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源远毛显强
国际合作
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管控对非投资风险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ontrol risks of investment in Africa
■文/温源远1,2毛显强1
对非合作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坚定支持非洲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援助、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的对非投资与合作模式。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对非投资概况、全面梳理中非合作中的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并就加强对非投资及其环境风险管控提出了相关建议。
发展是硬道理。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自身长期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自身进步的同时,中国积极支持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在推动对非投资,促进非洲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政府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并先后于2006年、2015年两次发布《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我国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援助、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的对非投资与合作模式。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就始终坚定支持非洲的发展,并于1956年开始了对非援助。1997年,在第一次全国对非经贸工作会议的推动下,我国迎来了第一次对非投资高潮。进入21世纪后,中非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双方分别于2000年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构建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对非投资再次大幅提升。2009年,中国政府还专门提供10亿美元设立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非关系更是全面升级,迎来中非合作新的重大战略机遇期。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访问了3个非洲国家,并提出发展中非关系的“真”“实”“亲”“诚”四字政策理念。截至目前,习近平主席已先后访问了坦桑尼亚、南非、刚果、津巴布韦和埃及共5个非洲国家,发表了6次演讲、3篇署名文章,见证和签署了3份联合公报、2份宣言和1份行动计划,体现出我国对非关系的高度重视。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和非盟总部进行了正式正式宣布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做强和夯实中非合作“五大支柱”,即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在未来3年同非洲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分别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以及和平与安全共十个方面,并承诺为此提供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细化了中非合作具体措施。2016年7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发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联合声明》,重申了十大合作访问,并在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上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即四项原则:坚持平等相待、团结互信、包容发展、创新合作;六大工程:推进产业、金融、减贫、生态环保、人文交流以及和平安全合作;一个平台:完善中非合作论坛)。同月,中国出资20亿美元与非洲开发银行成立“非洲共同增长基金”,向全非洲提供融资。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计划,中非双方又共同签署了一大批合作协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超过243项合作协议,涉及总金额达50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和商业贷款超过460亿美元,占协议总金额的91%。
在政府鼓励政策带动下,截至目前,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新兴投资目的地。双边贸易额在2014年已达到2220亿美元,是2000年的21倍;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FDI)存量达到324亿美元,是2000年的60多倍;超过3000家中国投资企业落户非洲,帮助非洲国家增加税收和就业、传授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仅中非发展基金投资项目(中国于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部长会议上宣布成立,总规模50亿美元,旨在引领和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开展对非贸易与投资)就累计带动非洲国家100万人口就业,创造税收超过10亿美元。此外,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非洲地区的援助已占中国对外援助总金额的一半还多,为51.8%(约70亿美元)。中非合作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也必将继续带动国际社会共同加大对非洲的关注和投入。
作为今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主席国,中国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峰会重点议题,首次将发展问题全面纳入领导人级别的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框架,推动制定G20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并首次将支持非洲及其他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纳入G20峰会议题,推动G20主动回应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诉求。此外,中非双方也在共同探索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和非洲2063年议程的有效对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论断,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对外投资中,我国政府也非常关注环境保护问题。2006年和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均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要求。2008年1月,环境保护部正式采用赤道原则。2013年2月,商务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上提出的“461”中非合作框架中,将“生态环保”列为中非合作“六大工程”之一。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中非绿色发展合作计划”列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之一。约翰内斯堡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第4.6条,专门针对“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10项具体措施。2016年7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联合声明》也将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为共同解决突出的国际国内环境问题,我国积极开展环境国际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其中,环保部主要牵头负责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等6个公约和5个议定书的履约及谈判工作,开展了中美、中欧、中俄、中日韩、中国东盟等多方环保合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在履约工作中,我国实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50%以上的业绩,完成了70%以上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淘汰,并在协同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方面取得了可观效益,对我国制冷、泡沫、医药、农业、冶炼、化工和废物处置等行业绿色转型和技术升级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些经验都可转化以适用于非洲国家,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南南合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对外投资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和企业有个不断认识、提高的过程。事实上,由于我国部分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对投资地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保护政策不熟悉,应对生态环境风险的意识和措施不到位,最终导致投资受阻或遭受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对此,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在2012年就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帮助该公司开展并购玻利维亚矿业项目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工作。这使该企业深入理解了投资国及国际环境法律法规要求,也提前了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应对,为企业对外投资保驾护航,也达到了保护投资所在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针对我国对非投资及其环境风险管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各类对非投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与合作交流中,继续加大环保参与,协力管控我国对非投资环境风险。2.通过大型会议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提高对外投资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提早开展评估工作,规避对非投资的环境风险。3.推动加强对非投资环境风险评估和咨询服务,逐步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机制,助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4.继续加强中非环保技术与产业交流合作,为非洲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5.继续加强对非环保援助和培训,为非洲环保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2.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