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如景
四世历清要 孝廉以齐家
——从济宁孙氏官宦家族看人文孝廉文化
文·王如景
济宁有一孙氏家族,在清代名振朝野,四世历任清廷要员,既有位极人臣的朝廷命官、封疆大吏,诸如尚书、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也不乏主政一方的按察使、布政使、学政及巡抚、知府、知县和其他各级大小官员,在清朝政治中颇具影响。孙氏家族虽官品显赫,但却一直秉承祖训,孝廉齐家,持清廉,避贪腐,在清代历史上,孙家人为官从政者众多,可无一人有贪腐之弊。在有关孙家的地方志书和档案里,孝廉之德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之文化,传承至今,依然有着积极的廉政教育意义,为世人所称颂。
孙氏祖上注重读书教子。记载于《济宁直隶州志》卷二八《隐逸·孙瀛洲列传》当中的孙鏊化(明廪生)临终时对儿子孙瀛洲的嘱托:“我恐遂不起,念先世,世为儒,我亦靡国饩十年,时势如斯,且复奈何?” 孙瀛洲对曰:“儿薄植,故无尺寸柄计,惟有断不改此头面,以不辱吾亲。”说完其父就去逝了。也就是这个对话所承载的嘱托与誓言,影响着孙氏治家教子的世世代代,成为缔造孙氏家族功成名就的家训言传。
《济州孙氏列传》(孙氏后人孙介先提供)
孙氏旧居(摄影:王如景)
孙瀛洲(1624—1707,字六水),有“不绝先人读书种”之志,考了个明末秀才。孙瀛洲教子有方,又爱怜子女。其子孙芳(字企源,号松雪),自幼好学,每天只给他准备能燃到二鼓时间的灯膏,以怜其攻苦。但孙芳不厌其学,每每都偷偷藏些灯膏备用,一次却被父亲发现,非常遑惧,求着父亲千万不能告诉母亲。孙芳潜心经学,雅擅书法,写了一笔好字,文章翰墨名重一时,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乡试应榜考中举人,候补内阁中书,成为孙氏家族涉足清代仕途的第一人。
孙芳之子孙文丹(1685-1757,字书常,号拙翁),廪生。受其父影响较深,勤奋好学。《济宁直隶州志》有载曰:“幼承庭训,学有本源,潜心经训,经明行修,人比之明复先生。”因为母亲过逝较早,生活艰辛,难以维计,就绝意不在仕进。孙文丹始终恪守“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儒家经训,教子以德,训子以正,使其子孙扩图学有所成,官有所就。
孙扩图(1718-1788,字充之,号适斋),“少承家学,天姿颖共,读书过目不忘”,郑板桥谓之曰“唯爱读书,终日手握一书居斗室之中,持杯酒吟哦于花草竹木间。但却好接引青年后进,遇有能文之士,则喜笑于色,纵论古今,夜深不倦”。孙扩图乾隆元年入邑庠,当年秋考乡榜,于丁巳、乙丑两中明通榜进士。而为什么他两中进士却没任高官呢?原因是“亲老家贫,重闱待养”,只能因此而就离家近之地“就教职”,当了个掖县教谕。
孙氏家族良好的家风传承,使孙氏后人们个个积极上进,人人都有了不科考名第绝不善手罢休的劲儿。自七世孙扩图之后,孙氏家族更是不乏好学上进之才,倾心致力仕途之人。开支散叶之间,子孙们科考名就,家族之盛无与可比。据不完全统计,仅清代就有46人之多科考及秀才以上,出了9个举人,6个进士。乾隆至咸丰年间,特别是孙扩图于乾隆十年(1745)考中进士担任钱塘知县后,连续四代有4人进士及第入翰林,还出了个状元孙毓溎,榜眼孙毓汶。
孙扩图之子孙玉庭(1751-1834,字佳树,号寄圃),乾隆卅九年举人、四十年三甲七名进士,官至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孙玉庭之子孙善宝(1780-1853,字楚珍,号篑谷),嘉庆十二年举人,官至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孙玉庭之子孙瑞珍(1783-1858,字储英,号符卿、安敦老人,室名寄庵)道光三年(1823)为癸末科二甲二十五名进士。孙玉庭之孙孙毓汉(孙仁荣之子,字云皋)道光二年举人,内阁中书。孙玉庭之孙孙毓溎(孙仁荣之子,字犀源,号梧江)道光廿四年甲辰(1844)状元(一甲一名进士),官室云南学政,山西、浙江按察使,代理布政使,赏戴花翎。孙玉庭之孙孙毓汶(孙瑞珍之子,1834-1899,字汇溪,号莱山),咸丰六年榜眼(一甲二名进士),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瑞珍之孙孙楫(字济川,号驾航)咸丰二年进士,官至广州知府、顺天府尹。还有孙枞、孙枟、孙梴、孙榕、孙樟、孙桐等众多孙氏子孙科举名就,成为举人或谕赐举,走向仕途,为官一方。
孙家祖上教育子孙尤为严格,俭以养德。孙芳继妻刘氏“教子孙严,小过不恕”,她心地善良,勤劳持家,以“纺织刺绣”挣钱为子孙请师读书。晚年就养孙子扩图乌程官舍时,一向勤俭节约。孙子扩图是个孝孙,为她买了件新衣服,她说:“但存秀才家风足矣。” 孙扩图一生交游仕宦,立定脚根,得力于义方之训为多,尝以湖织为其父做了一床被子,以表孝子之心,却遭父严词拒绝。
钦命四书试题(孙氏后人孙介先提供)
孙文丹“训子扩图尤严义利之辨”,孙扩图就馆京师时,文丹以书谕之曰:“京洛多风塵,素衣化为缁,不知人心,亦可化缁也”。扩图司铎(掌管文教)掖县兼北海山长时,饩牵滋厚父亲,文丹署曰“此从说书论文中来,可食也”。就是说从正规途径教书著述中挣得的钱买的东西,可以享用。孙扩图去乌程任县令,孙文丹频频给儿子扩图写信,教授儿子做人之道,有一封署曰:“以供奉简约为训,存心仁恕,闻鞭挞声往往摇头不怿”。孙文丹虽然未入仕途,但是对儿子的仕途道路却非常严谨,常给儿子讲一些清正廉洁的道理,让儿子匡正邪恶,清明仕途。孙扩图恪守父训,克勤克俭,躬身事政,竭力办差,不名一钱。乾隆二十三年(1757)回家赴丧时,甚至不得不借钱作为长途费用。
孙扩图之子孙玉庭,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为官“四十年清而不刻”,“甘澹泊,崇谦退”。其妻张夫人勤俭持家,慈善孝敬,疼爱老小,孙玉庭赴考时不惜卖掉自己的“钗珥”作盘缠。张夫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张淑渠潞安府知府,祖父、曾祖父均为进士为官朝廷,她“习知清宦况味”,孙玉庭在京官翰林时,要他“务从俭约”“居官非俭不能廉,君以清勤,我以俭素。”她在生活中“勤俭有法度,惟恐入不敷出”。孩子随京尚幼就学,每日惟限于两餐,节俭至极。她还教育孩子们,一定要务实:“居家宜俭素,处乡宜谦谨,不得稍不检”,以致孙氏家族膝下无纨绔之子孙,个个勤奋好学,克勤克俭,形成了良好的家风传统。
孙家人注重德善孝举,曲尽孝道,戚友至诚,以人为本。孙家祖上孙瀛洲邻里友善,“称心言论,不惟曲谨”,邻有疑难或争兢,都找他来化解,乡人都尊信于他。他虽没有多少资财,却常做义举善事,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很称赞,视为乡贤之仕,愿与之交往的人很多。孙文丹“平生淡泊方介,待人务坦”,经明修行。
孙家人无论在哪里就职当官,都时时不忘初心,孙扩图为官一方,呵护百姓,同情弱民,“存以仁恕”,他“教以德化”“闻鞭达声往往摇头不怿”。缙云地处万山中,非常封闭,大清一统后,那里的百姓却不知剃发令,往往被视为反民,有的被抓,不敢入城。孙扩图知百姓不是反民,是因为封闭不知剃发而已,就派剃发匠多人,亲自驰往当地,为乡里群众剃发,感化了百姓,避免了误逮误狱。在乌程释假冤狱,在钱塘增湖丝价,在嘉兴革除长夫,革除政弊,清明政治,可谓爱民惠民利民之举。
孙家人孝老善幼,家庭和睦。孙扩图就任掖县任教谕时,把老父带在身边,在乌程任县令,把继祖母带在身边奉养,还给老人置新衣添新被,以表孝心,可谓是孝德崇尚。孙文丹在籍病困,其长子孙河凤日夜侍侯,文丹病故,扩图痛极,大病一场,第二年才旨允回家丁忧,大忠于国,尽孝于家。孙扩图在籍病困时,其子玉庭、善宝、瑞珍请假回里,日夜侍奉,尽孝敬之心。
尚书孙瑞珍墓碑(摄影:王如景)
孙门妻女个个孝俭贤慧,上孝长辈下抚子孙。孙芳继妻刘氏虽未生养,但视芳之子孙如己出。心地孝善,不少照顾亲邻长小,“姑病经久,昼夜侍奉”(《济宁州志·孙氏列传》)。她说:“守节乃妇人常事,安有孝廉妻、秀才母再适者也耶?”自康熙四十四年夫亡至乾隆十九年卒,守节48年。孙文友妻黄氏守节20年,孙仁荣妻马氏守节28年,孙毓泗妻马氏守节37年。孙玉庭妻张氏,“上侍椿堂,下抚幼孤”。孙善宝妻死得早,所生3个孩子尚幼,张氏跟亲生儿女一样来照顾,甚为体贴,以致个个儿孙侄辈,皆能受到教育,长大成才,步入仕途,在儿孙身上更加凸显了孙家人的孝廉之德。
孙家祖上孙瀛洲,注重为人以德,在十里八乡颇有威望,乡里人有事都找他就立马解决,义举善事必为,这些为孙氏后人为官从政留下了德行天下的血脉。
孙瀛洲之孙,孙扩图在浙江当官从政10年,历任乌程、缙云、嘉兴、钱塘等4县县令,一生官海沉浮,却一直坚持秉公为民理念,不贪图官阶名利,不谋取私利,这使他在一向弱肉强食的封建官场上,多次受排挤,甚至不得已干脆辞官回家。乌程为脂膏地,贪者垂涎,而孙扩图却恪秉父教,丝粒不苟,后却被诬告无力授理乌程,被排挤到缙云。这时他欲请终养,想辞官不做,其父文丹毅然不许,曰:“昔昌黎为阳山有惠政,汝何得遽无远到心,且此地险远,人所不争,守官可以行志”。孙扩图从不贪恋官职,他还曾在钱塘一释假盐枭冤狱平民案中,以“下吏权轻,小民命贱”被革职,他“袱被担书”,洒泪回到济宁。孙扩图十年据邑为官,不名一钱。孙玉庭在《张夫人行略》中有述:“先大人(孙扩图)十年巨邑归田仅能糊口”。他在任十年县令,为地方做了不少清正为民的好事,“凡便民之事释冤狱,皆以至诚恻怛”,清正为民,严以法度。其政绩并无显赫之处,但为官数载,两袖清风,体察民情,是为官者之范也。乾隆三十六年,孙扩图入都恭贺皇上大寿,恩准复职,但他却不想重返政途,毅然回济宁隐居,十年据邑为官,却甘心过着乡里那清贫的日子。
孙扩图之子孙玉庭叱咤清朝政坛40年,是一位“清而不刻,介而能断能当大事”的风云人物。他为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抱笃棐之忱,达时务明大体”“廉而不激,宽而不懦”。他以翰林风节自持,“曲尽人情所至,以除害安民为务”“位极人臣,无丝毫满假心”。孙玉庭不畏权势,慎于交往,“持清廉而避贪腐”。乾隆四十年(1775),年仅24岁的孙玉庭考中进士,步入官场,因其才华出众,受到当道权臣和珅的特别关注,“欲罗之门下”。但和珅怎么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孙玉庭却慎于交往,严以自律,虽屡屡设套笼络孙玉庭却屡不能成功,这令和珅非常恼火,“遂多方陷之”。“嘉庆四年当道者败”,和珅案发,震憾朝野,许多人都受到牵连,而唯孙玉庭“独得不染”,平步青云,受到嘉庆皇帝的器重。而这些不仅得益于孙玉庭自律高节,而且也缘于其勤廉的家风教育。其父孙扩图一生清廉,“十年巨邑,不名一钱”。贤内助亦使孙玉庭以廉为官,其妻张氏勤俭持家,从不攀附富贵,在孙玉庭外任四十年中张氏“随任者半,家居者半,均勤俭有法度”,以此杜绝了贪腐,确保了廉以自律。在清宫档案里,找不到一条有关孙玉庭贪腐方面的记录。
孙氏家族可谓是科举仕途之家,为官者从政居多,却从无贪腐之弊者,其家族之清正廉洁,得益于祖德传承,家庭之教。孙瑞珍“贵而能勤,富而能俭”,“人莫敢干以私”;状元孙毓溎到任云南学政,历风节,广教育,厘剔奸囊,振拔寒俊,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孙氏后人孙维壁“不汲汲于名利,不役役于俗尘”,从事经营者俭以兴业,“童叟无欺”,与利为民,至今传为佳话,值得当今为官从政者学习和深思。
参考资料:《济宁直隶州志》《济宁直隶州续志》《济宁县志》《济宁孙氏文史资料集成》等。
(作者单位: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