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7-08-15 13:33钟运谊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钟运谊

【摘 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努力,探寻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参与;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原有的“填鸭式”应试教学法,课堂教学不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以取得好成绩,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所以才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游戏活动,组织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大多都活泼好动,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并带领他们进入情境,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时,由于钟表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许多学生可能并不认识钟表,所以在上课时我利用情景教学法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各种形状的钟表,然后我问学生:“同学们,钟表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律,请大家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看一看课件上的这些钟表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的钟表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到时候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有的说:有的钟表有三个指针,有的钟表有两个指针,有的学生说:有的钟表是圆形的,有的钟表是方形的,它们的外观形象不一样。利用多媒体的展现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钟表的概念,然后我用拿出一个小的钟表,教给学生们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钟表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使得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会思考和观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而创设游戏情境,并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有无意识不注意,逐渐引导为有意识注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

比如,我在为大家讲解《认识人民币》时,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在上课时我为学生开展了“人民币兑换”的游戏,请想要参与游戏的学生到讲台上来,两位学生扮演商店的售货员,两位学生扮演商场的购物人员,请学生模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商店购物的场景,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才能,他们似乎把课堂真的当成了是商场购物,他们把自己融入到角色扮演中,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的精彩的表演逗得其他学生捧腹大笑,而且在表演中他们通过对付币、找零等人民币兑换的环节表演对人民币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到游戏中。

利用游戏教学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三、运用小组讨论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所谓小组讨论法,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然后由老师布置课堂问题,各小组进行自由讨论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适当的使用小组讨论法,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启迪学生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并因此而喜欢上学习。

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了《周长》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四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要求每个小组分别对这四种图形的周长用尽可多的方法进行测量。讨论开始后,每个小组的同学,他们对周长的测量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对于长方形的测量,有的同学说:每条直线都测量一遍然后相加得出的数据就是周长。还有的同学说:因为长方形具有对边相等的性质,我测出它的长和宽,把它的两个长和两个宽相加就是周长了。学生们讨论的相当热烈。然后我请每个小组的小组代表陈述他们对于这四个图形测量的结果以及测量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先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在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这个结论。

在这次小组讨论教学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测量计算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同时利用小组讨论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增添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圍中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小学数学课成为发展学生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禹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田晓莅.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导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生活化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程度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文化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