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静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速度,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病人;不同时期;肢体;康复护理
引言
脑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症,老年患者居多。因为此病症发病急、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导致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救治越来越及时、有效。但救治后,部分患者的生理功能会出现较大改变,如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语言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快偏瘫肢体的康复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的研究,探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前来就诊的8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年龄范围40岁-70岁,平均年龄(50±2.5)岁。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均包含基底节区、小脑、颞叶、枕叶或多部位,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症状,均符合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经过磁共振成像和脑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没有出血倾向或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均在知情并自愿的情况下参加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了解脑梗死病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并鼓励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时期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访视患者,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急性脑梗死有关知识与治疗注意事项,解答相关疑问,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促进护患和谐。(2)肢体功能恢复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不同时期康复中必须做好不同时期体位护理,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以免关节变形,或是导致肌肉痉挛、出现损伤等等。体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由于患者偏瘫导致长期卧床,或是一直维持静止状态体位,则必须重视患者体位摆放。及时发现不良姿势,并予以纠正,尽量取侧位姿,防止患肢由于拉牵导致肢体关节出现脱位问题,实现对患肢深部感觉的刺激。交替使用健侧、患侧、平卧三种体位,体位翻身控制在2-3次/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体位翻身时间,一般健侧时间可稍微长些,而患侧、平卧时间需较短。①健侧卧位姿:头位与躯干保持平直,躯干前倾,偏瘫侧肩关节朝前平伸,偏瘫侧上肢放置在枕头上,与躯干保持100°的角,而偏瘫侧的下肢、膝关节以及臀部均要略曲,健侧上肢姿势则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以舒服为准。②患侧卧位姿:头位固定,躯干略后仰,背后与头部需通过枕头加以固定,偏瘫侧肩关节朝前平伸内旋,偏瘫侧上肢与躯干保持90°的角,手掌朝上,偏瘫侧下肢、膝关节均要略曲,臀部伸直,健侧上肢放置在身上、枕头上,健侧下肢维持一个踏步的姿势,膝关节、踝关节略曲。(3)语言功能的恢复护理:对于失语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并指导患者实施,首先进行简单发音和单句的训练;然后与其简单对话,每天保证一定量的锻炼,鼓励患者多听广播、看电视并进行练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护理人员还应适当的表扬、赞美患者,以此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1)肌力恢复評价标准:肌肉完全麻痹为0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为1级;患肢可在床上平行移动为2级;患肢可抬起对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阻力为3级;患肢可对抗阻力进行运动为4级;患肢功能恢复正常为5级。(2)护理满意度评估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主要包括3个等级,满分为100分,即不满意<60分,满意60-85分,十分满意>85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219,P<0.05)。
3讨论
脑梗死属于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发展速度快、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肢体障碍,因此合理治疗、确保患者各生命体征正常、病情无进展意向后,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对应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语言功能恢复护理、肢体功能恢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促进患者语言以及肢体康复。通过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发音练习和对话训练,以及基本的功能锻炼和身体部位的机能训练,来促进康复。本组研究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而实施不同时期护理的护理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均由原本较差恢复到良好,且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对照组的功能恢复不明显,护理后,仍然处于较弱的状态,护理组恢复速度及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效果较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道岚. 脑梗死病人不同时期的肢体康复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6):159-159.
[2]靳春艳. 脑梗死病人不同时期的肢体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6,24(2):436-437.
[3]李会鸽. 脑梗死病人不同时期的肢体康复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9):151-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