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骨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8-11 08:50:05朱宝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建筑工程

朱宝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骨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朱宝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国内工程建设、3D打印房屋、集成住宅、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工业化生产等将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技术骨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创新,融入高新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探索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其中整合核心岗位能力与相关岗位方向,实行双证毕业制度,尝试BIM技术与建筑仿真技术。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安徽省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皖教高[2016]5号),骨干专业项目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载体,是贯彻落实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继续推进高职教育走地方性应用型发展道路的具体举措,是高职院校一定时期内创新发展的基础性与核心性工作。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安徽省遴选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响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应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人才结构等要求的同时,高职教育进入招生多元化、办学多元化、竞争多元化的形势。专业建设迎来了全面迎接挑战的新局面,同时在此契机下也进入了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

二、培养目标与建设思路

本专业培养面向建筑工程专业第一线,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等岗位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爱岗敬业的意识以及创新精神,能够学习并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从事建筑工程技术性工作及施工管理、安全管理等岗位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安徽省建筑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与专业定位,创新“技术平台宽阔,职业岗位明确,教学与生产对接”的“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使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相结合,促成教学做一体化,保证毕业生能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以项目为导向开发课程资源并构建知识能力结构,以知识能力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实事求是根据职业能力制订课程标准,重构基于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的课程体系框架。在建筑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以素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培养主线、以建筑工程项目为向导的课程体系。

三、建设内容与举措

(一)深化“依托行业,理实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内容

建设高职教育学分制,以项目确定职业能力,按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个行业基本能力教学资源库、1个岗位核心能力教学资源库和2个岗位方向教学资源库(2选1)的教学模式。

B I M技术成为土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尝试加入B I M建模应用技术课程,使学生掌握B I M土建建模的方法和流程,了解最佳建模工作方法、注意事项及高效的软件[1]。以建筑工程技术员为专业定位,在1个行业基本能力教学资源库中建设6门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检测技术、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 A D、平法识图与钢筋放样和B I M建模应用技术,在1个岗位核心能力教学资源库中建设5门课程——主体结构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识图与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分解并整合施工员、安全员岗位专业技能,分别建设施工管理、安全管理2个岗位方向资源库。

图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2.5+0.5)

在此基础上,进行学分制改革,依据学院学分制要求及课程本身要求对每门课程赋予一定学分。探索“2+0.5+0.5”的教学组织模式,即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年,主要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与专项能力;第二阶段为半年的跟岗实训,不断深化“学校+企业”的共建模式,与建筑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将学生在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高度融合,为第三阶段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为半年,学生赴建筑企业通过顶岗实习掌握相关的岗位工作能力,最终完成职业教育过程[2]。采取在学校有实训、在企业有教学的“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式”的教学形式。

对行业基本能力课程、岗位核心能力课程采取分阶段和灵活安排的教学组织模式。对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考核,并适当加入操作考核元素。采取课时结束随即进行考核的课程评价机制,不一定统一期末考试。

2、建设举措

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近万名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地方及省内外企业中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其中已有部分人已成为企业的管理层或技术骨干。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建立“依托行业、理实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1)成立课程改革团队。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及企业专家、教学改革专家组成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市场需求调研论证。设计调研提纲和问卷调查表,面向建筑行业和“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开展典型岗位关键能力和岗位工艺流程调研。

(3)工作任务分析。把本专业所涉及的工作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工作项目,并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按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整理,再详细描述各项任务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委员会认可、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4)课程结构分析。深度对课程结构进行整合,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确定各项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将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整合成课程,形成由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和行业基本能力课程组成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5)课程内容分析。参照职业标准,将专业工作领域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融“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6)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优化。聘请专家评审课程体系,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评审课程体系,确保课程适应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7)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校企联合制定包括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辅导员与教师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尝试开发使用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3]。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双证融合”

1、建设内容

在培养过程中,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度。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培养为主线,将理论教学、专业实训、技能考核三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将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获得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取一个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双证融合。

2、建设举措

(1)“双证书”制度建设。要求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相关工种的考试,并获取中、高级技能证书;要求教师参加技能鉴定考评员的培训和考试,并获取中、高级考评员证书;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的各种技能竞赛,以获取更高层次的资格证书。

(2)结合该专业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和资料员等的专业定位,依托市城建委,将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和资料员等培训的知识融合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如施工技术知识、质量和安全知识等,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后,再结合市城建委的培训取证要求,进行强化培训,使学生在校区间就能获取建筑业的施工员、资料员和质量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保证学生就业能上岗。

(3)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通融、与职业资格认证融通、与生产实践融通、与行业标准融通[4]。

(三)建设建筑工程“创新创业”教育

1、建设内容

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贯彻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打造发展新引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依据建筑业新技术发展方向,对建筑信息技术培养方向进行创新式改革,成立B I M工作室,建设B I M实训室、仿真实训室,学生在实训外有参与实际项目、与B I M专家交流的机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局限于培训或讲座,要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

2、建设举措

(1)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专业办学活力、更新专业技术技能、完善质量诊断改进机制、加强思想政治觉悟教育,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专业能力,支持基于专业方向的创业,不限制兴趣创业。落地是入课,传承靠文化。

(2)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专业教师在岗离岗创业、经批准后允许在读高职学生休学创业。离岗期间保留教师的人事关系,工资与缴交社保费用返纳,人事档案由学院管理,工龄继续计算;同时享有和学院其他在岗人员同等的参与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与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

(3)“引-领-孵”循环,引企入校,进行专业技术引领,后期孵化推向市场,企业成熟后再引起入校。建设创新创业基地。

四、结语

将“依托行业、理实交替”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参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制订培养方案。推进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试行分阶段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评价,以就业水平与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叶雄进.BIM建模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郑文开,黄任远.抓建设促发展打造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记发展中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J].当代职业教育,2010,(02):54-56.

[3]张茂林.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骨干专业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0,(06):161-162.

[4]张茂林.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骨干专业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1,(06):192-193.

TU74;G718.5

A

1671-5993(2017)02-0081-03

2017-02-20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建筑工程技术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类别:XM-01)阶段性成果。

朱宝(1984-),男,安徽滁州人,硕士,讲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全国招标师,咨询工程师(投资),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