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从短暂停留到思维对话

2017-08-12 18:53朱慧�オ�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9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

朱慧�オ�

[摘要]在以图片信息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时代,欣赏能力和视觉鉴别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的美术欣赏教学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等问题。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分析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并尝试通过对话交流、多种体验、思维培养等途径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欣赏评述;对话交流;多重体验;审美能力

[中图分類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6302

如今,我们的审美眼光与表现能力落后于时代的快速发展,这与早期艺术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进入艺术与生活结合更加紧密的读图时代,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内涵丰富的艺术与被动思维的欣赏方式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有一种观点,即美术就是画画,犹如我们误解匠人只会技术表现,不能参与美的创作一样。这样一来,导致学生把美术学习当成技术层面的学习,忽视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视觉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笔者看来,没有审美能力的提高就没有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其他课型相比,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两个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各类公开教学中,却很少看到教师执教美术欣赏课。以淮安市为例,从近两年开展的市级赛课和教学研讨来看,一共32节美术课,没有一节课是执教美术欣赏。同时,在各级各类赛课及公开课教学中,最关注的是技法能力学习以及综合探索类课型。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处于教材最后一课(即第20课)的欣赏课,经常因为周次不足(实际教学周次只有18周)的原因被教师舍弃。

如果进行网络搜索,就会发现这种现象不是个案。百度搜索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出现的搜索结果仅是《秦始皇兵马俑》。作为小学美术教学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的“欣赏评述”,几乎要在美术教学中消失了,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

1.内容丰富的欣赏,教师乏力

将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欣赏评述内容进行整理后,发现小学阶段涉及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美术教材从三年级起至六年级的最后一课,都是欣赏评述课型。虽然近几年来苏教版美术教材在不断调整,但欣赏的内容越来越多,内涵也更加丰富,从东西方艺术的差异,到建筑文化以及玉器、青铜、明清家具,甚至是文物鉴赏领域的知识。这样的内容构成体现了美术课程对多元文化的尊重,让学生的视觉体验不再单一,但内容的广度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课前研究才能保证课堂内容的准确性。

2.匠气十足的陈述式欣赏,学生乏味

“匠气”在美术教学中表现为对艺术创作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的品质,只是一味地堆砌或者盲目地再现。在许多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采用的传递方式缺乏创意,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其实,最合适欣赏的场地莫过于博物馆、美术馆,而日常欣赏教学多数是在室内完成的,基本形式为教师播放PPT并逐一讲解。这种单一传递式的欣赏教学,学生只能碎片化地了解一个作品,缺少体验与感悟的欣赏。面对枯燥的图片,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因为教师没有从提高学生视觉思维的高度引导学生欣赏。在美术欣赏学习中,学生没有心灵的附着,一切都是无效的。

3.欣赏方法枯燥,思维建构缺失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节课里对新鲜内容的关注时间不超过20分钟,加上以教师讲述和学生倾听为主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因此,欣赏教学注重讲解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不是只让学生知道作品好看,停留在感性层面,而是要学生具备判断分析的能力,并能在生活中转化运用。

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指出:“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多次实践的结果。”因此,小学美术欣赏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官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征,通过对比讨论、情景感悟、模仿创作等方法增加多层次体验内容,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实现思维建构,获得审美的多重视角。

二、对话体验,欣赏教学需要产生思维碰撞

1.欣赏方法,从单一讲述传递到深度参与

匠人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用自己的工具与艺术进行对话,让审美能力在不断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将单一的语言传递方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李力加老师说:“美术课堂上,学生审美发生的核心是体验。而学生审美体验的发生,需要达到‘融为一体和‘抱成一团的切身感受。”当学生的心境真正与美术作品的内涵融为一体时,必然是自己情感被触动,必然是当下的亲身体验,必然是心灵的附着,这时真正的审美感受才发生。

比较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所有第二十课,不难发现它们经常用相似材料进行模仿性感受,将原本只停留在视觉上的体验转化为行动上的体验。如用卡纸模仿皮影人物,让学生体会人物特有的脸部和手部动作。例如,在《玉石文化》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容易操作的透明皂来模仿玉石的雕刻,这些类似于模仿的体验创作,引导学生将欣赏获得的经验进行运用并使之内化。又如,在《非洲雕刻艺术》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陶泥来模仿非洲雕刻,使学生发现不是材料上的相似,而是两者做完以后风格上的相似。在这些模仿体验中,学生选择生活中容易获取的材料进行模仿创作,发现同一种艺术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打破思维局限。(如下图:非洲木雕和陶泥作品)

2.获得方式,从单视觉欣赏到全感官体验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各种感官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会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

传统的欣赏教学中注重视觉传递,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感官参与越多,学习效果越好。视觉、听觉在艺术特征一致的基础上融入一节课中,让欣赏教学更具艺术的美感。如非洲音乐和非洲雕刻的艺术特征相似,其他也是如此。又如古琴與国画、交响乐与油画,几乎每一种绘画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形式。

艺术受地域的影响,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节奏风格是一致的。如教学《非洲雕刻艺术》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新课:

(1)师:聆听非洲鼓,在乐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这个音乐有什么特点?

生:节奏鲜明,鼓声富有特色。

(2)师:听到这样的音乐,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欣赏图片感知非洲的自然、建筑、艺术、生活。

师:在非洲辽阔神奇的土地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艺术,就像它的音乐、雕刻同样独具魅力。毕加索曾说过:“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中国和非洲,而西方根本没有艺术可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非洲雕刻的美好之处。

除了音乐与雕刻之外,文学也是促进学生欣赏能力提高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的描述将充满色调与情绪的画面表现出来。

3.建构思维,从单图呈现到对比分析

欣赏教学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观察法,但对作品的个性分析往往需要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观察对比、辨析归类不仅是一种赏析方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基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并进行思考:“作品美在哪里?运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与文化习俗有何关系?”在这样逐层深入的思考下,学生不是孤立地赏析一幅作品,而是透过作品与历史、艺术进行对话,形成完整的建构理解。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相似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学习。例如,教学《柱状雕刻》一课时,主要欣赏的是印第安图腾柱,如果教师仅仅引导学生对其色彩特点、内容构成进行赏析,他们就不能明显感受到图腾柱的特征。教师要是将其和我国的华表进行对比,学生可以发现图腾柱粗犷的艺术特征。(如上图:中国华表和印第安腾柱)

4.欣赏内容,从单品种教学向多元化内容延伸

当前,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科知识、传统文化、公共道德等当成是“校园主流文化”,而电影、漫画属于不受重视的边缘文化,它们轻松、虚拟和多样化的形式也提供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信息。基于此,教师可将电影艺术、文学艺术等内容有效融入教学中来,运用这些素材进行赏析,可以使学生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发现美的法则,在与当下作品的对比分析中运用,让学生获得审美活动的愉悦感,提高鉴赏能力。

在构图赏析教学中,教师将电影海报、绘本故事等内容与教材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构图容易产生动感,不对称的构图形式让人产生联想,使这些原来停留在书本上的欣赏方法真正走进了生活。

通过更加多元化与开放性的学习,将单向传输转变为注重体验感悟的能力提升,让美从眼睛走向心灵。因此,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生活,让学生用视觉思维保持着美好。

(特约编辑木清)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
试论中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