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马拉松赛事堪比工业时代机械化运转上的齿轮与链条,契合度与流畅度考验着运转中的每个环节,而关于赛事背后的物流、补给与志愿者服务,则是一面体现细致入微的放大镜。
石春健
原國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马拉松办公室副主任,现橙光线市场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马拉松赛事管理资深培训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博士。
outdoor:一场马拉松赛事所涉及的物流,怎样运作才最高效?
石春健:一场赛事中需要转运的物流量非常大,除了起终点和沿途的硬件搭建之外,还涉及到赛道沿途的物料准备,比如各种功能的指示牌、补给站的桌椅、遮阳伞、水和食物。此外,如果比赛的起终点不在同一处的话,还涉及选手的存包转运和二次摆放。在终点本身也有大量需要发放的物资,比如完赛奖牌、完赛补给包、赞助商提供的纪念品等,也需要运输和分流。国内已经有赛事公司聘用物流公司来负责这方面事宜了,北京马拉松所有参赛选手的存衣包都是通过“中外运”来实现运输和分装的。在国外,物流公司可作为赛事供应商参与其中,比如伦敦马拉松的赞助方名单里就有国际著名的物流公司UPS,它承担赛事中大量的物资转运相关工作;东京马拉松中,物流公司负责选手存衣包的摆放、分装和转运,由组委会的志愿者负责受理选手的存包、取包这种需要跟选手接触的工作,所以他们是两方人员的配合。
outdoor:补给品的总成本相当高,如何计算出需求量以及避免补给不足或过度浪费?
石春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过程,虽然在《国际田联路跑指南》中有一些参考性的数据,比如说补给站的水是在250~330毫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每个站点都需精细地计算,受温度、赛程、赛道位置、参赛选手水平、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同位置的站点的补给就不一样, 5公里处的和40公里处的站点配置差别就很大。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教计算方法时,是按照单个站点的补给来培训的,比如5公里处,一位选手的补水量应该是1~2口水,约为125毫升,到了30公里处,选手可能就要喝一杯,为200~250毫升,每个站点的需水量要用平均一位选手的水量乘以人数才能得出来。此外,高水平选手和首马选手,补水量差别也很大。
有关食品摆放的位置,要看具体赛事的成本、预算和赛程,通常建议在半程以后(22公里开始)就一定要提供食品补给,每5公里的站点都要提供。我们知道参赛选手当天都要早起,特别是跑得较慢的选手在比赛后半程时已经临近中午,此时特别需要食物补充。
对于预算较充裕的赛事,可以在半程以前,如15公里处就适当地提供食品补给了。当然,补给量也需要精算。我们以小番茄来举例,假设每个选手在一个站点吃一到两颗,平均下来有多少选手途经此站点,推测出消耗量,由颗数折算出斤两,重量推算出箱数,以小见大,都需要精算。
又比如在马拉松比赛补给品中常见的香蕉,如果一名选手在整个赛程中食用一根,而这一根香蕉被切成两半分两次补充,那么在摆放时需要在25公里和30公里增加供给量,而在临近终点的40公里处,选手们对终点冲线的期望值已经大幅上升,补给也就相对不重要了。
关于补给的配比,就像前面谈到的,需要按照每个站点的位置精算而绝非简单的平均分配。
但的确有可能出现,补给短缺需要不同站点互补的过程,因此通常在比赛中,25公里后的某个位置会准备一辆储备应急车。这种应急储备也应计算出它的通道,确保对前后站点的照顾。有些赛事对额外的补给储备非常重视,像有5万人参赛的纽约马拉松,每个站点的补给量都很大,会在每一个补给站都准备有一辆应急车,遇到物品短缺时能够快速从车上对站点进行物资补充。综合来看,有时会造成一些成本的浪费,但面对这种量级的参赛群体,补给充足作为保证赛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很有必要的。
outdoor:补给品的摆放规则和发放方式有哪些具体要求?
石春健:补给品的摆放规则首先要解决大的顺序,水、运动饮料、食品前后顺序是怎样的呢?通常我们建议先摆放运动饮料,因为它口感较甜,选手饮用完毕后会用清水冲口腔和喉咙,食品可以摆在运动饮料和水的中间啊,“干货”吃完了也需要饮水。因此大顺序原则是运动饮料、食品和水。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同喷淋站点与医疗站点结合起来看问题,虽然这些不涉及饮食补给,但会影响到补给的使用,比如喷淋站点需要设置在补给站之前。原因在于如果喷淋站点出现在补给站之后,需要降温的选手会用原本饮用的水来给身体降温,喷淋站就失去了发挥最大功效的意义,而饮用水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至于细节方面,以水杯摆放为例,前期面对高水平选手通过时,由于他们的速度很快,水杯需要摆放的相对稀疏,扩大拿取空间。而对于预计以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为完赛目标的选手,群体规模大,后半程的站点可采用密集的摆放方式。因此站点需要根据开赛后的时间随时调整。其实给选手补水最有效的方式是由志愿者来传递,但会涉及志愿者人数的问题,递水方式和选手自取水方式所需要的志愿者人数至少会相差一倍以上。
outdoor:一名合格的马拉松志愿者应具备哪些技能?组织方应该如何对志愿者进行甄选和岗位培训?
石春健:志愿人员首先需要拥有一些普遍的共性:对志愿工作有热情,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期间能够经受对体力和意志品质的考验,也是志愿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每个志愿者小组的组长,还要有具备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更高要求。
志愿者的培训和分工,从招募开始就要分层。急救志愿者需要提前培训,持证上岗。组长同样也需要提前参加培训,他们需要了解更深的赛事信息、熟悉更多的流程。而80%以上的志愿者均为临时招募,数量庞大,难以统一集中,多以现场培训为主。一名在现场发放号码簿的志愿者,除了需明确知道号码簿的规则、分类,还需要掌握回答选手各种提问的技巧,面对诸如“能否换项目”“赛前交通情况”“参赛包能否代领”等组委会其实早有信息公示的内容都要掌握。而对于补给站的志愿者,就无需明确掌握如此多的信息,他们需要的是快速高效地摆放补给物资、热情地向选手们加油助威等等。
分层培训的内容虽然不同,但会涉及某一志愿岗位工作内容上的交叉,这一点我们也需要提前做好交叉内容培训。还以前文提到的补给站志愿者为例,他们还需要了解在自己的站点周围是否有可供选手使用的厕所、哪些地点有喷淋点、医疗点。更进一步的,一场赛事应设有一个统一的应急电话。不同岗位的志愿者面对较严重的问题时,要么能够迅速汇报或传达,要么帮助维持现场秩序,志愿者在工作中应尽量减少由自己做决定、做判断的几率,因为志愿工作,仅是一项服务的执行过程,志愿者知道的信息有限,某些突发的或严重的状况如果让志愿者来做决策和判断,很容易发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造成盲目行动后不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