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爱红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回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取得一些欣喜教学成果的同时,这当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语文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有必要深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兴趣教育;小组合作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灌输式”教育模式横行、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在中考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急于传授知识与技能,大大伤害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迟迟难以提高。笔者认为,想全面增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转变教学方式,尝试合作学习;(2)实施兴趣教育,打造快乐课堂;(3)进行情感教育,实现人文熏陶。
一、转变教学方式,尝试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破除“灌输式”教育萎靡不振课堂局面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这既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之举。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前面两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石拱桥》《桥之
美》,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知识。因此,《苏州园林》一课教学时,笔者并不是直接给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方面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至少4人为一组,合作归纳出这篇课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十分钟之后,笔者任意抽取几位小组代表回答,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其他组也跃跃欲试,想要知道自己组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互动,同时进一步回顾了前面两节课学习的说明文知识,效果非常好。
二、实施兴趣教育,打造快乐课堂
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激发他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之际,教他以各种研究学问的方法。”兴趣教育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教育命题,一直为诸位语文教师所津津乐道。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实施兴趣教育,打造快乐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
在进行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诗歌鉴赏教学之前,笔者先在课件上出示了一组图片,呈现了关山归雁、塞北狼烟、落日西下、沙场哀怨和戍客思乡的场景。看到这些图片,学生纷纷感到莫名的凄凉,各个都要一探究竟。笔者又播放了一段琴箫合奏的阳光三叠,在视听双重冲击之下,请学生认真阅读诗歌,围绕图片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展开讨论交流。班级气氛異常热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教学结束之后,笔者还请了几位学生上台,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进行诗歌朗读。一节枯燥乏味的诗歌鉴赏课变得格外生动,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中。
三、提升情感体验,实现人文熏陶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比较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人文熏陶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课程改革愈发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人文熏陶是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在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本课生字生词、写作特色方面的知识之外,笔者还补充了贝多芬个人经历的简单介绍,请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初中生对贝多芬早已不感到陌生,小学阶段他们就已经学习了《月光曲》,谈到这个话题学生也有很多想法愿意分享。有学生指出:“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无人能及,在耳聋的巨大打击下,他都没有消沉下去,这种与苦难作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还有学生指出:“课文以贝多芬日常生活见证人——一位女佣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日常生活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又以一个陌生人的眼光为我们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贝多芬亲自开口,袒露了内心世界。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一个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抗争者形象,让人深深震撼。”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见解,请他们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在课本上,时时用来鞭策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体会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蕴含的精神意义,还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语文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作学习、兴趣教育、人文熏陶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领域三个较受关注的话题。教学实践证明,这三种教学策略极大增强了教学活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三种教学策略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9):123-124.
[2]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7(2):89-90.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