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励也罢
李逊
1982年开始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其主要中短篇小说见诸于《上海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等杂志,出版过小说集《坐在门槛上的巫女》《在黑暗中狂奔》、最新音乐随笔《戴着口罩听巴赫》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本朝人喜欢励志,且擅长各种毒鸡汤。虽然大家也都在嘲笑着这汤不接地气,笑过之后,不免还是要喝下去,顶多是趁人不备偷偷地喝。这么爱喝汤的朝代,大约历史上也没有过,且越煲越熟练,主打抒情的,主打哲理的,抒哲兼顾的,款式之丰富直接催生了朗诵这个副产品。一个主持人或者朗诵艺术家,要是心里没备上百八十道鸡汤,大约是没法出来混江湖的。这种现象我概括为“唐诗宋词今鸡汤”。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来是鸡汤的味儿闻起来确实不错,二来是除了鸡汤,也没啥别的好喝的了。
鸡汤的主动作用是励志,不过这志与古人所励的有些不同。今人的志,基本为钱与权所替换,想励些别的志,是很没有空间的。所以你看那些励上志的人,一般都有鬼上身的嫌疑,烈性、狂躁、爱吵架儿,野心加上图谋,有志而无境界。“志”这种东西,以我的理解本应该用来抚慰人心,需要与“识”搭配,才能显现出对事物的判别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傻励,弄得二逼似的。古人说的“在心为志”,就是这个意思。
励志过了头,更让人显出副痴相,极少见有精灵的。那日读张岱《绍兴灯景》,提到当地木棚上挂的一种灯笼,名曰“呆灯”,虽无贬谪之意,还是喜欢极了那个形象,似乎看到它毫无灯意却又死乞白赖地要发一发光的心性。回想某年过乌镇,正是雨霾之日,天色未晚,街上灯笼就迫不及待地亮了一排,呆头呆脑地晃着虚假的暖色。人趋附在那样的时光拥堵里,步不由心,也只剩呆灯照耀下的一张瘫脸了,怎么看都有点脏兮兮的,无从收拾的样子,观赏性可谓差矣。
真正的志,大可不必整天挂脸上,让人时刻地读出来。不过对于那些急功近利者,志不上脸便容易懈怠,这是要警醒自己,也提示别人,他是有人生目标的。所以本朝的志看起来总是那么短命,它需要随时地挂靠在某个阶段性的利好上,跟股市似的沉沉浮浮,一旦行情不好就赶紧抛出,再接下另一股新志。你让他潜心下来修身养志,他觉得纯粹浪费时间,弄不好就被时代淘汰。所有的志都是现成的,总有一款适合你,养志那样的学儒作派,实在是太不励志了。
我始终是个无用论者,读书无用,励志也得无用,太有用的志总是显得那么心机重重,志里藏刀。大体上,生活中要遇到这么有志的人,能躲多远是多远,以免坏了心情。以我看,志如果闲一点,不作为一个杀器,不携带叫啸和穿透力,不与权贵和财富攀上关系,励一励可也。会有人说啥都不图,这志还有什么可励的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呵呵,毛不附皮,随风而去。这志亦如此,不为所用,才能不入圈套。真正的志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世俗的价值,它只是为你催生一种人性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的表象,更接近水的特质,散淡而自然,流哪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