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宝
摘 要:新教育形式的改革,让高中体育教学面临着改革的必要性,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善学生的不良运动习惯,而且还能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简单介绍了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运用的意义,并就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分组;分层;应用
体育是高中阶段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体育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得到健康的体魄,而且还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同时,升学的压力,繁重的学业,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于非考试科目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新课程改革随之而来。传统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古板,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喜欢,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想要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就需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开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其中,分类教学模式就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一、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运用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体育教学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但是对于长期处于升学压力和繁重学业负担的高中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而且还会严重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罔顾学生特长的挖掘和发挥。体育教师仅仅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并非是为了上好课而上课,这样很容易让体育教学过程陷入僵局,让体育教学质量事倍功半。
分类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体育锻炼。这和当前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谋而合。
二、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实践的方法
1.分类教学,先分类
既然要采用分类教学模式,那么,首先教师就需要通过灵活分组的形式,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及时的小组。在学生初次学习的时候,将学生安排在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小组里,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熟练动作,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在学生练习过一段时间之后,将学生安排在与自己能力相差较大的小组里,成员之间通过再次交流、互动,能力较高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灵活的分组不仅能帮助教师较为真实、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且还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更好的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分类教学,后加项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体育锻炼比较热衷的时候,很多的学生都有比较广泛的体育爱好,如爱跑步、爱足球、爱篮球等。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加项”,提供像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娱乐或竞技类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一堂课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多样的实际需要,而分类教学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增加一些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和爱好。将学生安排在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如部分女生喜欢体态优美的健美操,而部分男生则喜欢清爽运动的篮球等。这样既能在有效完成国家所要求的教学项目外进行加项教学,而且还符合学生的喜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主动意愿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
3.分类教学,再分层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受到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情况、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异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心理状态等方面。合理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课外爱好等多方面的水平进行分层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的教学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不仅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而且还能强化体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分类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明显,但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合理地将其和其他多种教学模式结合使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著.探究新課程理念的高中体育,最好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2]李晓红.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8).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