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丙峰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每一所高校必须解决的难题。其中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必须引起各大高校的充分重视。而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心指导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因为对以人为本缺乏足够的认知,造成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本文将“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分析作为论述的重点,希望能为广大高校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基于此,各个高校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更应当对学生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并在管理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相关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也是一类价值观。所谓“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就是必须做到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关爱人、激励人、帮助人等各大方面。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但可以有效推动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还将有利于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1 以人为本理念的含义
以人为本是在充分结合了我国实际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理念的前提下,进而产生的一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作用的价值观。相关学者曾指出:以人为本无疑是社会发展终极价值的深层次理解。以人为本中所包含的内容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是一定要切实尊重对人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生产中都需要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第二是一定要切实尊重人的需求,从而让人的个性得以发挥;第三是一定要切实肯定人的价值,帮助主体价值的实现。
在人类的整体发展中,自主性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是主体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当各大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必须充分尊重并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注意全面尊重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根据各主体的现实情况,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才能让主体的本质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也就是有助于主体自主性的发展。
2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效管理中貫彻情况
2.1 道德、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迈入转型期,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对于高校大学生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因此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已经逐渐成为了高校建设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然而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教育中心逐渐向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倾斜,而严重忽略了道德和心理教育,从而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教育体系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高校大学生大多都处于心理容易受到冲击的阶段,由于各自家庭教育以及自身经历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大学生活中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则会给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冲击,甚至会导致个别大学生一蹶不振的现象。因此高校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现有道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不足,来正确的掌握和引导高校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切实推动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道德、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
2.2 个体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不平衡
当前,在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通常将高校自身的社会生存、发展设为核心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而当处理大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上存有的问题时,则是将学生发展作为核心前提。这样一来学校就很容易忽略了大集体中个体的价值和利益,但个体的发展与集体、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们彼此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如果学生拥有了确切的目标,那么他就将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各类资源来完成本身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得本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得以清晰,从而在个体的小价值中充分体现社会的大价值,现代高效需要体现的社会价值指的就是完成自身设定的规划和目标,然而高效却把学生直接当作自身目标实现的一大工具,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进而破坏了个体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两者间的和谐。
2.3 管理主体的模糊化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最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因为只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管理人员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管理方,只关注管理命令的发出,并看重管理效果,对实施管理的方法、过程等方面并不重视。因为高校管理人员缺乏服务型的意识和态度,所以造成管理工作中学生主体性的严重缺失。除此之外,由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忽视了学生自主性、个体性、创造性等方面,导致高校管理人员反而变为管理工作的核心主体,从而与以人为本理念严重不符。
2.4 管理方法过于简单
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效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要素,同时它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展现,而情感不仅是人们沟通、关爱的联通线,也是全部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就目前而言,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不仅要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还要处理繁杂的各项日常事物,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导致管理人员的精力不足,所以管理模式逐渐变为压制、控制模式,从而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严重脱节。
3 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工作理念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是学生人生中一大过度时期,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各大高校应当深入探索各类有效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具人性化、标准化、先进化,从而切实推动学生、学校两者的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工作理念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加入到自我管理中。同时高校还应当抓紧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心理健康预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加强心理健康理念在高校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心理健康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重视程度,同时也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自我排解心理问题方法的宣传,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恢复能力。另一方面,要扩展心理咨询的咨询渠道,可以适当的开通网络咨询渠道,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对于网络信箱等进行心理问题回复。而且还可以定期通过召开心理委员会,加强各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发挥其在班级中的作用,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明显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排解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3.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具体分为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两大方面,因此现代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着重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并且要在各环节中贯彻执行,也就是无论在服务还是教育中都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除此之外,还必须有效强化学生的指导工作,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在长期的锻炼下能够切实实现个体价值,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推进各大高校的整体发展。
3.4 建立健全服务保障制度
服务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高效开展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的核心保证,同时也是各项事物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持要素之一。基于此,学校应当认真、科学指导学生们完成自身职业规划,深入掌握学生需求以及社会需求,全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同时加快教育目标的制定和规划。不仅如此,学校还必须适当根据校内学生的诉求和期望等来修改各项服务制度,因为学生是高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诉求等方面,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服务保障制度,从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现代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的管理模式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但管理中应当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理念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因此,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贯彻其中,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蓓 高教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及内容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6(11)
[2]郭兴 探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J]-山西农经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