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清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
●李风清
改革开放初期,借助中国人口优势,劳动力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劳动力优势以及社会资源优势被削弱,限制了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根据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两者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研究,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本文即从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两者间的有机联系出发,阐述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助力中国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商贸流通业发展;制造业增长方式;模式转变;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人口大国的现实,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一直在中国始终有着别的产业不曾具备的巨大优势——廉价劳动力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因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中国经济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联系增多,无形中削弱了中国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以及流通业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即从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两者间的有机联系出发,阐述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助力中国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商业经济的繁荣。
改革开发之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制造业与流通业,借助区位优势以及人口优势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一度创下了许多为之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环境的影响,这种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低,反而是生态产业等循环经济后来居上,越来越受到国家的认可,许多企业纷纷走上了企业转型之路,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企业内部建设,以避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被国家和市场所淘汰。因此,在此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及资源储备量日渐减少的现实背景下,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水土保持法》(以上皆为简称)等法律,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经济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口号,希望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的良好局面,并设置了众多的扶持与鼓励资金用于该项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新时期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进步与发展,更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增强企业实力。
当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时,“和谐”是人们最愿意期望看到的局面,也是人们最愿意支持的事业,而且在国家政策的广泛宣传与影响下,循环经济与生态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内部形成了一股追求绿色与自然、赞誉创新与和谐的良好文化氛围。因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企业应该在内部响应文化主流,树立并实现“追求自然与和谐、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经营理念,为此,商贸流通业以及制造业进行增长模式转变必不可少。
商贸流通业的分配结构是指商贸流通业提供的产品销售服务对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的分配比例。通过分配系数这个变量可以测度商贸流通服务在制造业中的分配情况。分配系数是商贸流通服务在待测部门中的投入量占商贸流通服务总投入量的比重。这样就能分析出制造业对商贸流通服务需求量大小。
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提供的产品需求较高,具体来说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提供的物流设施,信息传输、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提供的信息技术设施中间投入量较大,这也就说明中国商贸流通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化趋势增强。尤其是近些年来,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连锁经营、大型标准化信息平台的商业模式发展迅猛,使得中国商贸流通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中国商贸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5484,这就表明商贸流通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有一半作为中间投入被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使用,另外一半的产品服务作为最终消费用于居民消费,投资消费和对外出口。所以,中国商贸流通业在连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比制造业各部门的中间需求率。而通过社会相关数据统计,中间需求率较高的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主要为资源密集型产业,提供的产品基本用于其他部门中间投入,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提供产品用于其他产业中间投入和最终消费需求。所以商贸流通业把握消费者信息,协调制造业相关产业生产,促进其可持续增长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尽管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实之下,世界各地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不同产业间的联合与分工也变得越来越明确,尤其是制造业与流通业更是如此,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典型。如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其生产的汽车身上的各种零部件并不是全由自身提供,而是通过商贸流通向全世界采集。但由于中国制造企业基数大、水平较低,导致制造业无法满足流通业所需产品的高质量、高精度的要求,导致双方之间难以产生更多的合作机会,仅能尽兴一些基础性的分工联合,这种境况无疑让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系减弱,也曝漏了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各自专业化水平低的弊端。因此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问题予以改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提出以来,中国众多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试图挖掘其中存在的无限可能,各种诸如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商、网约车、微商等新兴产业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但纵观这些产业特性,无一不是与现代信息技术或互联网存在密切联系的企业,反观制造业与流通业等传统企业,并未发现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契合点,也就直接导致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这一问题产生,而信息化又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必然也会导致制造业与流通业的市场化进程难以推进,企业也就难以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跟脚、赢得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多的是借助本国人口基数大这一优势来作为保障和管控企业利润的关键,这种天然的区位优势一度使得中国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因此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在企业理念与发展思路方面并未有过多的考量,就像众多的资源型企业一样,借助人力优势开始“机械式”的发展。但随着中国劳动者素质的日益提升,劳动力的价值上升,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在,让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产业中普遍存在缺少发展理念、并未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的问题,未能将阶段性的优势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力量,错失良机,因此新时期下,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应制定较为良好的发展规划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与时代机遇,实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进一步促进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提升中国产业实力,首要一点便是要加强具有联系与契合度的产业的相互合作,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氛围,以强带弱,使强更强。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便是两个具有密切契合度的产业,制造业通过流通业进行运输和销售,流通业以制造业生产的产品为主要利润来源赚取服务费用,因此,增强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联系对于促进两者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下,唯有自身实力的提高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跟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提升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各自的专业化水平是其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目标,也是增强两者之间产业联系的最佳催化剂。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信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只有能够充分借助信息优势不断地扩大和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占据主动地位。这点不仅适用于电子商务平台等信息性产业,也适用于诸如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等传统型产业,对于这一部分产业而言,及时、快速、便捷的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市场信息,可以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策略,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抓住市场机遇。为此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正常的生产工作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利用现代信息设备来进行产品生产和管理,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随时搜集与自身生产生活相关的市场信息,总结提炼信息点,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策略,为实现企业突破与跨越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三是要加强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信息化设备应用能力与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信息化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企业,助力企业进步与发展。
在国内,中小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缺少长期发展规划和经营理念的问题,有的即使有也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更多的重心仍是放在了企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性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当中,规划及理念更多的只是作为配套的辅助措施来进行,翻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很容易在发展过程中迷失方向而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制造业很容易不知道如何控制生产规模和生产种类,流通业也无法有效的根据市场调整服务策略。因此,应该从长远角度为商贸流通业和制造业发展制定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时代要求走绿色经济、生态循环的产业发展之路,逐渐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企业转变,变劳动力优势为技术优势,变不稳定优势为稳定优势;二是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抓住政策机遇实现企业转型与升级,赢得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是要尽可能的企业内部营造积极、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最终促成企业经济硬实力的提升,实现企业发展。
总而言之,国内商贸流通业以制造业之间存在重要的商业联系与经济共同利益,因此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之间具备双向关系,唯有不断增强两者间的产业联系和专业化水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的能力,产业跨越与发展才有望实现,市场空间才有望进一步拓展。本文即阐述了流通业以制造业之间的双向联系并指出了其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建议,但本文在具体的实践指导方面并未有过多的涉及,因此还需要更多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研究和挖掘,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任保平.从城乡单向商贸流通体系向双向流通体系转变的战略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22-25.
[2]包君.商品零售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三次产业的实证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33-34.
[3]王焕英,王尚坤,石磊.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57-59.
[4]王春宇,仲深.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6年省会城市面板数据[J].财贸经济,2009(01):2-5.
[5]包君.商品零售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三次产业的实证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232-232.
F713
A
1008-5947(2017)06-0046-04
2013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自筹经费项目(J13WF70)“蓝色经济区背景下烟台中韩高端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模式研究”。
李风清,烟台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山东 烟台 264670)
2017-10-16
责任编辑 李 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