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需求,孔子学院近年来发展迅猛。虽然孔子学院的发展繁荣让我们欣喜,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孔子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现阶段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分析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现状,理清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寻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孔子学院;汉语推广;发展
孔子学院是由中国教育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管理,在世界各地设立旨在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构。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不断加强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学习汉语文化的热潮已经遍布全球,孔子学院正好可以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于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发展的如火如荼。
1 海外孔子学院发展背景和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为顺应海外“汉语热”、“中文热”的文化现象,汉办在2002年决定在海外创建汉语推广机制,2004年3月将海外非营利性汉语推广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当时的中国国务院陈至立提出:孔子学院的宗旨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办了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猛,与中国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尚不明晰,国际社会对中国褒贬不一。因此,孔子学院肩负着对外文化传播的使命,可谓是任重道远。
2 海外孔子学院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对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无论是内部层面还是外部层面上都有众多因素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需理智地看待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从新的视角下审视孔子学院的发展。
(一)外部因素
1.文化霸权主义。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和信息殖民主义的挑战。当下,发达国家占据文化贸易的绝对主导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着全世界的娱乐和迅息网络,在图书出版社、电视节目等绝大部分媒体领域中都扮演着主要角色。四大主流通讯社每天的发稿量站全世界的80%。文化传播强国50家主要媒体公司占领全世界95%的传媒市场,美国电视节目的生产量和制作量占全球75%,私单世界国家电视节目60%至80%来自美国。
2中国威胁论。全球日益升温的“中国热”,代表了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而国际上阴魂不散的“中国威胁论”,也成为拒绝中华文化和某些国家加强军备防范的借口。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05年12月9日发表了名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的文章,强调说中国软实力崛起威胁了美国利益,并呼吁美国采取措施遏制中国软实力发展。孔子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经常引起西方公众的警惕和反感,而这种警惕和反感来源于深入人心的对政治权力的不信任和对政府动机的怀疑。
(二)内部因素
“三教”方面存在问题。第一,教师资源稀缺。汉办每年向海外派出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人数都在逐年递增,汉语教师人数从2006年1000多人增加到2014年9000多人。但和全球的需求量相比还是杯水车薪。为了有一批高质量的海外汉语教师,国内高校开始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即便如此,海外汉语教师的亏缺仍成为了制约孔子学院在海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教材良莠不齐。博大精深的汉语,有着丰富的历史、成语、谚语等内容。孔子学院的教材自然也围绕这些文化进行编排,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合外国人的学习,很多教材对中华文化的描述容易使得外国人摸不清头脑,也就导致了学习效果差强人意。第三,教法固化单一。一味地采用语法翻译,逐字逐句的进行领读,再翻译成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传授的知识大都是老师的一个人的见解,只能通过布置家庭作业来保持学习效果,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的内涵,担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影响了孔子学院的教学效果。
辨识度及知名度的缺乏。目前,虽然孔子学院数量增加迅速,但是在国内外民众心中知名度都比较低,国内大部分民众都不知道孔子学院的具体功能和含义,有将其作为“孔学”传播机构的,有将“孔庙”、“孔学堂”等孔子纪念场所等同于孔子学院的。许多国家的人知道孔子是中國古代一位非常睿智明慧的思想家,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孔子学院”。有很多有意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并不知道到哪里学习,也没有接触过汉语传播机构的宣传信息。
3 促进孔子学院发展的对策分析
1.可持续发展。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想要产生深远影响,就要坚持语言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公益性。任何情况下以服务语言学习为首要任务,为语言爱好者提供便利。第二,独立性。语言文化的传播要以中方的要求为原则,合作方更多地是配合活动项目的策划和实施。第三,控制发展。国家汉办对海外分院建立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申请方的审批资格要进行考核,一经批准,对每年的考核也要规范管理。
2. 质量先行。语言教学的质量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生存的根本。我们需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海外教师队伍,他们应该有着双语、双文化的语言教学素质,同时又学习过专门的对外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优秀的汉语教师是教学的保证。我们还需要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在海外开办好的文化活动,重点在于中方的孔子学院和所在地区的文化团体形成一种联系和互动,在中外结合的环境下推广 中国的文化,便于得到民众的欢迎和认同。
3. 加强孔子学院运行市场化提升品牌建设。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创建的作为国家层面传播文化和语言的机构,从广义上讲目前是一 种公共产品,汉办目前履行的是政府职能。如果从组织层面来讲,孔子学院的发展面临一个长期发展目标的问题,这就对中方院长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然而,目前无论是在哪国设立孔子学院,还是合作权与学校的选择都由汉办来决定,从院长的聘任到教师志愿者的培训、选拔都是由汉办一手操办,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业务展开,各种各样活动的组织,也都由汉办统一指挥。这样无疑会阻碍孔子学院的市场化。品牌的建立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会起到积极的。鉴于其非营利性质的办学宗旨,孔子学院并未借助公共的大众传播媒体进行过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也没有足够的资金通过广告宣传提高知名度,大部分学员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知该机构的信息,宣传力度比较小。因而孔子学院形象都非常不统一,没有辨识度,这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浩清.海外孔子学院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9):96-97
[2]姜冬梅.印尼孔子学院的建设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
[3]新媒体时代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EB/OL].求是理论网,2011-03-08
[4]邢蜜蜜、梁克俊.论海外孔子学院教学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2)
[5]韩映雄,石梅.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海外办学——以孔子学院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43-44
[6]韩召颖.孔子学院与中国公共外交[J].公共外交季刊,2011(3):18-20
作者简介
黄静燕(1993-),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