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利
摘要:在中国老龄化持续加深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成了必然,但延迟退休会对青年群体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客观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延迟退休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有效避开和青年人就业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延迟退休 就业 关系 冲突
一、延迟退休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客观分析
1.延迟退休对就业的正面影响分析。首先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有一定的影响。而延迟退休是解决后红利时代的必然举措,延迟退休对劳动生产率必然有影响。由于行业的差异性和行业对劳动力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同,人口老龄化对不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从延迟退休对劳动生产率正面效应分析,虽然老年劳动者无法及时满足社会对其创新的要求,但他们丰富的经验和专业化的熟练程度是青年人无法通过课本快速掌握的,例如医学行业,生物制药,一些研究型的老行业。“姜还是老的辣”在一定程度有其必然的道理。而老人带新人历来都是让职场新人快速提升入职能力的重要渠道。
其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可知:人口抚养比可以通过影响消费与储蓄的分配比例间接的对社会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随着老龄化的加深,社会人口结构是变化的。虽然老年人口的增多并继续增长是一个不可变的事实。但是总人口抚养比并不等同于老年人占社会的总人口比。人口抚养比是总体人口中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延迟退休年龄可以使人口抚养比减少,这一比例的减少可以使社会负担减少,社会储蓄增加,转化的投资增加、经济增长加速、就业增加。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延迟退休可以节约劳动力的培训费用,一方面老员工不需要企业再投入资金重新培训,另一方面老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企业对新员工进行实践培训指导,这两方面都节约了企业的培训费用。
2.延迟退休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分析。首先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实体经济都和互联网有一定关联。延迟退休年龄,一些行业的老职员无法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劳动力的技能更新相对较慢,某种程度上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对于一些固定职员人数的事业单位会对青年就业产生一定影响。老职员退不下来,新职员有能力无法升职,造成资源浪费。延迟退休对新职员升职和入职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延迟退休与就业之间关系的客观分析。本人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延迟退休的问题,在无法改变老龄化趋势的情况下,发挥延迟退休对未来经济的积极作用。即从大局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充分利用其优点,转化其对就业产生的局部负面影响。使延迟退休政策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延迟退休与就业之间正面冲突解决方案
1.引导老年消费,促进老年服务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劳动力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侧面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延迟退休可以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增加劳动力需求,一方面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加深,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再加上在职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同龄的非劳动老年人(劳动者需要满足其工作的智力需求和生理需求还有技能素养提升需求),延迟退休可以促进社会总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可以刺激老龄产业的发展,由需求激发出老龄产品的供给,并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未来产品市场更加趋于专业化和细分化。
老年消费市场虽然一直存在,但随着老年人消费意识的加深。老年消费市场有许多创新点需要发掘,这有利于实现就业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一市场以服务业为主,而服务业“黏合性”的特有优势可以使产业产生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作用。并且随着养老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比上升,生活护理服务业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而随着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的出现,产业间就可以逐步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这对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2.推行灵活延迟退休制度。本文出于提高社会最大福利考虑,建议采用小步渐进、弹性退休的方式。首先由于市场自由化程度越大,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越高,所以采用弹性退休方式可以给劳动者自由选择权利。退不退在于自身综合效益考虑。其次由于处于高技能、专业化程度高的劳动者在前期人力資本投资过多,他们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时间进行投资回报,所以高技能人员更愿意延迟退休,而处于技能、素质要求较低的岗位上的老职员则更倾向于早退来早日享受退休后的生活。弹性退休制度对青年人就业也产生一定的好处,早退下来的对技能要求简单的工作就可以由刚出校门毫无经验的青年人填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年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高技能人员延迟退休继续坚守岗位,可以继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贡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