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本文客观分析大型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特点,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对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大型医院;档案编研
档案是知识的载体,档案编研成果不仅可以资政存史,更有育人启发作用,是有感染力的鲜活素材。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努力把“档案馆”建成具有特色的“思想库”。通过网络平台和媒体发布档案信息,将档案编研成果推向纵深。本文选取医院档案视角,谈论互联网时代下,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机遇与挑战。
1 传统形式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现状及特点
医院档案室属于基层档案管理单位,工作主要局限在档案的收集、整理、歸档及提供利用服务等基本环节。管理的档案数量与门类有限;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编研形式简单;档案编研成果以纸质载体为主;编研成果主要应对专业检查;编研成果传播方式传统,受众小,一般仅局限在档案专业内部。
医院档案编研成果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文件汇编。各类重要文件、制度汇编。主要为依据性编研材料,起到查考作用。二是记录资料。记录和反映医院主体概况、重大事件和主要运营成果。包括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医院年度报告等,主要起备查和提示作用。三是研究材料。对医院发展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档案编研材料,包括医院志、专业手册、经济活动分析、设备运行分析等,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作用。
传统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质量不高。医院档案工作人员一般人员素质较低,对档案编多研少,档案挖掘深度及开发利用程度并不理想。二是时效不强。传统档案编研是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后进行,工作周期较长,滞后于医院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无法及时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利用不高。传统的档案编研成果固定,表现形式单一,传播范围有限,难以获得理想利用效果。
2 互联网时代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建议
互联网时代来临,编研资料、载体、传播途径都发生巨大改变。在开放的环境里,“沉睡”档案迎来发展春天。为了适应发展,医院档案编研必须改变理念,掌握医院发展需求,善于利用新兴手段技术挖掘、传播有价值的档案编研成果。
2.1 利用新编辑技术提高编研成果质量
互联网兴起,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档案编研模式,呈现出互动化、高效性的特点。传统档案编研成果多以纸质书刊为载体,展示效果平面,形式单一,缺少视觉冲击力及吸引力。利用网络技术,医院院史、大事记、年度报告等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编辑技术与视频等技术展示,确保档案编研的成果展示具有趣味性、互动性,提高阅读观赏性。
同时得益于互联网便捷高效特点,医院档案编研可在短期内收集资料,可以快速处理资料,全面提升档案编研效益。确保有价值的数据可在最短周期内,得到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编研的价值。
2.2 利用网络传播渠道提高编研成果时效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编研载体和传播媒体从有形实体向虚拟网络转变。医院编研成果通过多媒体、网络等等多种渠道,通过电子书刊、音像制品、多媒体产品和网络出版物等展现。这类新型的编研载体和成果形式具有技术含量高,传播速度快,利用方便快捷等特点,提高档案编研成果时效性。
2.3 选题契合医院发展需要提高可用性
档案编研要求高度的洞察力与创新力。编研工作选题要以医院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档案资源优势的,最大化发挥档案编研成果。医院运管管理职业化及医院文化建设,是支撑医院发展无形力量。档案编研选题上,可以在记录资料及研究材料上下功夫,对历年运营数据,设备情况进行分析。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编研成果展示质量,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决策行为将基于数据分析,而不再是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此外,档案室中沉睡着医院大量史料,是医院发展历程的浓缩和记录折,档案编研可以根据医院发展特色,编撰特色有历史医院的医院沿革,采用互联网手段传播,对医院文化建设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3 互联网背景下医院编研工作对医院发展的意义
档案编研是对文化的保存、积累,是医院文化的记录和传承,利用互联网崭新的技术和手段,可以确保编研成果最大化的传播,提高知晓,有利于增加员工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在潜移默化影响下医院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医院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不断凸显。互联网为医院档案编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档案编研由原先手工模式转化为半自动化生成模式,编研成果中医院运行数据分析等,可以让医院更多重大决策基于数据分析,而不再是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新的时代,给予档案编研工作新的技术与更加便捷的传播,让档案工作有机会从幕后走到台前,医院档案工作者可以把把握时机,将医院档案价值、效用发挥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