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2017-08-16 04:10许涛王亚亚
中国外汇 2017年8期
关键词:跟随者水电三峡

文/本刊记者 许涛 王亚亚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文/本刊记者 许涛 王亚亚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卢纯表示,三峡集团致力于带动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创新多机构合作联合体,通过构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分担海外风险,分享市场红利。

作为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以打造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为愿景,主动参与全球水电资源开发,着力打造“海外三峡”国际版图。截至2016年底,集团公司在海外40多个国家拥有投资或承包项目。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近20个国家设有常驻机构或项目部,成功建设了多个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型水利水电项目,拥有在建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25个,业务类型涵盖了水电、输变电线路、市政供水等多个领域。

4月14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接受了本刊专访。卢纯表示,三峡集团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海外业务实现了多维度跨越,并在国际业务发展、海外风险防范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展望未来,卢纯表示,借助三峡集团对海外市场的撬动,集团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从工程建设公司向成熟市场主体的转变,从单一特大型水电开发建设管理企业向世界级的综合型清洁能源集团公司的转变,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大型央企向同时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跨国公司的转变,力将三峡集团打造成全球水电市场、清洁能源行业的“引领者”。

目前,三峡集团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的实体化经营与管理平台,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基本成形。

《中国外汇》:在多年的“出海”实践中,三峡集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了哪些发展模式,又有哪些经验心得?

卢纯:自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三峡集团始终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国际业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区域,并充分利用三峡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和在水电行业的领先优势,努力开拓海外清洁能源市场,大力开展海外投资和国际承包业务,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的升级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开发建设过程中,三峡集团逐步探索形成了多种国际化经营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有:规划入手、高端进入,创新联合体的发展模式;以三峡品牌为龙头,带动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模式;聚焦周边市场联合开发,推动区域电力联网和互联互通模式等。

在巴基斯坦市场,三峡集团摸索出一套规划入手、高端进入,创新联合体的发展模式。巴基斯坦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处,是三峡集团重要的战略投资市场。三年多来,三峡集团对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水电资源进行了研究规划,在详细了解巴国新能源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该国水电资源的投资开发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三峡集团先后获取了巴国吉拉姆河、印度河上游等流域的多项水电开发权,并同步实现了在该国新能源市场的突破与发展。在对巴国市场的开发中,三峡集团注重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创新联合体运营,构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分担海外风险,分享市场红利。以三峡南亚公司为例。三峡南亚公司作为对巴基斯坦和南亚地区的投资平台,积极引进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丝路基金参股(各参股三峡南亚公司15%股份),创新合作模式,积极稳健地推进南亚地区的水电开发。这种引入国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参与海外项目的模式,增加了中国企业与国际投资者在巴基斯坦水电投资开发上的协同性,提高了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也是三峡集团贯彻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实现混合所有制要求的有益实践。

在马来西亚市场,三峡集团推出了以三峡品牌为龙头、带动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模式。在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94万千瓦)的建设过程中,三峡集团作为EPC总承包商,牵头国内的长江水电勘测院、中国水电八局、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等国内优秀的设计、装备及施工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带动了中国水电行业全产业链“走出去”。该项目被马来西亚政府列为“亮点”工程,被国际水电协会列为业内模板工程。三峡集团以三峡品牌为龙头,科学整合国内水电行业上下游资源,带动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和中国标准“走出去”,既可以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中资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并可避免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这一模式未来也可以复制到其他项目与地区。

聚焦周边市场联合开发,推动区域电力联网、互联互通模式。该模式在俄罗斯和缅甸市场得到了积极的实践。目前,三峡集团正在与俄罗斯水电公司就阿穆尔河俄方一侧支流水电项目合作展开洽商,总装机容量超过200万千瓦。在缅甸市场,三峡集团牵头中方联合体,正与泰国国家电力公司(EGATi)和缅甸IGE公司积极推进缅甸孟东水电项目开发。该项目是中缅泰能源合作重点项目,三国能源部已同意成立政府层面工作小组,以推进项目开发。该项目的开发将促进中泰缅三国政治经济合作,极大助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互联互通。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 卢纯

《中国外汇》:目前,三峡集团国际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取得了哪些成绩?

卢纯:过去几年,是三峡集团业务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三峡国际业务实现了几大跨越:一是从单纯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跨越到可以进行跨国投资、经营的企业集团。目前,三峡集团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的实体化经营与管理平台,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基本成形。二是逐步实现了从行业的“跟跑者”到“引领者”的重大飞跃。过去几十年,三峡集团是巴西、俄罗斯、美国等水电强国企业的跟跑者;但最近三年,集团已逐渐成为全球水电行业的领跑者,其品牌影响力日渐彰显。三是三峡集团由过去靠中国人管理海外企业逐步实现了海外人员属地化管理。这种跨越国别、文化的管理模式,让三峡距离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更近了一步。四是三峡集团跟随、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培育了自身新的增长点,2016年集团从国际业务板块获得的利润接近50亿元人民币。五是三峡集团在“走出去”的探索过程中,初步实现了“三头在外一回流”,即资源、资金、销售在境外,利润回流国内。六是三峡集团的海外影响力逐渐从单纯的施工工程延伸至国计民生项目。三峡集团因此获得了海外多国的尊重与信任。对此,集团既有巨大的成就感,也有深深的责任感。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前期、在建和投运的投资项目已达20个,预计总投资额将超200亿美元;拥有在建国际工程承包项目20余个,在建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30亿美元,跟踪合同额超过20亿美元。“十三五”期间,三峡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计划投资约60亿美元;到“十三五”末,预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拥有的投产和在建装机将超过500万千瓦。

三峡集团把跟随国家外交、服务国家战略、依靠国家影响力作为集团海外“走出去”的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中国外汇》:就您所提到的三峡集团海外员工的本土化,三峡集团是通过哪些措施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整合在一起进行管理的?

卢纯:在海外多项投资项目中,三峡集团一直在传递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这家企业不仅是中国三峡集团的企业,更是每位员工的企业——企业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对于海外收购的公司,我们不仅不会轻易裁员,而且会进一步吸纳业务骨干到公司管理层,让每一位外籍员工都有同样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受到与中方员工同样的尊重、信任和重用;而他们也用自己的敬业和担当诠释着对公司的忠诚和责任。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尊重、共享。中国人待人谦和、厚道,无论走到哪里,我们也可以收获尊重、信任。我们“走出去”,带去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资本、技术、产品,也带去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精髓。三峡集团把这些东西带到海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与个人发展的道理相同,当一个企业强大的时候,不完全表现在它的资本和技术实力上,而是表现在它的文化涵养、胸怀和远见卓识上。所以,三峡集团在海外发展中,更在乎大家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有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格局。

《中国外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风险程度较高,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三峡集团是怎样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

卢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处于欠发达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均不太健全,因此,投资面临的风险、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均高于国内。从三峡集团目前重点开发的市场情况看:巴基斯坦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虽然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但社会经济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东南亚和中亚国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是清洁能源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具备电网互联互通条件,但部分市场环境复杂、经济落后,有的还涉及到政局变动,如缅甸政府换届后,新政府水电开发政策就有待进一步观察;非洲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现实的发展基础薄弱,缺乏配套的电力开发政策制度,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所有这些问题对三峡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化业务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三峡集团战略,依靠国家力量建立第一道风险防线。三峡集团海外投资重点一定是国家对外发展的重点,一定是国家力量能覆盖、影响到的地方;对于国家有警示,或国家对外延伸不到、“一带一路”倡议没有涉及的区域,我们均不作为集团国际业务布局和“走出去”的重点。这是我们集团规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三峡集团把跟随国家外交、服务国家战略、依靠国家影响力作为集团海外“走出去”的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加强国别市场研究,强化事前管理,合理规避风险。三峡集团高度重视市场分析研究,在决定投资某个国家之前,首先要研究国家风险和全球投资风险,如查阅商务部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在此基础上,比较同地区同类型已投资项目的经验,进而开展尽职调查,对该国家的外交策略、社会与安全形势、法律体系的完备性、风险评级、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资本市场与金融体系、产业政策、电力供需形势、电力结构与规划、电网体系与消纳能力、电力市场体系与交易规则、电价确定机制、电费回收保障机制、电力投资竞争格局等进行研究,对市场选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面临的机遇与风险进行深入分析。遵循这一路径,三峡集团先后编制完成了包括巴西、巴基斯坦、缅甸、德国等十四个重点国别的市场分析报告,并在报告中对上述国家的潜在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制定了相应对策,用以指导在这些地区的业务工作。

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严格控制风险。三峡集团高度重视投资决策管理,境外投资项目的立项权、决策权均集中在三峡集团总部。同时,三峡集团不断规范境外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并聘请专业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协助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充分发挥上述机构专业的风险把控能力。境外投资项目在立项和决策审批时,需针对境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专项评估,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经三峡集团投资管理委员会、总经理办公会、党组会和董事会等机构决策审批后,才能进行投资。

四是加强与国际投资机构的合作,合理分担风险。三峡集团在国际业务经营过程中,通过联合境内外有实力的投资者建立联合体,共同开发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以此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如三峡南亚公司引入国际金融公司、丝路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人,共同开发巴基斯坦项目,充分发挥了国际金融公司的全球影响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在巴投资风险;三峡巴西公司则引入中拉产业合作基金作为战略投资人,并购巴西大水电项目,共同获得投资回报,共同分担投资风险。

五是通过优化管理、管好干部来控制风险。集团在任何一个海外国家或地区设立项目,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去管理各项具体事务。如果干部出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风险。鉴此,我们始终高度重视人员管理。境外所有领导干部任职之前,我都要亲自谈话,其中有一条就是忠党报国、廉洁自律。当然,我们也在着力解决干部长期在海外工作的后顾之忧,如配偶工作、子女教育、休假制度等等,给大家海外安心工作创造更好的经济待遇和生活条件。

六是优化海外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与收益。三峡集团高度重视海外资金安全。目前,借助香港离岸资金管理平台,三峡集团将海外能够集中的资金集中进行管控,并且建立了海外分区域的资金池,账户的透明性、安全监管能力大大提升,海外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均得到了充分保障。集团总部高度重视汇率风险。面对新兴市场的汇率风险,集团提前筹划,在项目投资前期就设定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及时锁定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对冲手段,规避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七是加强国际交流,提高软实力,有效化解风险。三峡集团在国际业务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视国际交流,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全球,加强中国水电标准与世界标准的对接和融合。2015年,集团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协会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了世界水电大会,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水电的发展理念,有效提升了集团的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此同时,我们还主动与国际大坝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进行沟通交流,从中学习、掌握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沟通技巧及对话规则,开拓国际视野。通过这些国际交流,不但有助于抓住业务拓展的机会,也便于厘清真相、增进互信,有效地化解误解和规避相关的风险。

《中国外汇》: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迅猛。但也有个别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虚假投资,对跨境资金流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您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宏观审慎跨境资本监管与微观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卢纯:近年来,外汇局不断简政放权,陆续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去”,促进企业在科学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受益于这一政策红利,三峡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海外平台和实施载体——三峡国际(全资子企业),自成立至今,仅用五年时间便快速成长为较具规模、管理先进、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产业投资集团。其发展实践表明,“走出去”的企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宏观审慎跨境资本监管与微观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宏观跨境资本监管能够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对外投融资市场环境。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各国外交战略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构建适应新常态的稳健的金融体系,确保拥有足够手段应对改革进程中的突发性金融风险。这也是从长效机制方面解决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风险内生性问题。稳定的、抗风险能力强的金融体系,是企业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

微观跨境资本流动性管理是从操作层面给予企业和银行等具体政策指导,打击非法交易、防范投机风险。2016年以来,相关部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颁布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前提下借入外债。国家外汇管理局则调整了内保外贷的相关政策,允许内保外贷项下的资金回流境内使用。这些举措为有真实需求的企业跨境资本流动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我国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打击虚假违法交易,提高违规成本,以避免出现“资本流出-汇率贬值-资产负债表萎缩-投资下降-资本加速流出”的恶性循环,确保了国家外汇储备的稳定和汇率的平稳。

目前,国家外汇监管政策更突出鼓励围绕核心主业进行海外战略布局的企业“走出去”。我们认为,这一政策框架的建立和具体监管措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根本原则发生了改变,而是在现有外汇政策的执行上,通过进一步加强对交易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维护外汇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这一举措本质上是在为像三峡集团这样存在真实海外投资需求的企业营造更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避免无序投资、虚假交易对正常外汇和金融市场的干扰,使市场运行更加规范,使资金的价格及市场流动性重新回归合理区间。这可以有效抑制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冲动,将中国企业整体“走出去”的节奏回调到一个依法依规的理性区间,更加有利于中国企业审慎选择投资机会,做好全面风险防范,充分评估自身投资能力,确保合理的投资回报,从而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受益者,三峡集团也期待这一管理框架的相关指标体系尽早出台,更希望看到能有更多像三峡集团这样海外战略布局清晰、核心主业定位突出且有实力的企业,能够享受差异化政策管理的便利,从而能在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中国外汇》:三峡国际业务发展势头迅猛。您对于未来整个三峡集团业务有哪些发展展望?

卢纯:目前,三峡集团已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开发集团之一,中央给三峡集团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尽快完成“三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要完成从一个工程建设公司向成熟的市场主体的转变。三峡是国务院为了建设三峡工程而专门组建起来的一家央企,三峡工程厉害并不等同于三峡集团厉害,我们要把建设伟大工程转变为建设伟大企业。第二个转变,就是要把三峡集团从一个单一的特大型水电开发建设管理企业向世界级的综合型清洁能源集团公司转变。现在我们不仅能做水电,还能开发风电、太阳能,搞海上风电、潮汐能。三峡集团未来的业务版图很大,需要我们再接再厉。第三个转变,是从一个仅仅面向国内的大型央企向同时面向国内、国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转变。未来,三峡集团不但要完成“三大转变”,而且要实现“三大引领”:一是要引领全球的水电可持续开发,二是引领全球海上风电开发;三是引领中国水电产业“走出去”。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这仅仅是开始,是一个好的开端,未来仍要坚持不懈、再接再厉。

企业简介

为建设三峡工程、开发治理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2009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集团战略定位为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国际投资与工程承包、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等。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三峡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之一。截至2016年底,三峡集团可控装机规模7000万千瓦,已建、在建和权益总装机规模达到1.18亿千瓦,资产规模6548亿元。

猜你喜欢
跟随者水电三峡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原来你是李白的三峡
基于双幂次滑模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
神奇美丽的三峡大瀑布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由城市台的“跟随者”到县域“三农”媒体的 “领导者”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 瓮福集团PPA项目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