究是指铁岭市景区(点)在该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况,通过计算其规模度指数进行测定。本文对规模度指数的计算借鉴李敏给出的关于规模的指数的定义,借鉴张学文在常熟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一文中的研究,其认为规模度指数是指单位面积内旅游景区点个体数量,描述各旅游景区点个体在单位空间分布。旅游景区点数量,其值越大,表明区域内旅游景区点规模越大。区域规模度的计算公式(见公式1)为:
Gi=ni/Ai
(1)
Gi为区域规模度指数,ni为旅游景点单体个数,Ai为区域面积。Gi越大,则区域内单位面积内旅游景点数量就越多,规模就越大。反之,则就越小。其铁岭市各县区景区的区域规模度指数如下:
银州区面积为203km2,其ni为13,Gi为0.064039;开原市面积为2838km2,ni为9,Gi为0.002288;调兵山市面积为2622km2,ni为6,Gi为0.003171;铁岭县面积为2249km2,ni为7,Gi为0.003112;西丰县面积为2686km2,ni为4,Gi为0.001489;昌图县面积为4317km2,ni为3,Gi为0.000695;清河区面积为4233km2,ni为3,Gi为0.007092。
由此可知,其铁岭市下各个县区的区域规模度指数差异较大,其中银州区的区域规模度指数最大,说明银州区单位面积的景点数较多,其银州区为铁岭市的市中心,其占地面积最小,但景区个数最多,同时银州区的景区类型较多,但因为其地理位置原因,景区面积较小,可供人们游览时间较少。清河区的也较大,其次为开原市和铁岭县,其中昌图县的区域规模度指数最小,仅为银州区的1/92,其单位面积内旅游景点数过少,不能有效的拉动该地旅游的发展,不能对游客产生拉力,由此需要对其地理情况和现有的旅游开发现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
(二)铁岭市旅游业发展空间结构类型
国内一些学者运用计算最邻近指数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如吴必虎和唐子颖利用最邻近指数对中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分布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全国4A级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属于凝聚型的结论。由此,本文借鉴该篇论文,运用最近邻指数对铁岭市45个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以判定铁岭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类型。最邻近指数是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最邻近点指数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最邻近指数计算公式(见公式2)为:
R=r1/re,re=1/2D1/2,D=n/A
(2)
公式2中,R为最邻近指数,r1为实际最邻近距离(利用百度地图测距工具得出),re表示理论最邻近距离,D为点密度,n为景区个数,A为区域面积。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均匀分布;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随机分布;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凝聚分布。
通过对铁岭市各县区45个旅游景点间最近邻点及其距离情况分析后通过计算可得铁岭市的旅游景区最邻近指及空间结构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铁岭市旅游景区最邻近指数及空间结构类型
通过表1可知,铁岭市下属七个县区中,除西丰县为均匀型外,其余六个县区均为凝聚性。由此可知,除了西丰县的景点均匀分布之外,铁岭市大部分的旅游景点资源在空间分布呈现出小规模集聚型分布,其完全具有聚集发展的潜力,但尽管有如此好的条件,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者却忽视了集聚开发带来的规模效益,其应该得到开发者的重视。
(三)铁岭市旅游业发展空间分布集中性
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在地域上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用来度量铁岭市各县区旅游景区在铁岭市的空间分布情况。其计算公式(见公式3)为:
(3)
在其公式中,G为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地级市的景区数量,m为景区总数。G值越接6于100,则景区分布越集中。其铁岭市旅游业发展的地理集中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铁岭市各县区旅游景区地理集中指数
注记:x1,x2,x3,x4,x5,x6,x7分别表示银州区,开原市,调兵山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清河区旅游景区数量。
由表2可知,铁岭市的地理集中指数为141.4,其G值越接近100,其景区分布越集中,其通过对铁岭市地理集中指数的计算可知,铁岭市的景区分布相对集中。则其在空间尺度上可知,相对来说铁岭市的景区分布不属于分离状态,同时,铁岭市处于东北平原,地形开阔,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可以形成旅游区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铁岭市旅游业发展空间结构的分析,计算最近邻距离,地理集中指数和区域规模度指数可知,铁岭市下属七个县区的景区大部分属于集聚型,但其单位面积内景区的数量较少,形成不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同时,铁岭市景区存在其质量较低,附加旅游产品较少等问题更加影响了铁岭市旅游景点的发展。其为今后研究铁岭市旅游发展对策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依据。
[1]Christaller,W.SomeconsiderationsoftourismlocationinEurope:theperipheralregionunderdevelopedcountries-recreationnareas,PapersandProceedingsofRegionalScienceAssociation.1964,12,95-105.
[2]Briton,S.G..Thespatialorganlzationoftourisminneo-colonialeconomy:Afijicasestudy[J].PacificViewpoint,1980,21(2):144-65.
[3]史密斯.旅游决策与方法[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218-279.
[4]陈野信道.观光社会经济学[M].古今书院,1985.
[5]JafariJafar.Structureoftourism[A].StephenFWitt,LuizMoutinbo.Intourismmarketingandmanagementhandbook[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9.
[6]PearceDouglas.Towardsageographyof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9,6(3):245-272.
[7]GunnClareA.Vacationscape:DesigningTouristRegions[M].Taylor&FrancisPress.1988.128-156.
[8]张林源,刘朝阳.试论旅游地理区划的等级系统[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济南:山东地图出版社.1996:49-52.
[9]阎守邕.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88(2):112-122.
[10]孙大文,吴必虎.中国旅游区划初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5):207-217.
[11]黄泰.基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研究一以江苏为例[J].人文地理.2003(2):49-54.
许同(1995-),女,汉族,辽宁铁岭人,研究生在读,云南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区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