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婧
王国维用“滑稽戏”一词来指称北宋杂剧,他在《宋元戏曲史》中说道:“此种滑稽剧,宋人亦谓之杂剧,或谓之杂戏。”*王国维撰,马美信疏证《宋元戏曲史疏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滑稽”一词实际上只是北宋杂剧的表演风格,以诙谐为主:“作杂剧者,打猛诨入,却打猛诨出。”*吕本中《吕氏童蒙训》,转引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85页。“圣节内殿杂戏,为有使人预宴,不敢深作谐谑。”*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60页。不能完全涵盖宋杂剧语义,因为到了南宋时期,宋代杂剧演出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元素。因此本文采用学界惯用的术语“杂剧”来行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杂剧是指自北宋以滑稽戏为主体的杂剧至《武林旧事》“官本杂剧段数”中记载的杂剧,不包括温州杂剧(南戏)以及北曲杂剧(元杂剧)。
有关宋杂剧的文字资料,经由王国维与任二北两位先生搜罗续集成《优语录》与《优语集》,给后学者的研究带来很大方便。就研究两宋时期杂剧地理分布的领域而言,相关文章较少,笔者目力所及者以文献资料研究为主的有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汴京杂剧的传播”、陈多《宋杂剧略考》一文,另有一些著作中涉及宋代戏剧圈的章节,如景李虎的《宋金杂剧概论》第一章第二节“宋金时期的三个戏剧圈”。他认为宋金时期,有三个戏剧圈:“以北宋京城汴梁为中心,代表了北宋和金代戏剧面貌、戏剧成就的北方戏剧圈;二是以南宋都城临安为中心,代表了南宋戏剧面貌的南方戏成果圈;三是以成都为中心的蜀中戏剧圈。”*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陈多先生从《优语集》与其他文献中勾稽出28则,将文献中出现的两宋杂剧史料按演出地点与时间列表,他认为除开封、临安几个习知的地方外,还有“今河南、江苏、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四川、浙江、云南、辽宁、福建、广西等十二个省的近二十个点,也可以算是‘遍地开花’了”*陈多《宋杂剧略考》,载于《剧史新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48页。。据陈多先生分析,宋杂剧分布如此之广,民族与方言又是如此不同,各地所表演的宋杂剧应该有很大的差异。可惜先生只是略作陈述,并未就此深入讨论,且先生在做统计时,也没有将宋金戏曲文物纳入考量之中。我们知道宋金戏剧戏曲研究的最大掣肘就是宋金戏曲文献资料的匮乏,现今发现的宋金戏曲文物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并且文物大都有很好的地域标示性,如果想要全面考量宋金戏剧的地理分布,除文献资料外,戏曲文物是不二选择。
戏曲文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角度来说,“是指留在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底下的与戏曲有关的历史遗物,包括舞台建筑、与戏曲有关的绘画雕刻、碑石题记、传抄或版印的剧本以及各种演出资料等。从广义角度说,还包括滞留于宗教民俗活动中的各种古代戏曲演出形态”*黄竹三《戏曲文物的历史研究价值》,载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戏曲研究新论: 祝贺黄竹三先生七十初度暨戏曲研究新思路漫谈会文集》,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本章节的戏曲文物指狭义的戏曲文物,侧重于与戏曲有关的出土文物、舞台建筑等方面。关于宋金戏曲文物的书籍较多,可供参考的有山西师大戏研究所的《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廖奔先生的《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景李虎先生的《宋金杂剧概论》、黄竹三先生的《戏曲文物散论》、元鹏飞先生的《戏曲文物与戏剧形态》、杨健民的《中州戏曲历史文物考》、周到的《汉画与戏曲文物》、《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曲学大辞典》等。其中,《中国曲学大辞典》是一部曲学工具书,设有“演艺文物”专章介绍截至1997年发现的戏曲文物,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因此,笔者在掌握以上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从地理分布(包括方言文化、行政统辖)这一角度,对这些地理之所以分布的戏剧形态表征、戏剧传承、与戏剧跨行政区划的成因做一揭示。
本文的两宋杂剧分布表的格式沿用陈多先生的格式,紧扣杂剧的表演特色,尽可能多地搜集样本,提高统计结论的信度。
两宋杂剧分布表(以文献、戏曲文物为依据)地 点时 间文献/文物出处北宋、辽浙江黄岩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黄岩灵石寺塔北宋杂剧砖雕①河南开封北宋太祖年间(960—976)宋曾慥《类说》卷十五引《晋公谈录》“御宴值雨”②河南许昌(宋许田③)北宋真宗初年(998)后《优语集》④“防城举人”(第112页)山西万荣村上村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万荣桥上村后土圣母庙北宋戏剧碑刻⑤河南开封北宋仁宗天圣间(1023—1032)《优语集》“被石头擦倒”(第115页)河南开封北宋仁宗天圣间(1023—1032)《优语集》“徘徊太多”(第116页)江苏南京(宋金陵)北宋仁宗天圣(1023—1032)后《优语集》“宽大尸素”(第117页)内蒙古昭乌达明宁(辽都中京)辽兴宗重熙(1032—1055)初《优语集》“以文宣王为戏”(第368页)河北保定(宋白沟驿)辽兴宗重熙(1032—1055)中《优语集》“嘲河西之败”(第368页)陕西延安北宋仁宗景祐(1034—1038)前《优语集》“梦镇府萝卜”(第119页)
①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67页。②(宋)曾慥《类说》卷十五,转引自胡忌《宋金杂剧考》,中华书局,2008年,第28页。③此处从陈多先生观点,将许田作为地名处理。“《优语集》本则系录自《江邻几杂志》,原文为‘李文靖相,判许田、柳灏作漕’云云(标点从《优语集》);且于按语中云‘许、柳事未详’。然玩原文文意,‘许田’当为地名而非人名。许田,即河南许昌,唐时讳‘昌’,改名许田,见《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开封府·许州》。则原文标点应作‘李文靖相判许田,柳灏作漕”。陈多《宋杂剧略考》,载于《剧史新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45页。④任中敏编著,王福利校理《优语集》,凤凰出版社,2013年。下引均同此版本。⑤《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67页。⑥陈多先生云:“此则所记为陈尧佐‘镇郑州日’伶人作戏事,《优语集》以尧佐为仁宗端拱进士,故估定为‘真宗初年’,又云‘此事当在太宗末、真宗初’。然据《宋史》卷二八四《尧佐传》等,其‘判郑州’当为仁宗宝元元年(1038)后事,故改置如上。”陈多《宋杂剧略考》,载于《剧史新说》,第145页。⑦陈多先生云:“此则所记为‘狄青作定副帅’时事,《优语集》原未说明演出时间。参考《宋史》卷二九〇《狄青传》、卷二四四《夏国传》,姑定为仁宗庆历间。又,真定路位于今河北正定一带。”陈多《宋杂剧略考》,载于《剧史新说》,第145页。
(续表)
(续表)
①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71—872页。②《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74页。③同上,第872页。
(续表)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72页。②同上,第868页。③同上,第875页④同上,第872页。⑤《马大师与西堂、百丈、南泉玩月诗》:“戏出一棚川杂剧,牛头马面几多般。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据陈多先生考证,大觉禅师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20岁左右出蜀,33岁东渡日本,终老是邦。此诗当是回忆20岁前在川观剧见闻。陈多《宋杂剧略考》,载于陈多《剧史新说》,第148页。
(续表)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68页。②同上,第873页。③同上,第874页。④同上,第872页。⑤同上。⑥同上。⑦同上,第873页。⑧同上。⑨同上。⑩同上,第874页。
为了更清晰观察两宋杂剧地理分布情况,笔者根据以上表格,制两宋杂剧地理分布图:
两宋杂剧地理分布对比图
北宋时杂剧分布的省区达11处,南宋时减少至8处,活动广度减少。北宋时,杂剧主要以河南为中心向北传播,此期南方杂剧活动较少,江苏以微弱优势居南方省区之首。南宋时,北方杂剧活动圈为河南与山西,不过此时以山西为主。南方的杂剧活动多集中在浙江与四川两地,浙江杂剧活跃程度居首,杂剧在两地活跃程度比之北宋时呈显著上升之势。
两宋期间杂剧发现次数图
杂剧在两宋时期,从时间上来看,出现了三次高峰: 北宋仁宗时期、南宋孝宗时期与南宋理宗时期。*笔者按: 因《大觉禅师语录·马大师与西堂百丈南泉玩月诗》这则材料的时间定为宁宗末理宗初,大觉禅师11岁前为宁宗年号,11岁是理宗年号,回忆的是20岁之前的事情,所以实际上宁宗与理宗朝都有可能,很难判断。如不考虑这一条,则理宗时期杂剧发现次数实际上也比宁宗朝多一则。出现了三个百年的发展现象: 第一个一百年(960—1063)、第二个一百年(1064—1162)、第三个一百年(1163—1264)。
1.宋杂剧第一个百年地理分布及次数
宋杂剧第一个百年地理分布及次数
从上表可知,宋前一百年杂剧地理分布有两大特点。
(1) 杂剧演出集中于河南地区
从上图来看,北宋时期河南杂剧的发现次数为5次,比排在第二位的山西、河北多出3次,可见北宋时期河南杂剧的活跃程度是其他省市不可比拟的。究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建都初期,各地歌舞伎优艺精者皆被虏至此地。北宋建国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东征西伐的同时,不忘将各地的伎艺高超者搜罗至东京。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十九》“俗部乐·女乐”条记载道:
宋初循旧制,教坊凡四部。其后平荆南得乐工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平江南得一十六人,平太原得一十九人,余藩臣所贡者八十三人,又太宗藩邸有七十一人,由是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
其二建国后宋太祖将都城建在汴京。汴京位于河南省中东部,不仅是北宋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因当政者摒弃了唐代的日暮鼓响的宵禁而夜市不绝,瓦舍勾栏开始出现,庞大的市民消费层逐渐形成,如此诸多优势使杂剧在此地的发展远高于其他地区。
(2) 长江以北省区杂剧发现次数远超过长江以南省区
宋杂剧前一百年地理分布表中,可以看到截至宋仁宗朝,杂剧出现的省区长江以北省区有6处,为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长江以南省区仅有江苏(南京)、浙江(台州)两处。其中,浙江台州黄灵石塔的杂剧砖雕虽为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但实际上台州当时还在吴越国的统治下,并不能算入北宋领域。因此,至北宋仁宗,北宋杂剧大多以汴京为中心、在长江以北区域活动。
长江以北的这6处分布也有特点,呈现出以东京、西京为中心向其西北地区辐射的状态。造成这种原因笔者以为与语言具有区域性特征是分不开的。
杂剧以科白为主,滑稽是其表演风格,这种风格效果主要以语言为依托。换言之,语言的是杂剧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文化背景。杂剧是如何依靠语言来创造出诙谐的效果呢?
以俚语为笑料:
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以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语以王姓为“甜采”。*任中敏编著,王福利校理《优语集》,凤凰出版社,2013年,第126—127页。
此出杂剧有一俚语“甜采”,当地人知道是“王姓”之意。俚语即方言,“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景公问王之教民若何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条目。廖名春、邹新民校点,《晏子春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出了这个话语圈,就没有人知道了,那就意味着这出杂剧没有包袱,不能打猛诨结尾了。
以同音字打诨:
丁仙现自言及前朝老乐工,间有优诨及人所不敢言者。不徒为谐谑,往往因以达下情,故仙现亦时时效之。非为优戏,则容貌俨然如士大夫。绍圣初,修天津桥,以右司员外郎买种民董役,种民时以朝服坐道旁,持挝亲指挥工役,见者多非笑。一日,桥成,尚未通行,仙现适至。素识种民,即诃止之曰:“吾桥成,未有敢过者。能打一善诨,当使先众人。”仙现应声云:“好桥!好桥!”即上马,急趋过。种民以为非诨,使人亟追之,已不及。久方悟其讥己也。(宋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四)*转引自任中敏编著,王福利校理《优语集》,第134页。
这条资料中,有人认为“桥”通“乔”,任中敏先生认为,“桥”应当通“瞧”,“讥种民朝服持挝,桥边督工,好瞧也”。不论“桥”通“乔”还是“瞧”,丁仙现都是采用同音字作谐谑素材。以同音字作诙谐语,前提是此二字在当地的读音须相同,否则就失去了作为谐语的基础。
类似上述例子在宋代杂剧资料中还不少,可见语言在杂剧创作及表演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因于此,北宋时期以东、西京为演艺中心的杂剧,最容易传播的地域就是与洛汴二地语言有亲缘关系的地区了。
哪些地区与洛汴音最接近呢?洛阳作为东汉、西晋、北魏洛的首都,长期处于全国中心地位,其洛阳音曾作为中州音的代表成为汉代的通语,宋代更是如是。北宋时期,汴洛的中州音是中原一带的主流语音。“中原”是个传统习惯称谓,在宋代大致范围包括以汴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区域。语言学家周祖谟曾将中原地区29个州、军、府(以汴洛为中心,包括今河南全省、河北大部分并周边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的93名词人用韵进行考察,发现14个舒声韵部完全合于通语。*参见周祖谟《宋代汴洛语音考》,《问学集》,中华书局,1966年。
2.宋杂剧第一个百年演出形态分析
杂剧在此期的表演形态是否出现变化?笔者列表如下:
两宋杂剧发展的第一个百年: 北宋太祖至北宋神宗(960—1063)地 点时 间文献/文物杂 剧 形 态科白歌舞伴奏其他浙江黄岩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黄岩灵石寺塔北宋杂剧砖雕③不详不详无参军戏
③《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67页。共出土六块砖雕,“砖雕一刻人物二,皆着官服,前者双掌叠于腹前,身躯微向左侧,颔首;后者双手拢于胸前,身躯右侧,引颈启口,似与前者作对白状。人物面部表情丰富,形象生动。砖雕二刻人物一,着官服,身躯微向右侧,双手捧笏,作举步前行状。砖雕四刻人物一,弓腰蹲步,左手持觥形物,右手举短鞭过头,敝衣短结,表情滑稽。砖雕五刻人物一,着武官服,垂眉蹙额,双手拢于腹前,右肩扛麾。砖雕六刻人物二,前者着官服,身稍向右侧,双手捧物过胸;后者为孩童,双臂前摆,作跟随状”。引自俞珊瑛《黄岩灵石寺塔出土人物戏剧砖雕考》,《东方博物》2005年第4期,第37—38页。
(续表)
①(宋) 曾慥《类说》:“太祖大宴。雨暴作,上不悦。赵普奏曰:‘外面百姓望雨,官家大宴,何妨只是损得些陈设,湿得些乐官衣裳。但令雨中作杂剧,更可笑。此时雨难得,百姓快活时,正好引酒。’太祖大喜,宣令:‘雨中作乐,宜助满饮。’尽欢而罢。”转引自胡忌《宋金杂剧考》,中华书局,2008年,第28页。②《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67页。
(续表)
从史料记载来看,虽有一条宋太祖时作杂剧奏乐的资料,见宋曾慥《类说》卷十五引《晋公谈录》,御宴值雨,但并不清楚当时音乐是否为杂剧中剧曲,也有可能是宴乐之曲。若仅以此孤例来说北宋杂剧已有乐队,似有不妥。因此,北宋初期杂剧的形态并未出现太大变化,杂剧演员在表演时,大都借用肢体动作、语言来插科打诨。
1.宋杂剧第二个百年地理分布及次数图
宋杂剧第二个百年地理分布及次数图
杂剧在宋代发展的第二个一百年中,从地域上看分布明显广于上一百年,主要体现在长江以南区域的增加,西蜀、江浙等传统杂剧圈重新崛起。北宋灭亡后,浙江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北方杂剧中心迅速南移至杭州(图中浙江一地杂剧发现的次数均在南宋高宗时期),使杭州成为南方杂剧最大聚集地。由此也可以得出,虽然杂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打诨,但即迁移至杭州后,汴京杂剧也没有因为失去原有的洛汴语言圈而逐渐消失。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在于,中州音影响不仅限于中原一带,据鲁国尧先生在总结他三十年对宋代各地词韵的研究成果称:“虽然有的词人(特别是闽、赣、吴地区词人)或以方言入韵,或有若干特殊用韵现象,但大体可分为十八部。……其所以如此,并非因为当时有一本大家遵守、人人翻检的词韵书,而是因为多数人都是以当时的通语为准绳……北宋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汴洛的中州之音当即通语的基础,南宋虽偏安江左,并不以吴语为通语,词人按照通语押韵,相从成风,相沿成习,于是造成了宋词用韵18部的模式。”*鲁国尧《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29页。
2.宋杂剧第二个百年演出形态分析
那它的演出形态是否出现变化呢?
两宋杂剧发展的第二个百年: 北宋英宗至南宋高宗(1064—1162)地 点时 间文献/文物杂 剧 形 态科白歌舞伴奏备 注河南开封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优语集》“别开河道”(第122页)有无无河南开封北宋神宗熙宁间(1068—1077)《优语集》“头上子瞻”(第123页)有无无山西沁县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沁县关帝庙北宋戏剧碑刻①不详不详不详四川成都北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优语集》“茶牙人赐绯”(第135页)有无无河南荥阳宋绍哲宗圣三年(1096)荥阳市豫龙镇槐西村北宋石棺线刻杂剧图②不详无无有化妆、有妆旦山西平顺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平顺东河村圣母庙北宋戏剧碑刻③不详不详不详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67页。②同上。③同上。
(续表)
①《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第280页。②周到《汉画与戏曲文物·温县宋杂剧雕砖摭谈》:“东坡帽又叫东坡巾、子赡样,是从北宋末年崇宁年间(1102—1106)才开始流行的冠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5页。③《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第282页。
(续表)
从表中19例杂剧发现资料来看,此期杂剧形态较之北宋初期,有了很大的发展,相继发展出故事情节、经典五脚色、乐队伴奏。首先,这一时期杂剧戏剧性增强,能够表演故事情节。《山房遗稿》:“宣和末,蔡攸以灯事色乐游枫亭,置画舫于江上,使教坊女弟子装扮故事以侑酒。”*转引自陈多《宋杂剧略考》,载于《剧史新说》,第147页。其次,杂剧典型的五个脚色也出现在这段时间。河南偃师酒流沟水库宋墓杂剧砖雕、河南温县西关宋墓杂剧砖雕均出现了引戏、末泥、副末、副净、装孤五个杂剧人物,可见北宋晚期,杂剧五个经典脚色已经形成并深受观众喜爱。再次,北宋末期杂剧表演时已有乐队伴奏。河南温县西关宋墓杂剧砖雕中,伴随着杂剧人物砖雕出土的还有五个执乐人物形象,分别执觱篥、长笛、琵琶、腰鼓、大鼓。墓室中,乐队与杂剧人物虽分砌于两个壁面,但“乐队人物全部侧向杂剧人物站立,其构图的整体构思就显露得十分清楚了: 乐队在为杂剧演出进行伴奏。或许原来的画范底本上,乐队与演员就是一幅完整的画面,由于墓室雕造和镶嵌的原因分开了”*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8页。。
令人不解的是,此期杂剧的表演方式大多是副末、副净、装孤等,作寻常事滑稽调笑为主,此时对女性脚色的演绎既不多,亦非主角(宋绍哲宗圣三年[1096]荥阳市豫龙镇槐西村北宋石棺线刻杂剧图中有装旦,但其扮相相当丑陋,而且站位居最右,明显不是主角),女演员也尚未加入进来,不以歌舞表演为重,对乐队的渴望应该并不迫切,为何此时有乐队伴奏的加入?它的功用是什么?
3.宋杂剧第二个百年期伴奏乐队功用
我们先看北宋杂剧表演体制。《东京梦华录》记录不少北宋时演剧情况,其书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载:
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呈于楼下。先列鼓子十数辈……一装田舍儿者入场,念诵言语讫,有一装村妇者入场,与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击触,如相驱态。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妇出场毕,后部乐作,诸军缴队杂剧一段,继而露台弟子杂剧一段,是时弟子萧住儿、丁都赛、薛子大、薛子小、杨总惜、崔上寿之辈,后来者不足数。合曲舞旋讫。*(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 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梦粱录 武林旧事》,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48页。
装村妇者与北宋绍哲宗圣三年荥阳槐西村石棺线刻杂剧图中装旦*本文“荥阳槐西村石棺线刻杂剧图”引自《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第272页。有关部分亦参考了吕品《河南荥阳北宋石棺线画考》,《中原文物》1983年第4期。可相互印证,装田舍儿者与装村妇者“各持棒杖互相击触”,与杂剧中常见的副末打副净表演又相符合。
荥阳槐西村石棺线刻杂剧图与“装旦”局部图
关于村夫村妇的戏,《都城纪胜》与《梦粱录》均有记载。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杂扮或名杂旺,又名纽元子,又名技和,乃杂剧之散段。在京师时,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今之打和鼓、捻梢子、散耍皆是也。*(宋) 耐得翁《都城纪胜》,《东京梦华录 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梦粱录 武林旧事》,第10页。
《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云:
又有杂扮,或曰“杂班”,又名“经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后散段也。顷在汴京时,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叟,以资笑端。*同上,第177页。
二书均将此种题材记为“散段”演出,因此笔者以为此处“装田舍儿与装村妇者持棒互打戏”当是宋杂剧的散段。散段与正杂剧的演出顺序有一个发展过程,北宋时期,散段与正杂剧关系较为随意,如《东京梦华录》中散段在正杂剧前,《都城纪胜》时没有强调散段与正杂剧的前后关系,到了《梦粱录》时,已明确指出在杂剧之后了,其演出内容与正杂剧似乎也不相干。不过,从文献记载来看,北宋时杂剧演出时作的散段并不需要乐队伴奏。“后部乐作,诸军缴队杂剧一段,继而露台弟子杂剧一段。”伴奏乐队在作杂剧前出现,“合曲舞旋讫”,作杂剧后也需要奏乐。
北宋时期杂剧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乐队伴奏的,戏曲出土文物中乐队大都为散乐表演,直到北宋末期河南温县西关墓杂剧及乐人砖雕的出土,才证实北宋杂剧伴奏乐队的存在。由于目前还没有资料能证明北宋时期杂剧表演过程中有乐队伴奏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测北宋时期杂剧的伴奏乐队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从前文分析来看,它只是在北杂剧的各段表演开始与结束时起衔接作用,至于它和的什么曲,如何和曲,目前尚不清楚。
1.宋杂剧第三个百年分布地理及次数图
宋杂剧第三个百年地理分布及次数
在这一百年里,传统的中国领土上出现了两个国家: 金朝与南宋。金国由女真人于天庆四年(1114)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立,公元1127年灭北宋。同年宋室南下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金国几度南征都铩羽而归,南宋数次北伐都未能如愿,南北对峙局面开始形成。后宋金两国达成绍兴和议,双方以秦岭、淮水为界。杂剧的发展相应地也出现了南北两大阵营: 浙江与山西。山西发现的次数为12次,浙江为10次,山西多出2次。金朝之杂剧发现次数非常可观,繁荣度一点儿也不输于南宋,尤其是宋孝宗(1163)至宋宁宗(1224)这一时段,金国与南宋的杂剧发现次数几乎一致。(见前《两宋期间杂剧发展次数图》)再考虑到金代另有12则暂时不能确定具体年代的杂剧资料,金代杂剧的繁荣程度甚至可能超越了南宋。杂剧在北方的演出集中在山西、河北、河南3省,南方为四川、江西、浙江、江苏4省,可见,杂剧在南宋演出的地域广度上超过金国,金国杂剧地域集中程度高于南宋。
2.宋杂剧第三个百年演出形态分析
两宋杂剧发展的第三个百年: 南宋孝宗至南宋理宗(1163—1264)地 点时 间文献/文物杂 剧 形 态科白歌舞伴奏备 注山西运城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垣曲后窑金杂剧砖雕①有无无金代杂剧五脚色: 引戏、末泥、装孤、副净、副末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71—872页。
(续表)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74页。②同上,第872页。③同上。④同上,第868页。
(续表)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75页。②同上,第872页。③据陈多先生考证,大觉禅师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20岁左右出蜀,33岁东渡日本,终老是邦。此诗当是回忆20岁前在川观剧见闻。陈多《宋杂剧略考》,载陈多《剧史新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48页。④《大觉禅师语录》,转引自陈多《宋杂剧略考》,同上,第148页。
(续表)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68页。②同上,第875页。③同上,第874页。④《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大象出版社,2000年,第246页。⑤《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72页。⑥同上。⑦同上。⑧同上,第873页。
(续表)
①《中国曲学大辞典》,第873页。②同上。③同上,第874页。
由上表可知,这一阶段,杂剧在南北两地继续发展。出现在北宋末期的杂剧脚色与伴奏乐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巩固与加强,如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山西运城垣曲后窑金杂剧砖雕刻有金代杂剧五脚色: 引戏、末泥、装孤、副净、副末,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的焦河南焦作邹(王复)金线刻杂剧图中伴奏乐队执乐: 杖鼓2,觱篥4,手鼓2,拍板1,大鼓1。
演员的班底中出现女性形象则是这一时期需要特别注意的新情况。女性形象或为女演员直接扮演,如山西侯马董氏墓、稷山化峪金墓三号墓杂剧砖雕、稷山苗圃金墓杂剧砖雕,或为男性演员装扮成女性形象,如稷山化峪金墓二号杂剧砖雕。在以往的两百年里,杂剧的脚色由最初的副净、副末两位增加至引戏、末泥、装孤、副净、副末五位,虽有装旦,但并未出现女性演员。这一时期发现的戏曲文物,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马董氏墓,其三号墓发掘出杂剧戏俑五人中有一人为女性,是杂剧表演戏班中有女性演员的最早记录。根据宋官本杂剧段数中杂剧名来看,这一脚色当称为“旦”。女性的加入暗示了杂剧形态发生了变化: 它意味着杂剧“原来擅长插科打诨的末、净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表演形式,‘旦’就是在这一时刻进入杂剧成为脚色的”*刘晓明《杂剧形成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273页。。
文献记载最早的旦脚是《武林旧事》,卷四“杂剧三甲”列有脚色戏头、引戏、次净、副末和装旦孙子贵。*(宋) 周密《武林旧事》卷四,《东京梦华录 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梦粱录 武林旧事》,第72页。《梦粱录》、《都城纪胜》中均未提到旦脚一说。《都城纪胜》成书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可见《武林旧事》中“装旦孙子贵”是宋理宗端平二年之后的事情了。如此,金朝杂剧旦脚的加入或许早南宋杂剧旦脚加入的时间20年左右。或许,金朝杂剧形态演化时间也要早于南宋杂剧演化时间。据刘晓明先生考证,旦起源于声妓*详见刘晓明《杂剧形成史》第四章第五节“旦色得名”,第259—275页。,与歌舞关联甚密,所以旦脚的出现,也意味着杂剧完成了向戏曲的转变最关键一步。
这种转变在宋金两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南宋出现了戏文,金朝出现了北曲杂剧。两地语言差异或许是其中一个原因。鲁国尧先生曾选取南宋金元十一家词人,将他们词作中用韵情况列表研究,发现两宋词韵与金元词韵有很大差别:“金代占领北中国后,其前期的北方籍词人如蔡松年(真定人)、赵可(高平人)、王寂(玉田人)、党怀英(泰安人)、王庭筠(盖州人)、王特起(崞县人),以及那些山东全真道士,他们的词韵尚未有太多的特点,至元好问崛起,词韵始以较新的面目展现于世,我们揣测在13世纪初年北方汉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元好问的词韵及其近体诗韵是反映这种变化的较早的可靠证据,其晚年诸大曲家竞起,白朴以其词韵(及曲韵)进一步反映了这一变化。”*鲁国尧《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4页。可见,语言上差异会深化两地戏剧差异。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与戏曲文物,笔者在作两宋杂剧地理分布图表时发现,两宋时期,杂剧发展出现了两次高峰,按高峰出现的时间将两宋杂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恰好一百年左右: 北宋太祖(960)至北宋仁宗(1063)、宋英宗(1064)至南宋高宗(1162)、南宋孝宗(1163)至南宋理宗(1264)。在第一个百年里,杂剧主要以河南汴京为中心向北发展,此时杂剧演出形态延续五代杂剧风格,以肢体动作、语言插科打诨。第二个百年,杂剧传统演出圈由河南迁到了杭州,南方杂剧演出在地域广度与演出次数上均胜过北方。此期出现了五个传统脚色: 引戏、装孤、末泥、副净、副末,伴奏乐队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同时杂剧的故事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第三个百年里,产生了两个杂剧戏剧圈: 淮河以北以山西为中心,淮河以南以杭州为中心,杂剧在南北两地的发展都出现了地域缩小的态势。在演出形态上,杂剧出现了质的变化——旦脚开始加入进来。由于旦脚的加入,杂剧完成了向“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华丽转身的最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