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8-15 14:45李冰业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李冰业

【摘 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而且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能够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更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本文以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主体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作为教师,应当在备课时就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一、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

(一)有效思维的时间短

由于中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二)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

中学生总是对自己见到、摸到、嗅到、聽到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5岁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总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运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A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探索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我提出问题,有以下几种图形:圆形、正方形、菱形、椭圆,让学生为自行车选一个车轮的形状。学生都知道自行车等车辆的车轮都是圆的,但是为什么是圆的却不明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参与到此节的学习中来,同时促进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是180度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将此三角形一分为二,那么这个三角形内的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90度。此时部分同学赞成,部分同学认为不对,分割后的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应该是180度,这样学生就产生了疑问,学生会带着疑问展开探索,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启发直觉,挖掘数学内涵。数学内涵主要表现在数学本身的简单性、对称性、相似性和和谐性。吉霍米曾说过:“思维被看作解题活动,虽然思维并不等于解题,但可以断言,形成思维的有效体现是通过解题来实现的。”而逻辑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知道,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各项能力提高的要求,另外还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解题要领和解题方法。例如,每次上课时都可以选择一些数学习题,让学生计时演算;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定的速算要领和方法;常用的数字,如20以内自然数的平方数、10以内自然数的立方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无理数、π、е、lg2、lg3的近似值都要做到“一口清”;常用的数学公式如平方和、立方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公式等等,都要做到应用自如。实际上,速算要领的掌握和熟记一些数据、公式等,在思维活动中是一个逻辑思维不断加强的过程,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技能,而数学技能的获得就成为一种数学思维能力了。

(三)让学生勤动脑,多动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培养,特别是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能动探究水平和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下更加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与操纵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毫无主观性、主体性与互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很难激起对学习的激情,其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极探索、主动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记忆、单纯模仿,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构建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核心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教会学生想象与设想,教会学生持果索因、转化受阻思维,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从而培养出具有优秀思维品质的合格初中生。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