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梯,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7-08-15 12:39王秋红
文理导航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活

王秋红

【摘 要】无论是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还是当下核心素养要求下的社会实践,这些都离不开社会与生活,而信息技术又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为了充分彰显学科的魅力,提升学习的价值,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以生活为阶梯,架起知识与生活、技能与应用的桥梁。

【关键词】生活;信息技术;小学;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教学策略做出有效的调整,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生活为梯,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生活化的教学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将作简要阐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的训练,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学生对某个科目只有浓厚的兴趣时,那么相对应的这门科目的成绩也会随之提高,这就是兴趣的作用。兴趣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幼小,接触的事物较少,为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对陌生知识的畏惧感。

在学习下载网上信息时,为了顺利地导入新课,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附近公园风景的视频。由于这段视频中所呈现出的景色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景色,所以学生们对这节课有一股神秘的亲切感。利用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们说:大家想不想把生活中的美景和相关的介绍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呢?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大家都希望学会这样的技能,将自己认为美的视频或者其他的电子资源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以便随时进行欣赏。随后教师带领大家进行讨论,列举出自己喜欢的景点,然后说一说这个景点有哪些特色。当小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时,就可以顺利地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学习如何下载网页、图片、文字以及视频。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然的接受新的知识,是一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途径。同时,创设生活化情境也是以生活为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

二、借助生活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经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观察到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解信息技术的知识理念和操作步骤,学生在台下忙活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学生在打游戏,还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总而言之认真听课的学生并不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学策略不得当,无法真正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迎合学生兴趣需要的情境或素材,无法将兴趣与知识相融合。然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有趣的教程,为了缓解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特点着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关注。

画图程序是小学阶段接触的重要程序之一。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学会使用画图软件,画出精美的作品。在开展初识画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接受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教师以实际生活案例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介绍: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变化非常大,有许多现代化的小区拔地而起,这是我上周末逛街时看到了新小区的介绍,但是里面是空的,需要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来设计房间的布置。说着,教师向学生展示出一张空平面图。这张图是典型的生活素材,它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教师开展教学。随后,教师耐心的向学生介绍了画图软件的各个按钮的功能,并进行了详细的演示。最后,教师为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设计自己的房间。教师利用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画图软件。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来开展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利用任务驱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学习。

三、运用生活经验,渐进突破学习难点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里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难点和思维含量。为此,我们结合小学教材的特点,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而且与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这两点内容,找到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以联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开展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在渐进式的训练前提下,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当教学内容中出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的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初期,学生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例如CPU、主板、显卡、硬盘等等。对于大人来说,只需要从网上搜索一些资料进行查看就可以了解这些硬件的基本功能和特点。但是对于年龄幼小,知识层面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则需要教师的精心讲解,才能够有效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容。相比于语文或者数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仅仅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可能无法掌握这些知识。此时我们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将抽象化的知识直观的表现出来,方便學生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对计算机硬件进行了比喻。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通过将计算机硬件比喻成人体的各部分器官,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生们在生活化的讲解之下,顺利地接受了计算机硬件的知识内容。这就是运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方式。

四、转化生活问题,巧妙设计课堂练习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优质的教学,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勤于训练,贵在坚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精心的教学,学生也要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课余时间主动练习,这二者相互融合,才能够收获理想的成果。说到练习,为了改变枯燥单一的练习形式,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为学生设计练习题,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

学习创作演示文稿时,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提前准备好的演示文稿,精美的画面结合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纷纷陶醉在演示文稿的内容之中。随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了诸多创作演示文稿的知识,并利用实际操作为学生做出示范。当学生能够大体掌握这门技术时,教师利用生活化的问题进行转化,为学生设计课堂练习。师:同学们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端午节和暑假也将接踵而至,节假日去哪儿?你能用PPT制作一份旅游向导吗?可以是几个景点的介绍,也可以详细介绍一个景点。这个问题的提出,大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讨论要制作哪个景点的演示文稿。为了让学生在练习时更有条理,教师为学生介绍了制作的过程与方法:1.确定主题;2.规划内容;3.搜集素材,整理资料;4.加工处理,创作作品;5.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设计课堂练习,是生活化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还能够加强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问题,就如同是帮助学生进步的阶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不断的攀升,跟随生活的脚步,学生们完成了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能力。生活,永远是课堂的教学源泉,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生活感悟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