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云
摘要:目的:研究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舒芬太尼,观察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芬太尼,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后疼痛过敏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后停止麻药由于瑞芬太尼快速代谢导致的术后疼痛过敏,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芬太尼,能有效保证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缩短拔管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过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芬太尼;瑞芬太尼;麻醉术;疼痛过敏
现如今我国因疾病而行各类手术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在手术麻醉时常会使用到瑞芬太尼,然而瑞芬太尼具有代谢较快的特尔点,当停止复合麻醉用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会急剧缩短,引起患者术后强烈疼痛。[1]如果对患者进行长时间注输,会导致患者痛觉过敏或者痛阀降低,此外还会导致患者感知疼痛后很难再处理,所以在疼痛出现之前做好预防工作很有必要。本院对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取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至68岁,平均(51.4±3.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至67岁,平均(51.8±4.1)岁。这些患者皆符合ASAⅠ-Ⅱ级,所行手术为直肠癌根治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宫颈癌根治术、胰腺癌根治术以及胆道探查术等。本次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支持,所选患者皆无长期服用镇痛药物的经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别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所有患者都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前半小时肌注0.5mg阿托品以及2-3mg/kg的苯巴妥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开放上肢静脉,在进行面罩吸纯氧后予以麻醉诱导。全部患者都按顺序静脉注输咪达唑仑、丙泊酚以及阿曲库铵,分别以0.03/1.2/0.5(mg.kg)的含量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并机械通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术中麻醉维持,若情况必要须吸入少量七氟烷。手术结束前10分钟内不再泵入麻醉药,针对对照组50例采取0.1ug/kg舒芬太尼缓慢静注,对于观察组50例采用1ug/kg芬太尼缓慢静注。术后给予1mg阿托品以及2mg新斯的明拮抗残留肌松作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或意识清醒后将气管导管予以拔除。在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对患者心率、心电图、动脉压等进行监测。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当患者呼吸频率达到8次/分钟且潮气量达到5ml/kg表明自主呼吸恢复。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的疼痛与过敏程度,用疼痛指标评分比较,0-5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强烈。观察所有患者过敏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后疼痛指标评分、过敏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患者行手术后因为全身麻醉,可能会有带管期间血液动力学变化过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应激反应大多是由疼痛、拔除器官时起到被刺激、麻醉变浅、吸痰等导致[2]。现如今临场上用来抑制拔管应激反应的药物主要是β1/α受体阻滞药物,但是却对疼痛应激导致的诸多生理变化重视程度不高[3]。舒芬太尼与芬太尼一直是临场上常用的麻醉镇痛药物,在本次研究中,两种药物都能够防止患者停止麻醉因瑞芬太尼代谢快速导致的术后疼痛过敏,都不会影响患者的拔管与意识恢复时间,患者麻醉恢复时的舒适度与安全度都能有效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宇.喷他佐辛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2):151.
[2]高强,原大江,王利利.喷他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6,(04):243-247.
[3]王桂平,常立华,张鹏,白广.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5,(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