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2017-08-13 17:11刘嘉茹焦雪萍
健康前沿 2017年2期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刘嘉茹 焦雪萍

摘要:目的: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8例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6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手动气囊辅助通气,观察组的108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手提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辅助通气成功几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98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中,8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手提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院前转运成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呼吸机应用;护理措施

危重症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通气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因过去院前急救中救护车没有配备呼吸机,很多危重症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由于呼吸衰竭而最终死亡,失去了进一步接受治疗的机会[1]。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8例危重症患者,对其院前急救的呼吸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8例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6例危重患者中,70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年龄在18~84岁之间,平均为(55.4±5.3)岁;疾病类型:48例为外科危重症(14例为脑外伤,6例为颈椎外伤,8例为胸部外伤,14例为复合性损伤,8例为失血性休克),58例为内科疾病(24例为脑血管意外,20例为心脏疾病,8例为肺部疾病,4例为农药中毒,2例为溺水)。观察组的108例患者中,74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在19~86岁之间,平均为(56.2±5.2)岁;疾病类型:44例为外科危重症(12例为脑外伤,4例为颈椎外伤,10例为胸部外伤,10例为复合性损伤,8例为失血性休克),64例为内科疾病(26例为脑血管意外,18例为心脏疾病,12例为肺部疾病,4例为农药中毒,4例为溺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院外急救措施为,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口腔以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者血液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当达到人工通气的指征时通过口气管插管,通过手动气囊按压通气,按压频率应均匀,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确保各项生命体征平稳[2]。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用手提呼吸机替代人工气囊进行通气,依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

1.3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用X?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98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中,8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救护车接诊的患者主要是危重症患者,大多数存在呼吸衰竭,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为其建立人工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改善呼吸衰竭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存率,这是急诊医学的最基本内容。早期进行气管插管同时实施机械通气,有助于提升复苏成功几率。通过呼吸机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缓解低氧血症,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缓解脑水肿,是对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法[3]。然而呼吸机是因重量、体积等因素,无法随救护车搬运的机器,导致很多患者在运送过程中由于出现呼吸衰竭而错过有效的治疗时间。救护车到达急救现场后,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后仰,以免舌后坠导致呼吸道梗阻,对患者呼吸道以及口腔内的分泌物或者异物进行清理,尽快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在转运途中,因车辆颠簸或者患者烦躁,可能引起套管滑脱,或者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导管,因而护理人员应确保气管插管良好固定,牢固连接呼吸机与气管插管部位[4]。如危重患者出现人机对抗或者烦躁状态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就会出现改变,因而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监护。

与过去的呼吸机及手动按压气囊通气相比较,手提呼吸机具备下述几个优点:(1)利用氧气压力作为驱动能源,不需要另外接通电源,尤其合适没有电源的急救场所,例如郊外、工地以及马路等;(2)体积小,适合用于急救车内狭小的空间,重量较轻,可通过医护人员手提带到现场,过去呼吸机重量大、体积大,无法跟随救护车到现场;(3)操作简单方便,具备夜光灯设计和醒目的标志,即便在无外界照明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操作,可依据患者的病情对通气模式进行调整[5];(4)由电脑控制通气参数,输出稳定,以免由于操作者的主观差异引起通气流量、通气频率不稳定;(5)能够将医护人员的双手从手动按压中解放出来,救护车本来人手就不足,假如护理人员进行按压气囊操作,则无法顾及到血压、补液等操作。

本文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辅助通气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手提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院前转运成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留敏,陈艳,刘燕萍,等.ICU护士对呼吸机集束化干预措施的知晓及执行情况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20(22):145-146

[2]赵丽娟,刘卫华.使用呼吸机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J].医疗装备.2010,36(08):976-977

[3]朱雅芳,谢小为,孙晶.呼吸机集中管理及专业保养维护的探讨[J].哈尔滨医药.2014,48(01):284-285

[4]钟景霞.采用呼吸机转运危重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25):349-350

[5]张红改.呼吸机的序贯脱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03):672-673

猜你喜欢
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ICU危重症患者为防止肠内营养制剂错位输入静脉的防范措施及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腹内压监测对开放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