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
《山海经·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如何寻找食物的史实。经过大量尝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选择了那些安全有用的“百草”,作为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而另一些则被当成药物,按其性能用以治病。
五味不仅会对人的口舌带来直接的感受,而且对人的机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五味调和不当,不仅使味觉感到不适,而且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周代设食医一职,表明当时对食疗、食补和食忌的认识已有相当深度,初步总结出一些基本的配餐原则。
随着饮食生活的发展和烹饪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作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于是有“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吕氏春秋·本生》)的说法。春秋时有位神医秦越人,即扁鹊,相传中医诊脉之术是他的首创。扁鹊是较早阐明药食关系的人,他认为人生存的根本在于饮食,治病见效快靠的是药。“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不知饮食之宜的人,不容易保持身体健康,不明药物之忌的人,则无法治好疾病。食和药的作用问题,对人体至关重要,如果能用饮食治病,算是真正懂得养生之术的人。
作為一名医生,首先要清楚疾病产生的根源,以食治之,如果食疗不愈,再以药治之。这样的食疗原则,历来为中医学所尊重。成书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素问》强调饮食要有节制、五味应该调和等观点,指出了违背饮食宜和忌的原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系统地阐述了一套食补食疗理论,奠定了中医营养医疗学的基础。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将食物区别为谷、果、畜、菜四大类,即所谓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这四类食物在饮食生活中的作用及应占的比重,《素问》有十分概括的阐述,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指以五谷为主食,以果、畜、菜作为补充。按现代营养学观点,谷物中主要成分为淀粉和蛋白质,豆类含有较多的脂肪。人体热能来源于糖和脂肪,而生长修补则靠蛋白质,谷类食物基本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这应当就是古人“五谷为养”所包含的内容。
动物蛋白有优于植物蛋白的风味特点,动物类食品对提高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提供了一条辅助途径。果蔬中有多量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又有纤维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肠胃蠕动。《素问》的营养理论,确实是一种科学的饮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