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成果转化的误区与对策

2017-08-10 21:02代保明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编者成果教学内容

代保明

文本解读,不仅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还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好途径。同时,文本解读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师规划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的必备功夫。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如果不得其法,只照着课本宣讲,学生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要进行文本解读,只是解读的指导思想、方法路径、阅读图式、自我经历等存在差别从而导致文本解读成果各异。有的從语言学角度解读,侧重于文本的语用训练;有的从社会文化学角度解读,侧重于文本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及意义;有的从文体论角度解读,根据文体的结构模式、文体特征去挖掘文本信息;有的从接受美学角度解读,特别在意文本新意义的产生。解读文章的视角不同,产生的解读成果就会千差万别。

但教师的文本解读成果并不等于就是文本教学的全部,教师的文本解读成果也不一定全是课堂教学的必须。可不少语文教师总是在做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事情,总喜欢在语文课堂展示自己的全部解读成果,展示自己不一样的文本解读能力。其实,这样的做法已经进入了文本解读成果转化的误区,语文课已误入歧途。由于语文课堂文本教学目标的模糊,由于教材编者对教学目标预设的淡化,导致语文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切与科学。这样的“我做主”,凸显了当下文本解读成果转化的四个误区:

一是成人化。教师把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时,对自己的成人化解读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变成教学问题或教学活动。把还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拔高”为成年人,看高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经验并扩宽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视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呆若木鸡,不知老师在干什么。一次听某某老师给初一学生上《背影》一课,这位老师一步步端出了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从每个人生命的开端,就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你们也属于将逝的生命”“人生这一辈子,就是一场场风霜雨雪,一个个春夏秋冬,父亲遽然间,匆匆间,就一下子老了”“生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也是一个短暂缥缈的过程”“影,就是一种意念和感觉的东西,是一种虚幻,一种缥缈,一种无常的虚在”“甚至一切物质世界都是影,都是虚无”。学生仅有12岁或13岁,他们还处在幸福成长的花季,他们还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他们还是未成年人,不可能感觉自己在衰老;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知识积累也不可能理解如此带有人生沧桑感的话语,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些带有佛学思想的人生哲理,更不可能真正参悟这些话语中的人生玄机。这显然属于文本解读成果转化的成人化,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文本解读成果转化的误区。

当然,这位作为成年人的老师,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早过知天命之年。在解读文本时,把自己置身于文本中,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文本语言之中,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视野、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去解读文本语言,去填充文本的意义空白,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本理解,这是他的权利,是任何人都无法干预的。但如果这位老师把阅读中的教学阅读与生活阅读、专业阅读、考据阅读等混为一谈,把自己成年化的解读毫无选择地转化为教学内容,以为凡是自己的理解学生就一定能理解,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教学阅读有其特殊性,它是为了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完成文本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阅读活动。故此,这样的教学阅读就必须考虑到学生、课标和文本等多个要素,而不能仅仅只考虑阅读者本人。一旦教师把学生、课标、文本纳入自己的视野,把自己的阅读定位于教学阅读,就一定不会把教学阅读变味为专业阅读、考据阅读,就一定不会把中学生成年化,从而把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不加取舍地转化为教学内容。

二是专业化。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不是从学生语言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而是从专业研究的角度,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研读文本,把自己所教的学生当成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带领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深读文本。专业化是教师对文本的深耕,对文本的专业研读,这样的专业化解读带有强烈的研究色彩,解读结论的科学性有待印证,不应该立马抛给学生。当然,从专业角度研究文本,对教师的教学大有裨益,是教师文本研读的最好态度。但是,教师研读文本的状态可专业化,而研究结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则不宜专业化。因为文本内容的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言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让学生在语用方面有实在的收获才是文本解读的首要任务。教师如果把自己的文本解读进行专业化处理,不仅学生消化不了,而且还会让语文教学偏离航线。

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文中已经有足够多的专业术语了,诸如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系、有性繁殖、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卵等。但有的教师还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多个植物学、动物学概念,诸如宿主卵母细胞、线粒体DNA、有丝分裂、基因群等。这些专业名词,把本来较为好懂的科学知识搞深奥了,把学生本来清醒的大脑搞糊涂了。不仅学生基本听不懂,而且认知水平较高的教师也没听懂。老师的教学初衷是好的,也许是想让学生彻底弄透克隆技术。可就初中学生而言,这样的专业化转化多是劳而无功,有把语文课上成生物课、地理课的危险。

三是论坛化。教师把课堂当成论坛,把课堂当作自己文本研读成果的发布场。因为论坛往往是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发明的交流场所,是高端智慧的碰撞场所。在论坛观念的主导下,教师在转化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时,努力追求时尚新奇,以显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执行方案时,考虑更多的是自己不同凡响的文本解读,而不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学力水平乃至人生经历。这种论坛化的文本解读结果在许多赛课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通过这样的论坛化转化,以显示自己的解读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全然不顾自己的解读是否切合文本本义、作者意图、编者设想,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其实“所谓多元解读,不是绝对自由的,应该是以文本主体的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

那位老师说“《背影》的主题并非肤浅的‘父子情深……是生命短暂、脆弱,不可恒留;光阴匆匆,稍纵即逝,不可久驻”,并说“过去把《匆匆》《背影》分开理解,一个仅理解为珍惜时间,一个仅理解为父子情深,是肤浅和简单的,理解成‘生命脆弱和短暂,也就是‘生与死才更深刻”。还把题目“背影”作了以下理解:“第一,身强力壮的大丈夫之影。第二,拖家带口、背负重任的父亲之影。第三,虎背熊腰的身影,在岁月中变成了弯腰驼背的身影。第四,父亲背债的身影。第五,一对父子、两个儿子、两个男人,背井离乡找工作、读书的背影。第六,背运、走背字儿的影子。”很显然,那位老师把课堂当成了学术论坛,把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进行了论坛化转化。他对《背影》一课解读的新发现、新观点,确实让人耳目一新,闻所未闻。可这样的转化结果,学生能消化吗?初一初二的学生真的能理解吗?他对《背影》能做如此研究,能得出如此新颖的解读,确实有非凡的文本解读能力。解读即使有欠妥之处,但这样的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也让人感佩。这样的科研成果在教师之间进行学习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把这样的解读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则值得商榷,因为课堂不是学术论坛。当然,就《背影》的主题,孙绍振教授的说法也许会得到更多教师的认同,他说《背影》是“写对儿子无条件的奉献”,是“亲情的美化,不过表面上是某种程度上的‘丑化,然后过渡到相当程度的美化和诗化”。

四是茶馆化。教师把课堂当成茶馆,在茶馆式课堂里什么话都敢说。忽视课堂是知识的圣殿这一基本常识,忽视学生的知识基础、社会阅历和人生视域,忽视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一厢情愿地把教室当成非常自由的茶馆,在教学中把该说的、不该说的,一个不少地讲出来。不研究学生,不选择,不甄别,不作转换,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文本解读时,解读作者生平、编者意图和教材体例等基本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解读者,因解读者解读文本的视角不同会有不同的解读,因解读者观念、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众多的解讀结果,不是每一个都适合学生,不是所有的都应该讲给学生。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教学价值判断,有自己的且贴近作者意图、编者设想的结论。如果教师在文本解读成果转化时,采取非常随意的茶馆化转化,对解读结果不做理性思考,不做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和事这方面的研究,不做文本核心价值的考究,不仅会读错文本,而且还会导致学生接受很多错误信息。

一位教师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主题解读为“轻狂”。“轻狂”就是“非常轻浮,轻薄,极不庄重”的意思,这显然是非常随意的文本解读。苏轼在词中写自己的打猎装束、跟随自己打猎的队伍、自己的老当益壮、想得到朝廷的重用等,都不可能有表现其“轻狂”的意思。苏轼词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应理解为“豪气”“英气”,而不是“轻狂”,这个时候的苏轼,绝不可能会“轻狂”的。实际上,这就是文本解读中“拘囿文本”和“走出文本”的差别。这样“拘囿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错误导向令人毛骨悚然。

教师对文本解读成果的茶馆式转化,并非个例。教师将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随意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鱼龙混杂,不进行转化前的科学考究,不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自己的转化成果,语文教学的课堂成了垃圾信息堆积场,严重阻滞了学生的语用学习。

要避免文本解读成果转化误入歧途,要让教师文本解读成果转化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以下三个对策不可少:

尊重作者。应该说,任何文本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产物,无论文本作者采用何种文体来表达,文本中一定有其情感思想的烙印。因此,一旦我们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读懂了作者,了解了作者写作文本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经历,就会找到解读文本的密码。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转化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时,在把文本解读转化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时,就会有一个最为基本的参照物。

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很多老师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刚才柳宗元还是快乐的,为什么突然之间就那么伤心呢?答案是,因为柳宗元被贬官到此。这个解读错了吗?没有。那为什么柳宗元被贬官就如此伤心呢?深究柳宗元当时的政治环境就非常必要。《旧唐书·宪宗本纪》中记载:

己卯,京西神策行营节度行军司马韩泰贬抚州刺史……礼部员外郎柳宗元贬邵州刺史,屯田员外郎刘禹锡贬连州刺史……

壬申,贬正义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韦执谊为崖州司马,以交王叔文也。……己卯,再贬抚州刺史韩泰为虔州司马,河中少尹陈谏台州司马,邵州刺史柳宗元为永州司马,连州刺史刘禹锡朗州司马……初贬刺史,物议罪之,故再加贬窜(贬谪放逐)。

左降官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八人,纵缝恩赦,不在量移(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地区)之限。

看到作者的这段历史资料,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柳宗元的处境和心境之凄凉。两次贬官,左降官是唐代贬官处分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具有流放的性质。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纵缝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意味着柳宗元在仕途上永无出头之日。所以,环境的凄清与人生的凄凉,共同形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心境。很明显,有了这样的知人论世,对课文的解读才不会走入误区。

尊重课标和教材编者。文本解读因为解读方法的不同会有多种多样的解读结果。到底应该把哪些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解读不应该转化为教学内容,很多教师感到不好确定。在众多文本解读成果的密林中,确定能否转化为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基本参照——课标和编者意图。因为课标是教学的根本大法,编者把文本选进教材,一定有其明确的教学意图,有非常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明白了这两点,文本解读成果的转化就有了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导向,教师的文本研读成果要转化为教学内容就不会偏航。

《老王》一文,人教版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把它与《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信客》安排在一个单元。在“单元提示”中编者如是说:“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在《老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编者明确了三个教学任务:一是体察善良,弄清楚“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二是比较句子,体会简洁记叙、外貌细节和神态细节等生动描写的不同效果;三是转换人称改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探究散文转述体(杨绛视角写老王)语言风格的深刻内涵。而部编版把《老王》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把它与《阿长与〈山海经〉》《台阶》《卖油翁》安排在一个单元。在单元提示中,编者如是说:“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境界。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重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老王》课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明确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一是围绕“穷苦、命运、平等、尊严、同情、人道关怀”谈读后的感受;二是分析“钱”的作用;三是细读段落,探究详写的作用;四是揣摩词语的表达效果;五是研究关键句的表达效果。这样一比较,就会发现编者意图的差别,从情感目标看,人教版显得狭小,部编版则很开放;从知识与技能目标看,人教版侧重于语言表达方式(句子)对表达效果的作用,部编版则侧重于词语、句子、段落和“物”的品析。这样的编者意图,应该是文本解读边界的暗示。当教师依据自己的文学理论、文章学知识、文学鉴赏理论、阅读图式、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等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会得出大于、高于编者意图的解读。那么,哪些解读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成果只能是教师个人有待进一步论证的解读,课标和编者意图就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因为编者在编选教材文本时,一定有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假设,且这个假设应该是经过反复论证的,是基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的。

尊重学生。学生的学情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成果转化的落脚点,是教师预设教学内容的检验仪。教师文本解读成果仅是教师自身阅读图式、人生经历、解读视角等的产物,是教师成年化的解读,带有一定的个性化色彩。教师的文本解读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学生的前理解,大大多于学生的前理解,并且教师的某些理解是学生现有的阅读图式所无法接受的,是学生目前的生命状态、人生阅历所无法体悟和验证的。因此,教师如果要把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学情,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前理解。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作取舍,让教师的文本解读结果努力对接学生的现实阅读图式。前面所说到的某某老师对《背影》的解读,错了吗?基于这位老师自身的阅读图式而读出的结论,个性化解读新颖而别致,未必有错。但他错在把自己的解读毫无选择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完全不考虑学生的阅读起点、生命状态、人生体验、生活经历和思维深度。

文本解读成果并不完全等于课堂教学内容,一定要有一个转化过程。正如转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梅茨罗所说:“知识不是现成地等待人们去发现的,而是由理性世界的个人依据新经验,经过解释和再解释的过程而创造的。说到底,知识的形成,同时包括(知识)意义的不断修正,即是一种‘认识转化的过程或‘观点转化的过程。”转化,其实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对文本解读成果的取舍、选择、优化。但当下在文本解读成果转化方面的误区还有待强力纠偏,本文仅是抛砖而已。

猜你喜欢
编者成果教学内容
工大成果
编者语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编者语
编者语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