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明霞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充分说明兴趣是学习情感的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要靠老师的引导和调动。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引发兴趣
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而最终是应用于生活之中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熟悉的生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而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的限制,认知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兴趣,为他们的认知搭建认知的桥梁。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我会让学生们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在学习小数的认识的时候我会问同学们: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说:“在商店见过。”还有的说:“我们教材后面的标价就是小数。”在学习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孩子们,你们都喜欢上什么课?孩子们会争相表达,我让学生们自己去调查班里每个学生最喜欢的一个科目,然后把统计的结果加以分析比较。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们们在玩中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创设游戏情境。例如:在教学《重叠》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带领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我让最左边的学生举左手,最前面一排的学生举右手,结果最左边一排的第一个同学举了两只手。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重叠的现象,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学习兴致盎然。
2.创设故事情境。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出示主题图:小河里原来有4只小鸭子,又来了3只,一共有几只呢?要求一共有几只就是把这些小鸭子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们来讲故事,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情感化,学生们自然喜欢学习了。
3.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倒数的认识一课时,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問题,同学们“0”的倒数是多少?有的学生说:“‘0的倒数还是‘0。”有的学生说:“‘0的倒数是零分之一。”有的学生说:“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0是不能做分母的。”通过激烈的讨论得出:“0”是没有倒数的。一节课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他们会把这种热情延续到课后。
4.创设操作情境。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们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再把13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学生们发现:后一种有剩余,这就引出了有余数的除法,也让学生们体会到平均分也会有剩余的情况。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营造环境,培养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们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反之,不喜欢的老师教的学科就不喜欢学。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老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真正的关心学生,跟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谈心成为知心的朋友,这样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获取成功,诱发兴趣
谁都渴望成功。心理学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因此,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设计的问题有梯度的,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解答习题。还要注意设计问题是要因人而异,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来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当学生们取得成功,愿望达成的时候,他们会有成就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明白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就能成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学生失败时,教师要耐心鼓励,让他们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评价的不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要避免否定性的评价,应采取积极、鼓励性的评价。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