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编辑部
张近东:构建智慧零售的多样化场景
□ 文本刊编辑部
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企业,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2015年苏宁控股集团以3502.88亿元的年营业收入,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二名,2016年苏宁控股集团实现了4129.51亿元的年营业收入。苏宁产业经营不断拓展,形成商业、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围绕苏宁业务活动和互联网行业发展热点,本刊编辑部近日与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先生进行了对话。
1、苏宁的企业精神是“执著拼搏,永不言败”,从1990年200平米的零售店到如今的中国民营企业第二名,苏宁经历了三次转型,您能分享下苏宁转型的成功经验么?
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要适应市场,转型也好,创新也好,目的也都是为了去适应未来的市场及市场方向。这些年,苏宁的转型历程,一直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也不断有关心苏宁发展的朋友问起我在苏宁转型过程中的感悟。主要有三点跟大家分享。
在27年的成长历史中,苏宁每次都在业绩最好的年份主动变革。我认为,当市场上有领先者的时候,胜利取决于能否超越同行;当自己是领先者的时候,胜利取决于你能否放下过往成功的包袱。苏宁每次都能突破自己,恰恰就是敢于放弃过去的成功。
苏宁的互联网转型就是在镁光灯下进行的,在这期间,我们受到了外部带来的巨大的舆论压力,有人说苏宁是“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变革不可能成功。但是事实证明,我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并坚持下来了。
互联网时代技术快速迭代,任何一家与时俱进的企业都需要不断地用新技术来革新自己,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改变企业最初的发展方向,不是忘掉初心,而是要坚守本质,通过新技术、新能力的掌握让自己变得更强,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您提出要大力推动实体零售向智慧零售转型,在您眼中,智慧零售是怎样的一种图景?要实现这种转型,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四个因素影响着现代零售的发展。每个消费者都知道,实体店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充分,易于鉴别防范假冒伪劣,但是不可能像网上零售那样,突破时空限制,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选择。这就要求实体零售不能死守老路,必须创新求变,顺应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的发展趋势,与移动互联实现有机融合。
实体零售也好,电子商务也好,未来零售的演进过程中间,发展的更高阶段是智慧零售。在多样化的场景之中,以智能科技为手段,来满足个体用户多方面、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延伸开来讲,就是未来不管在哪里,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任何商品。
如何更好地把握住“智慧零售”,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能够超前地把握消费需求,第二体现在能够快速地匹配消费需求,第三则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持续的价值服务。
在智慧零售探索方面,苏宁作为中国最具有多样化场景的互联网零售公司,旗下已包括云商、置业、金融、文创、投资、体育六大产业集团,基本把用户的“衣食住行”等所有的场景覆盖,用户不管在什么场景下,有任何诉求,苏宁都能提供他所需要的服务。
3、金融是苏宁近年来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请问苏宁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在哪里?苏宁金融的价值诉求是什么?
实际上,苏宁从2011年就开始涉足金融业务了,基于苏宁的商业生态发展,苏宁金融定位为一家以O2O融合为特色的金融科技公司。
一方面,注重线上布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精准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需求,实现全方位、定制化的普惠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线下渠道优势,联合公司在线下门店资源和财富中心打造实体金融体验中心,为用户带来线上、线下全场景金融服务体验。2016年交易量超过5000亿元并实现盈利,稳居国内一线互联网金融集团行列。
科技支撑优势。苏宁金融IT人员占比高达63%,依托苏宁美国硅谷研究院,借鉴美国最前沿的互联网金融实践和最先进的金融科技研究成果,苏宁金融积极开展金融科技研究,依托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风控、智能营销、智能投顾、金融云五大核心技术,打造了支付账户、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投资理财、众筹、保险、储值卡七大主营业务,为广大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致力于中国普惠金融与廉价金融的实现。
消费场景支撑优势。苏宁控股已经构建了涵盖商业零售、TMT、文化娱乐、综合地产、金融等在内的多元化生态体系,庞大的消费场景资源能够衍生出多种金融需求,这为苏宁金融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渠道全面发力。线上渠道,苏宁金融门户网站浏览量同比增长2508%、独立访客访问量同比增长488%;电销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2153%,人均销售额同比806%;线下苏宁财富中心,日均销售突破544万元。
苏宁金融践行“综合金融服务、惠及社会大众”服务宗旨,依托场景化和数据化两大发展特点,获客成本低、资金成本低、平台风险低,为广大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消费升级和产业优化。
4、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纯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实体产业的重要性。互联网企业如果不与实体企业融合,就会丧失立足之本,无法抓住未来的机遇。实体企业如果不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很可能就会被淘汰。
伴随着资本大潮的退去,最终留下来的一定还是脚踏实地、从实业发展而来的企业。因为“互联网+”的最终落地,本质上就是与实体产业的结合,烧钱补贴用户的模式毕竟不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所以,只有那些拥有核心资源和可持续运营能力的企业才能真正将“互联网+”进行到底。
实体零售企业积累了数十年的供应链优势、上亿的忠诚用户和细致入微的本地化服务优势,这些优势一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将蕴含无穷的潜力,这是很多传统电商企业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转型的重大机遇,以开放合作的精神,通过互联网运营提升我们实体企业的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