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师:您好!
我心里有点烦,想听一下您的意见。我丈夫病逝已经10年了。不久前,儿媳有了身孕,我们全家都憧憬着新生命的到来。我更是表态照顾第三代的责任我责无旁贷。
可是在我内心深处,还是存着几分寂寞。半年前,我认识了丧偶的老李。我们惺惺相惜,我们在一起有那么多聊不完的话题。
老李年过7旬,但身体依旧健硕,非常喜欢出游,充满了活力。我虽然比他小一轮,但并不觉得和他有年龄差异,只是觉得相见恨晚,我愿意与他共同生活。
但儿子并不看好我们,他说,老李比我大那么多,只是想找个人照顾他,认为老李为人自私,只顾及自己的感受。
我和儿子说,我一定管带孙子,只要周末和老李在一起就可以了。儿子没有执意反对。但我心里有些别扭,还是隐隐有些不安,儿子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我遇上一个相知相爱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儿子为什么会对老李这么挑剔呢?我想听一下您的意見。
张钰
张女士:您好!
我很理解您的心情,子女不同意父母再婚的现象不是个例。有调查显示100名想再婚而未成婚的老年人,65人是因儿女不同意。“山西公益红娘”做过一个小范围数据调查。在太原市,100个单身老年人中,85个想找老伴。老人找老伴的念头比年轻人更迫切,面临的困难也更多。而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儿女的支持。在这个组织登记的会员有上万名,其中老年人有1000多名。20多年来,真正牵手成功走入婚姻殿堂的不到20对,再婚率不足4%,6成以上儿女不同意父母再婚。
要不要经过儿女同意
法律上没有规定父母再婚一定要子女同意,当然最好是取得儿女同意,这样大家的关系会好处一些。您如果想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不理解您,不如先弄清楚儿子为什么会反对,这样更容易解开您的心结。
虽然财产分割是个重要的结,但这并不可以囊括一切。老人再婚前可以办理财产公证或立遗嘱,以厘清双方财产,从而打消双方子女的疑虑,在保障自身财产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家庭和谐。况且两个人相爱,即使不领证,不是名义上的夫妇,也同样能成为搭伴过日子的老伴儿。
那么除了财产分割之外,还会有什么因素导致儿子反对呢?应该是有些儿女不大能接受分离这个事实。从成为单亲父母以来,他们的心思几乎全都在孩子身上,生怕孩子受委屈。而父母的给予,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都已经让子女习以为常。一旦想到相依为命的人要抽身离去,会条件反射地用力抓住不放。如果不存在财产问题,那您儿子反对的主要原因便是后者。
这是两代人的位置不同,感受不一致而造成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为他们着想,单身抚养孩子,全心全意地把自己能给的都给了,作为弥补也好,保护也罢,已经尽自己所能了。时至今日,他们即便成家了,以前得到的那份全身心给予已成习惯,要换位思考替孤独的父母着想,却很不容易。
爱是老年人的权利
有的儿女,为了自己的私利,甚至不惜诋毁父母争取爱情的权利。有人说,我感觉越老越得不到尊重了。有两位老人已经准备去民政局登记结婚了,可是儿媳竟指着两位老人的鼻子骂他们不要脸,为老不尊。追求爱情,寻找伴侣,这件事情并不受年龄限制。老人,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情感归宿。
这些指责十分无理,爱与性当然不仅仅是年轻人的权利。两性相吸,是生命活力的表现,是人权。两情相悦,不存在为老不尊一说。如果谩骂,是口出污言秽语的人自己观念陈腐,并不是所有年轻一代都持这种自私的偏见。有两个在海外留学的朋友,非常体谅各自置身空巢中的父母,为二老牵线搭桥,让两个孤独、寂寞的老人相伴相谐幸福地走向老境。这是她们的体谅与理解。
无论儿女持什么态度,重要的在于相爱的两个人彼此是否合适。如果三观一致,彼此相爱,就不用在意是否遭到儿女的反对。
要有最坏的打算
有不少想再婚的老人心里总有委屈,年轻时为孩子放弃了再成家的念头。现在孩子大了,独立了,想再找个老伴儿,却得不到理解了。其实,不必太抱怨孩子不替父母考虑,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会造成彼此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老年人再婚时还是应当尽量争取子女的理解和支持,尽可能避免发生纠纷。没有哪位父母会不为自己的孩子考虑。如果决定再婚,那对财产、家人相处模式等一系列后续问题,一定要做好规划。子女可以发表意见,但决定权在父母。
老人会有失掉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顾的一天,那时他们体力衰退,甚至可能缺乏成年人对财产应有的判断。虽然老人经历了自己伴侣生死之后,更加刻骨铭心地感到生命的短暂,当然希望在自己有限的岁月里尽量享受更多的温情,然而一定要明白,这种要求是卑微的,想多一点点欢笑,有一个和自己同眠共枕的人,并从儿女那里得到安慰和贴心,不太容易。
如果您答应照顾第三代,那让两个或更多的孩子成长,可能会花去六到八年时间,那时的您和您的老伴可能就更无暇自顾与彼此照顾了,可能会更多地依靠儿女。若要考虑将来的满意与需要,不妨更多地与儿子协商,切不可只顾及今天的舒心和安慰,得争取让自己的晚景写满生命的欣喜。
丁宁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